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们儿少了:京城处处“小沈阳”
爷们儿少了:京城处处“小沈阳”
云淡水暖
“小沈阳”春晚一炮走红,娱乐记者们顿时寻到了炒作的新目标,大有把本山大数晾一边的架势,媒体蜂拥而至,前两天听说与江苏电视台的女主持人闹了个小误会,因为一句“粗口”,有人出来说,这是二人转的惯例。其实。草民以为,媒体放大了“小沈阳”的那句“臭不要脸”,这不算是什么“粗口”,“小沈阳”其实够文明的了。
2005年,《东亚经济新闻》刊载过关于东北二人转的报道,题目是“小胡同上演二人转 演员做出各种下流动作”,其中的所见所闻令人拍案“在一阵锣鼓声中,一名男演员身穿黑色演出服一摇一晃地走上舞台,一通伸胳膊撂腿后,便开腔叫骂。接着,他说了一段‘小帽’,又把舞台上的乐师、鼓手等爹长妈短的一通骂。话音未落,他把脸转向舞台另一侧,并高喊一声‘上破×!’这时,一名体态丰满、穿着浅绿色亮闪闪演出服、拎着红手帕的中年女演员走上舞台,二人合唱了一段《小拜年》后,男演员不时用手摸女演员的胸部和裆部,女演员则嬉皮笑脸地用脏话回骂。”。
但这种现象据《中国青年报》的报道说,并非是农村的怪像,反而是城市里面很有市场,“台上越是低俗露骨,台下越是笑语声声,鲜花与赏金都来了。《十八摸》、《傻子逛妓院》、《泼妇骂街》、《鬼子进村》等一批恶俗不堪的剧目成为小剧场火爆一时的主打节目…据了解,这类二人转在农村并不受欢迎,农民们嫌它太恶心,而在城市,它却畸形地繁荣着。”
所以,第一点、说“小沈阳”讲“粗口”而显得“粗俗”,实际上是冤枉了“小沈阳”,与那些真正粗俗下流的二人转表演比起来,“小沈阳”们所表演的,已经改进、文明了许多;第二点,“小沈阳”的走红,与央视这个平台的放大效应有关,在娱乐大众化的背景下,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并不奇怪,奇怪的是这种放大效应带来的财富效应,央视每年春晚的广告收入,据说惊人。
草民想说说的是另外一个侧面的问题,这个问题源于“小沈阳”在春晚表演的那个不男不女的角色,动作扭扭捏捏、讲话女声女气。有人颇为不屑,认为这是“粗俗”,草民倒是要为“小沈阳”讲一句公道话,这个形象是有生活来源的,这种形象在北京,随处可见,可以说是:京城处处“小沈阳”。
比如,草民比较近距离见到过的两次:
一次,在王府井附近上车,对面有三个男孩子,看上去都最多20岁,一身的打扮通通是比较看不出男女风格的衣着,耳钉、鼻饰齐全,这还不算,草民无意中看到这三个小伙子手中的提包,怎么看怎么别扭,想了一会儿,恍然大悟,这不是单位女同事们提的流行款式的女士提包么?怎么这么齐整地都拿着女士提包?草民正在猜测,那仨孩子旁若无人地大声对话起来,其间,一个男孩子忽然嗲声嗲气地边扭动身子边说“哎呀,好久没买衣服啦,不行了,该买衣服了!”,如果不是对面坐着,还真想不到这是个小伙子讲出来的话。
一次,晚间回家,在前面有两个小伙子,衣着与上述的差不多,显眼之处也是手中提着上述的女款式时髦提包,走路的姿态比较女性化,边走边议论,今晚陪了多少酒、陪了多少局扑克云云,草民猜想,这二位“女士”刚下班,正回家呢。
所以,“小沈阳”的女性化表演,是有生活素材的,并非空想。这种女风入男的格调,给单位的同事们一说,都笑草民“老土”,早都这样啦,这叫做“中性化”。草民感叹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原来现在爷们儿不吃香了,粗狂、健康、阳光让位了。爷们儿少了,阴柔们多了。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djhk/wypl/2013-05-02/7096.html-红色文化网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