李捷:画像上的心碑--《毛主席是我们家里人》序
“毛泽东离我们远去,但他的影响长存,对他的怀念永驻人间。”这就是看了《毛主席是我们家里人——中国56个民族人文情怀影像纪实》之后,给人的强烈感受。
顾名思义,这本画册是反映毛泽东在寻常百姓中的影响。但它不是反映毛泽东在世时巡视各地的情景,而是毛泽东去世之后全国各族人民对这位伟人的无尽思念。
这种思念,用的是再普通不过的方式:将毛泽东主席的画像恭恭敬敬地摆在家中显著的位置,让毛泽东主席如同自己家里倍受尊敬的长辈,陪伴着家人共同生活,分享全家人的愉悦喜乐。这其中,既有思念,又有感恩;既有恭敬,又有祈福。
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一个人能像毛泽东这样,生前被56个民族的百姓群众所共同爱戴,逝后被56个民族的百姓群众所共同怀念。这种现象,是无法被所谓“个人崇拜”所解释的,正所谓“公道自在人心”。
我也走过一些民族地区,也曾亲眼目睹过如此感人的场面,但却没有那样的能力将这些画面艺术地记录下来,凝固成图画的历史,色彩记录的历史。可喜的是,有孙大虹这样的摄影艺术家,他为我们做到了这一点。
孙大虹先生将这一在许多人看来是司空见惯的记忆或可称为“念想”的图像,纳入了自己的创作,并将它上升到了意愿表达的一种高度——记录时代前行中民心的一种脉动。
这不仅是一种历史的记录,还是一次历史的穿越,人心的穿越。在一个社会激烈变革转型的历史时期,真正的危机是无所敬畏的危机和欲望的失控。在这些作品和文字里,我看到了习俗和风尚温馨的存在,看到了人与人趋于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影像作品中忌讳的虚饰这类的内伤荡然无存。
就摄影的角度看,传统永远都不会尘封,尘封的其实是我们的眼睛。摄影是一种凝固历史的利器,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它在说明人生,记录时代,解释生活的形象性方面因其特殊的表达方式而具有独特魅力。在孙大虹先生的这些作品中,一代伟人永驻各族人民心中,成为无数家庭“供奉”的场景朴实无华地跃然眼前,而你也可能就生活在他们中间而浑然不觉。或许就因为“毛主席是我们家里人”这句贴切的心声呼唤,让我们又一次拥有了共同的记忆,从这些影像和文字里,触摸到了流淌在中华各民族血脉里的那份不会忘却的真情。这或许还是一种超乎时空的情怀,这种情怀或许还具有与天地君亲师相近的意味而久远存活。
历史的长河流过苍茫的大地,奔腾成永恒的心潮,幻化成无言的心碑,而承载这一切的当是记忆。它之所以动人,在于记忆不仅是光阴的坐标,更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印记。在《毛主席是我们家里人——中国56个民族人文情怀影像纪实》这部作品中,我们能感受到摄影家孙大虹为我们捕捉的这种印记表象下的朴素而真挚的情结,是他那双坚持守望传统情感的眼睛让这份情结变得丰富多彩。
今年,是毛泽东主席诞辰120周年。孙大虹同志的《毛主席是我们家里人——中国56个民族人文情怀影像纪实》如约在北京展览和出版,可喜可贺。尊嘱写了以上的感想。是为序。
2013年10月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
中国党的文献研究会毛泽东思想和生平研究会会长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djhk/wypl/2013-12-20/24200.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