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消逝的“青春”——读蓝石的《爱谁谁》
这是蓝石的第三部长篇小说,和前两部《兜比脸干净》、《罪少年》相似,这部小说关注的也是“青春”,但不同的是这部小说较少自叙传色彩,更多的是客观的描述,作者所写的是“我朋友的朋友”的故事,这一视角让作者可以更从容放松的态度去面对笔下的人物与世界。小说仍以第一人称“我”叙述,“我第一次对人动刀子那年,还不满十九岁”,这开头的第一句,便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好勇斗狠的“江湖”世界,小说也向我们讲述了“我”如何通过打斗确立了自己的名声,如何开饭店自谋职业,以及“我”与章姗姗、段小兰、叶琳等人的“情感”故事。在小说的叙述中,1980年代初期的气息扑面而来,那种躁动不安与生机勃勃既来自主人公的青春期感受,也来自社会转型期的动荡与新生。
小说为我们呈现的“江湖”世界可以说是一个亚文化群落,在这个特定的时期与特定的地区,打架、勇敢与“义气”成为了评判一个人的价值标准,“我”通过与汤司令的一仗确立了自己在周围街区的名声,但是在父母看来,尤其与上了北京大学的“哥哥”相比,“我”不过是一个街头的小混混,在这里可以看到另一套价值系统与强大压力,压力同样来自法律与政策,在“严打”的风暴中,在进出拘留所的过程中,这个亚文化群落游走在危险的边缘,但是这个群落并不是“黑社会”,他们并不参与重大利益的争夺,而只是青春期的躁动与传统中国侠义精神凝聚而成的“亚文化”群落。但是这个群落也处于分化与演变的过程中,在“我”开饭店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围绕利益与对“地盘”的控制,这个亚文化群落也在发生火并。而“我”做生意的成功与“哥哥”结婚时的拮据困顿相比较,也可以让我们看到一个新阶层的崛起,只是要到1990年代以后,我们才能更清晰地看到这一新阶层的面貌,在此时此地我们所看到的只是其萌芽与雏形,只是混沌中的某些气息。
我想对于蓝石来说,正是这些气息吸引了他,他所欣赏的并不是这一阶层的成熟面貌,而是其初创期的生机、自由,及其反叛主流价值观的勇气。而蓝石之所以一次次重返“青春”,将1980年代初期的人与事作为描写的对象,也并非自恋,而是在内心深处,他更加认同那一个时期所象征的自由、反叛与兄弟情义。在小说中,“我”与老韩、李小阳的兄弟之情分外动人,但是老韩遭遇“严打”被枪毙,李小阳在最后一次斗殴中被对手误杀,这两位形影不离的兄弟远我而去,“我”也远离了那个时代。小说中的另一亮点是“我”对残疾女孩叶琳的关爱,“我”不仅照顾她的生意、关照她的生活,当她生病住院时,“我”不仅向一直有隔阂的妈妈低头、请她帮忙转院治疗,而且当病情紧急时,“我”甚至愿意为她捐出一只肾。对这样一个陌生女孩的关照,一方面来自于对小说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深入探索——在“前言”中,小说主人公的原型告诉作者,“他最早喜欢的女孩是个高位截瘫的残疾人,他是买烟时认识她的……后来他又因为打架进去了,在拘留所,他追悔莫及,下定决心出去后第一件事就是告诉她‘我喜欢你’。可他出去后,女孩死了。”在这里,隐藏着一个多么凄美的爱情故事,也让我们看到主人公强悍硬朗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多么柔软脆弱的心;另一方面,也来自于主人公价值观念的重大转变,在这种无功利的爱上寄予了作者的理想,它超越了兄弟之情与男女之爱,是一种更加纯粹博大的爱,让小说的主人公从“青春”走向成熟,从躁动不安走向内心的安稳宁静,他在这里找到了他人生的支撑点,找到了人生的价值所在。我想在这里,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蓝石创作的用心,在青春、自由与反叛之后,他最终向我们展示了这种“爱”的珍贵,或许这可以说是永不消逝的青春所凝结的价值核心,让我们可以从一个新的视角去观察整个世界。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djhk/wypl/2013-05-02/11817.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