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书法传承与教学的一次对话
按:书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青睐,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2009年,书法艺术已成为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4年春天,我调至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正赶上筹备中的“我们的文字”项目,藉此机会,我与大学同学、书法家周崇坚先生就书法传承教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此后,我们见面,或是电话、微信联系时,经常会就此话题展开讨论。现将几年来我们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内容况略加整理,如有可取之处,则将深感欣慰。
周崇坚(1963-),原籍浙江平阳,现居上海。自幼酷爱书画,先后毕业于浙江大学(原杭州大学)历史系、古籍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2年辞去浙江中医学院教职,与父亲周诒谷先生在上海浦东共创象外楼书画室,以书画创作、教育为业,学生中有不少获得全国、上海市书法比赛大奖。2000年,其书法作品入选庆祝上海市书协成立40周年暨新世纪首届上海市书法篆刻展。2014年底、2015年初,应邀参加文化部非遗司、国家图书馆主办的《我们的文字——非物质文化中的文字传承》大型展览。书法作品被国家图书馆、中国民族图书馆等多家机构收藏。2017年5月,被云南昭通学院聘为客座教授。其书法以“融真草篆隶为一炉,集上下百家成一笔”为目标,广泛涉猎;绘画则学习宋元明清诸家,于近人黄宾虹用功尤勤。
全根先(以下简称全):崇坚,咱们是老同学了,大学期间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就比较多,应该说我对你的情况还是有一定了解的。据我所知,你的父亲也是一位书法家,现在我的家里,还有你父亲的一本书法作品集。这样,请先谈一下你的基本情况,如你的出生年月、家庭情况等,因为一个人的成长,家庭环境是很重要的。
周崇坚(以下简称周):好。我是1963年4月出生的,浙江温州平阳人,平阳素有“海滨小邹鲁”之称。我的家乡在南雁荡山东洞景区,以前有过一个发达的学习场所,是宋代子弟学习的好地方。陈经邦、陈经正兄弟俩远赴汴京,入太学,后又同去洛阳,跟程颐学习“伊洛之学”,回到南雁荡山,创办了会文书院。他们招徒讲学,从者汇聚,首开两浙伊洛学说之先河,影响波及周边省份。朱熹也慕名而来,在会文书院讲学十余日。南雁荡山的伊洛学说不仅直接影响了南宋永嘉学派,对后来温州瑞安藏书楼——玉海楼也产生了影响。玉海楼创始人之一孙诒让的父亲孙衣言,曾感慨地说:“伊洛微言持敬始,永嘉前辈读书多”。可见该地程朱理学以前是非常发达的。
后来会文书院渐渐败落了,直至清光绪九年(1883),我的先祖周康甫,应平阳知县汤肈熙之请,会同陈氏兄弟后人,出资重建了会文书院,并设膏火田作为助学之资,为当地教育事业尽了力。此后,会文书院培养出不少社会名流。比如我的大太公周喟,1914年前后,主持《平阳县志》的编撰,同时他又编写了《南雁荡山志》和《船屯渔唱笺释》两种地方文献力作。《南雁荡山志》凡十三卷,对南雁荡山的名胜、风物人情、诗歌、历代游记、地理沿革等等都有详细叙述。再如我的小太公周季纶,1907年25岁时,先是携17岁的侄儿周尔遐东渡日本,留学日本东京高等商业学校,1910年又参加宣统庚戌科举,入廷试一等,封为邮电部主事。他既是洋举人,又是中国的举人,是当时为数不多学以致用的人物。民国后,他历任浙江省议员、浙江省立商校校长及杭州多家银行行长、经理和科长,有较大的影响,以至于总统黎元洪在其母六十大寿时,书赠“巾帼完人”匾额,蒋介石秘书陈布雷在其母去世时为遗照题字。
会文书院的再兴,及其讲学、明道、育才功能的充分发挥,使得平阳县贤豪辈出,如数学家苏步青、文学家苏渊雷、史学家徐规先生等。
从我的家庭来看,家庭成员几乎清一色的教师身份,这也使我学习书法拥有较好的家庭氛围。太祖父周尔遐,17岁留学日本,回国后历任县高等小学及浙江省甲种商业学校教职员。由于他体弱多病,27岁即英年早逝。太祖母张剑秋,是清朝末年第一代女大学生,毕业于杭州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民国时成为平阳县立第一女子高等小学校长。爷爷周彭我起初跟着他的舅舅张真园到北京求学。舅舅在北京教书,据说曾做过张学良的家庭教师,不幸的是卢沟桥事变发生,北京世事艰难,他舅舅觉得周家这么一个独苗放在他身边,怕承担不起责任,于是把外甥送回去了。解放后,我祖父在上海市安源中学任高中语文教师,而我奶奶也在平阳当过小学教师。至于我的父亲、母亲,也都是中学教师,父亲教语文,母亲教数学。总之,家里都是教书的。那么教书先生对书法会是什么样的要求呢?因为字是读书人的衣服,如果衣衫褴褛,那就不好出门了。因此,我的家庭对书法的敬重、研习,是有传统的。
我父亲周诒谷,1959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科,分配到上海市闸北中学教语文,写得一手好字,被单位同事、学生很看重,是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后来成为浦东新区书法家协会副会长。文革期间,即积极从事书法的启蒙、普及、推广工作,这都是个人行为。他培养出了不少在中国书坛有一定影响力的人,比如以前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后来是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秘书长,现为复旦大学文博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的沃兴华先生。
父亲对书法,好为人师。推广书法,对我他肯定是不会放过的。一开始,坐下来写毛笔字,对我来说是件比较痛苦的事情。然而,经过父亲长年累月的谆谆教导,现在我不但自己浸淫于中国书画,而且早已走上书画传授的道路了。
全: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学书法的?学习书法对你有什么样的影响?
周:我12岁开始学书法,算是比较晚的。起初,我与太祖母生活在温州平阳,启蒙实际上是带有私塾性质的。她要我早早的起床,早早的睡觉。晚饭后不久,就要上床,太祖母总是陪在我身边,念各种各样的古诗给我听。第一首诗,我记得是:“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就这样,每天一首诗,长一些的几天一首诗。
1974年,我12岁,开始跟随父亲在上海生活,每晚的古诗词学习则延续下来,累计大概有一百来首。我对古诗文的喜爱,深受太祖母和父亲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我学习书法帮助是很大的。书法它不是一门完全独立的学科,需要其他学问加以支撑,古诗词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家庭教育,尤其是早期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要,太祖母和父亲的启蒙,对我以后学书法做学问,以及学习传统文化都是大有益处的。
全:通常,我们在学习书法前,有一个大体的安排,就是有个学习计划。那么,你刚开始学习书法的时候,先写的是什么字?临的是什么帖?
周:刚开始学书法时,我学的是楷书,临的是颜真卿《多宝塔》《勤礼碑》等字帖,《多宝塔》最为喜欢。因为《多宝塔》是颜真卿青壮年时期所写的一本风格比较完备、习气比较少的字帖,它比较有利于初学者掌握,也比较适合岁数比较小的学童。通过这本字帖,对书法可以有更深的理解。
全: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起对书法真正产生了兴趣,增强了学习书法的信心?
周:说来惭愧,我的书法学习,一开始还有些被逼无奈。记得小时候,有一次跟小伙伴玩足球,不小心胫骨骨折,打了石膏,躺了两个月,第三个月实在是躺不下去了,想找点事做。尝试过下跳跳棋、手工制作,发现这些都不太有意思。父亲趁机说:既然这样,我们不妨把书法学得更好一些?我想好吧,结果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天天写、天天练,到最后,参加了1975年上海市中小学生毛笔字展览。全市十区十县,共有两百多位中小学生作品入选,其中又选了30多幅精品加以出版,我的作品入选。这件事意义很大,让我深受鼓舞,从中我看到了自己好像在书法方面有进一步深造的可能,各方面的自信心也增强了。
全:除了你父亲,青少年时期,有哪些人对你学习书法产生过影响?
周:对我学习书法影响最大的当然是我父亲,其他人呢?那就是我的外公了。外公叫陈承德,实际上是第一个让我对书法感兴趣的人。外公曾经是一位布商,公私合营后,成为供销社营业员。他喜欢书法,经常练字,从小我就扒桌沿,看热闹。他的握笔方法很奇怪,四指在毛笔的另一侧,而大拇指则在毛笔的这一边,用力夹住,就这么硬梆梆的,手腕不动,整个手臂移来移去,后来我才知道,这是“凤眼”执笔法。现在回想,外公的字本来应该成就更大一些,这么喜欢,这么热爱,可能方法上有问题。可不管怎样,外公对书法孜孜以求的态度对我还是有巨大影响。还有一个人,就是我父亲的学生沃兴华。有一次,父亲带我去沃兴华家里,看到他正光着膀子在昏暗的灯头下面练习颜真卿的字。父亲对我说,你看人家多么认真!言传身教,身边这些人刻苦学习书法的精神,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全:既然你的书法基础这么好,参加高考的时候,你当时为什么不直接报考艺术院校去学书法?
周:1980年,我们高考那年,艺术院校招生的人数少,报考难度高。再加上当时刚刚恢复高考没多久,人们急于想在大学里占据一席之地,条条大路通罗马,惟独高考走的是独木桥,谁能冲过去,谁就是赢家。文革刚结束,百废待兴,包括工作的安排,人生前途等等悬而未决。我和父亲商量后,决定不去报考录取率很低的艺术院校,而是先考文科,“曲线救国”。再说,要写好字、画好画,要想把中国传统的书法、绘画传承下去,光有一些书画技巧还是不够的,你必须要有全方位的知识结构来支撑。文史哲,甚至国学里面的文字、音韵、训诂等,人们称之为小学,都必须很好地掌握。所以,我就报考了杭州大学历史系。
全:你读研究生的时候,我记得是古籍整理专业,这个专业对你以后从事书法创作与书法教学有什么关系?
周:1984年,我从杭州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获得学士学位。从形象思维为主的书法、绘画,转为走以逻辑思维为主的学术道路以后,我有些好奇,想在这条道路上再走一走,看看自己究竟能走多远。一方面想试试自己有没有做学问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想把自己知识结构这个圆圈画得更大一些,于是我就报考了杭州大学古籍研究所,当时由姜亮夫先生主持的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研究生。这个专业将来的任务是古籍整理,它对古汉语的要求,对小学——文字、音韵、训诂,甚至文史哲各方面知识,要求都是非常高的。研究生时期国学知识的储备与扩充,对我后来的书画教学影响很大。
全:印象当中,你研究生毕业时候写的论文是关于隶书方面的,你是不是对隶书情有独钟?
周:我的硕士论文写的是隶书。隶书是中国历史上具有独特内涵的一种书体,隶书的名与实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是有区别的。
战国时期,隶书不像后人所说的,是由奴隶、徒隶(罪犯)们创造的一种书体,才叫做隶书,也不是将它用到了奴隶和徒隶身上而称为隶书。从文字学角度考证,“隶”有“简约”“辅佐”“简洁”的引申义。也就是说,当时的隶书它是相对于各国的正体书而言,是一种相对“简约”“草率”“便捷”写法的字体。这时候,隶书它本身结构相对简朴,线条比较简单。
到秦朝,隶书经过程邈等人的整理,融入了秦篆的一些成分,成为秦隶。由于书写比较方便、简单,成为秦朝正体以外辅佐性的字体,称之为“佐书”。此时隶书地位是低下的,非正统的。
汉初,由于蝌蚪文的发现,古代经书需要用国家正统的官方标准书体重新写定。时过境迁,篆书已不是主流,人们是用隶书来写定经书的,称为“隶古定”。此时的隶书本身没有什么艺术成分,方广而少波势,但是它已成为官方肯定、民间认同的书体,已经由从属地位上升到主导地位,主要的体现就是“丹书上石”。这是国家行为,所以它的地位是比较高的。
到了东汉时期,隶书地位仍然很高,但是它的艺术形式有了新的变化,增添了许多波折挑法、蚕头燕尾等等艺术的特质,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标准书体。与此同时,隶书本身也开始被逐步草化了。
我为什么对隶书情有独钟呢?从文字学和书法演变史的关节点来看,篆书向隶书的演变,它是把原先写意的成分非常浓厚的字体加以改变,完全符号化。这种变化是翻天覆地的,我们称之为“隶变”,抓“隶变”这个关节点加以研究,就可以把其他的字体演变搞得很清楚。
全:研究生毕业以后,你去大学当了老师,对许多人来说是求之不得的事情,你为什么后来要放弃这个职位?
周:大学老师人人都想当,我也不例外。但是,当什么样的大学老师,我是有选择的。研究生毕业后,我在浙江中医学院教《医古文》。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入这个行,本来是为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把自己培养成更加全面的拥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文人。由学校的教育性质决定,所教的内容翻来覆去就那么几篇文章。我觉得,长期从事这么简单的重复劳动,对人生是一种不利的事。我应该做一些内涵更加丰富,更具有创造性,使自己更加愉悦的事情,那就是一直埋藏在心底,一门心思学习中国诗歌、书法、绘画、篆刻等等的梦想。为此,我毅然决然地放弃了比较好听的大学教师职位,去进行自己真正喜欢的艺术追求。
全:所以,你们有了这个“象外楼”,请问“象外楼”的名称是什么意思?
周:“象外楼”,原本只是我父亲为了表达他对传统书画艺术的理解而书写的一块匾。中国的文字是象形文字,图画则是象形写意画。然而,中国书画艺术的实质却不是追求表面象形,而是为了表达形象之外所蕴含的深刻含义,概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世界的理解,以及人的信仰、人的品格等这些“象外”的东西,比“象”本身更重要。当然,“象外”必须通过“象”来表达。
全:“象外楼”本身时间不是特别长,大概也就二十多年吧,但是,学生跟你父亲学书法的历史却是比较早,具体情况你是不是可以谈一下?
周:我父亲在文革时就开始教毛笔字,当时社会盛行写大字报、大标语,字却很烂,贴出去被人嘲笑,缺乏战斗力。为了提高战斗力,当然更多人则是真正喜爱书法,抱着不同目的,纷纷找到我父亲,要求学习书法。他来者不拒,尽心尽力地教,学生大有进步,心也静下来了,也不再参与社会上杂七杂八的事情,不少人后来成了有名的书法家。以后,父亲到了浦东,浦东人也慕名而来,也要学书法,于是就有了象外楼。
全:在你和你父亲多年的书法教学经验当中,你们有什么样的心得或者体会,或者从自己个人的理解方面来说,你有什么样的经验,比如说有什么窍门?
周:窍门是有的。有时候,为了比较好地把书法学习的一些窍门传授给孩子们,让他们更容易理解,我们还编了一些口诀。比如,《书画诀》是这样的:
舒眉展怀,丹田神守。
以脚抓地,臀提腹收。
搂笔压纸,内刺逆入。
腰腕互动,节节放松。
摇头摆尾,松圆懂劲。
情意连绵,若无若有。
至于其他体会,我觉得学习书法、教学书法、教学相长,我在教孩子的过程当中,自己学到的可能比孩子学到的还要多。能够为祖国的未来,为孩子们多播种下一些传统文化的种子,将来某一天能在什么地方生根发芽的话,我也是在做一件积德的事。
全:可不可以这样说,书法改变了你的人生?进一步说,这种改变的原因是什么?
周:艺术是可以改变人的。如果连人都可以改变的话,人生当然也是可以改变的。我们在艺术上拼命地追求真、善、美,博大、雄强等等美好,那么人的性格和气质也会有所变化。长年累月地学习书画艺术,我觉得自己性格很多方面的确改变了,变得更加平和,变得更加能容纳不同意见,生活也变得美好了。
全:你觉得书法容易学吗?还有,现在一些家长让孩子学这学那,经济负担较重,你觉得学习书法成本高吗?
周:学习书法,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如果不得法,学一辈子也难有进步。如果你掌握正确的方法,并且有针对性地加以训练,我觉得成效很快就可以显现出来。在我看来,我培养的学童,他们都能够很快掌握书法的基本方法。两个月之内就能写出比较像样的字,半年左右就能够写出一幅比较像样的作品。一年半以上,楷书基本写得蛮好了。所以我觉得学习书法并不难,难的是运用正确的方法。至于说成本,书法的物质成本我觉得不高。一支笔、一点墨汁,甚至还不用宣纸,用一些废报纸就可以练习,字帖也不贵,物质成本不高。但是,它要求人的精神成本是很高的。精神成本,包括你的意志力、持久力,甚至包括家庭其他成员的决心,因为孩子想学书法,家长偷懒不送,今天别去了,长年累月下来也就不可能有进步。
全:学习书法,让自己写的字好看,这是一目了然的。除了这个,你觉得学书法还有什么用处?
周:学习书法的重要性,我觉得可以从五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学习书法能够培养人的高尚品德,提高人的情操修养。因为历代传世名作,其背后作者往往都是品德高尚的人。比如说颜真卿,就是忠烈之士,忠君爱国的气节特别明显。在安禄山反叛朝廷的时候,他组织私家军,联合堂兄及其侄子共同迎击叛军,牵制了叛军的进程,为大唐朝廷一统天下的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他是忠君爱国的,人们非常敬仰他的为人和品德。他所书写的作品,往往带有庙堂之气、雄深雅健、深邃宽博等一般人所不具备的那种特质。我们学习颜真卿书法,如果能够感受到他的气节,以及书法背后所折射出来的精神气质,这对学习者的帮助是非常大的。我很难想象,一个喜欢颜真卿书法的人,他的价值观、人生观却非常低劣。你应该是耳濡目染被感动,你只有被感动了,才能学得像、学得好。再比如,宋朝有苏、黄、米、蔡四大家,其中“蔡”本为蔡京,但是后来人们觉得蔡京这个人人品不好,兴办“花石纲”讨好皇帝,心术不正,为“六贼”之首。哪怕他的字写得再好,最终人们还是把他从苏、黄、米、蔡的最后一个位置上拉了下来,而代之以蔡襄。人品问题尽管是背后的问题,但它恰恰是书法学习者价值取向、审美取向的重要问题。
第二,学习书法能够促进一个人多种能力的培养。要写好毛笔字,首先要学会读帖,这就提高了观察能力;还必须加以对比分析,则又提高了分析能力;创作要有想象力,还要把它表达出来,这又提高了想象力和动手能力。此外,还要有相当的定力、耐力,有坚韧不拔的意志,能够克服困难,克服单调等等,所以说书法学习,它对能力的培养是较为全面的、综合的。
第三,学习书法能带动其他学问的进步。书法的寄生性很强,它需要其他多种学问来支撑,文、史、哲,文字、音韵、训诂等等无所不包。有道是:“七分读书,三分书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第四,学习书法能认识繁体字,拉近与五千年中华文明的距离。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内容,主要是用繁体字来记录,简化字不足百年的历史。在学习掌握简化字的同时,若能认识繁体字,就能直接阅读古文原文,感受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从外部环境来看,遍布世界各地的华人区,仍然通用繁体字。因此掌握繁体字,也能增强祖国大陆对世界华人区文化的影响,更好地沟通、联系,拉近感情,增强文化认同感。
第五,学习书法能强身健体。陈毅元帅说:“书法是艺术劳动,又是体力劳动”。书法是全身心的运动,很多时候等同于太极、气功,长年累月坚持练习书法,必将有利于身心健康。
全:既然学书法有这么多好处,那么,学书法从什么地方入手比较好,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概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把字写好?
周:学习书法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有一定的科学安排。如果一开始就直奔书法最高境界——草书,从草书入手的话,很可能会走许多弯路。做事情要从基础做起,得老老实实。学童的书法启蒙,我甚至不是从笔画开始,而是先写“∞”。通过写“∞”,熟悉毛笔的弹性,学会调整笔锋,做到腕运中锋,等毛笔的操控力、手腕的运转都达到一定熟练程度之后,再练习“永字八法”,我觉得这是比较好。各人的学习进度决于他的用功程度。楷书学习,时间有长有短,快的半年左右,慢的三年左右应该有效果。
全:还是回到最简单的问题,怎样才能把字写好?
周:要想字写得好,一是要认真观摩字帖,掌握正确的握笔方法、运笔方法以及正确的法度和要求。另外,还要找到一个好的“明师”。所谓“明”,不是名人的“名”,而是明白道理的“明”,明白书法学习的诀窍,明白书法教育最基本的规律,明白在什么时候对学生提出什么样的要求。一生拥有这么一个明白的老师,将是莫大的幸运。
全:那么,是不是人人都可以把字写得很好?
周:是的。只要方法得得当,有明师指点,再加上勤奋学习,刻苦练习,孜孜不倦,永不停息,没有什么人学不好书法。
全:古往今来,书法家有很多,风格也是多种多样,你比较喜欢谁的书法?为什么?
周:历代书法家很多,如王羲之、苏东坡、米芾、黄庭坚等,我都比较喜欢。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颜真卿。由于颜真卿楷书比较适合初学者,加上平时我从事书法传承工作,跟颜真卿字帖打交道的机会比较多,对颜字比较熟悉,我是非常认同颜真卿的。首先,颜真卿的人格、人品,他深深地打动了我。同时,他又是一个书法技巧非常高超的书法家,他所写的《祭侄稿》就是最好的例子。此帖是在颜真卿组织私家军抗击安禄山的过程中,侄子颜季明被叛军所杀,身首异地,他派人搜寻尸骨,只得到了一个头颅。在这种情况下,颜真卿写了一篇祭奠他侄子的和他的堂兄的文章,后世称为《祭侄稿》,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二大行书”。为什么会成为“第二大行书”?除了它内容感人之外,他的书法技巧也十分高超,变幻莫测。比如《祭侄稿》头七行,尚且能够比较客观理智地交代被祭奠人的身份,字体尚具备一定法度。第七行开始,字形就开始散乱,出现了修改和失误,这说明颜真卿的情绪已经发生变化。再往后走,这些字就越来越散乱,越来越松散,以至到最后几行已经完全无法控制,听笔之所至,走到哪里就带到哪里。这样一篇充满着血泪,充满着白发人祭奠黑发人悲愤情绪的书法作品,它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情感方面的震撼,还有人们对其书法技巧的赞叹。在《祭侄稿》里我们看到了行楷,也看到了行草,看到了小草,甚至看到了狂草,把多种字体高度统一,天衣无缝地融合为一体,呈现出变幻莫测、雄伟博大、一气呵成、心手相忘的境地,这是颜真卿书法技巧最高境界之一。一支简单的软毫的毛笔,在他的手里幻化出如此绚丽的变化,这是别人难以做到的。所以,我喜欢颜真卿,一喜欢他人品,二喜欢他书艺的高超。
全:你刚才提到说颜真卿的《祭侄稿》是历史上“第二大行书”,那么“第一大行书”是什么?
周:“第一大行书”是王羲之的《兰亭序》。王羲之是晋朝士族,风流倜傥,为时人所推崇,称为右军将军。晋朝时候,有前军、后军、右军三个将军,他是其中之一。他的《兰亭序》代表着当时书法界的最高水平。据说,这个书帖甚博唐太宗欢喜,临终时他还命人把它随葬入昭陵。
全: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欣赏书法作品?怎么样鉴别一件作品的好坏?
周:鉴别书法的好坏,主要包含几个方面:一幅书法作品,它由三大基本元素构成:即点画、笔法和章法。在欣赏书法时,我们对点画质量的要求最高,要求它具备一些特质:要有骨、肉、筋、血,要有力、有气,还要有势。这样还不够,还要具备神、韵、彩的特质。能做到的话,那就非常好。再加上结构合理,布白均匀,既对立统一,又阴阳平衡,那么这个结构也比较好了。除此之外,还要讲究章法,即谋篇布局。既要合理合情,又要有艺术性,过于平淡、过于奇险都不好,要注意各方面的协调。
全:经常听人说,字如其人,你觉得可以从一个人的书法作品当中了解他的内心吗?
周:我觉得完全可以。书法的这根线条,它是那么的奇幻,那么的奥妙!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这根线条就好比是医院里的那个心电图,它是直接反映了你的心跳、你的生命力,以及你的身体状况。书法这根线条可以是千锤百炼,可以是苍白无力,也可以是饱含着情操和激情。常言道:商人有商人的字,伟人有伟人的字,各有各的字。
全:历史上有一些品德不太好甚至很差的人,他们的字有时候看起来写得好像也不错,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周:我们先要了解一下,所谓的不错,是指哪个层面上的不错?书法如果是摆摆平,看起来比较漂亮入眼的话,那应该算是不错。但是,这是低层次的不错,只是技法比较熟练而已。作为奸商、坏人,如果他勤学苦练的话,是可以达到这个层次的。如果想进一步提高,被世人认同,则很难。我认为,书法好坏不是某一个权威能够肯定,也不是皇帝能够钦定的。书法好坏的判断,它是由全民族的价值取向所决定,是一个民族审美观、价值观长期积累的结果,其倾向性是非常明显的。只有全民族认为你好,你才是好的。光是一个朝代认为你好还不够,还要放到历史的长河中去大浪淘沙,最后剩下来的那几粒沙金,闪闪发光的,才是最好的东西。
全:古往今来,不论是书法家还是普通人,喜欢书法的大有人在,那么书法的魅力到底在哪里呢?
周:在古代,书法曾经是人们谋生的一种重要手段,有些朝代还设立了跟书法有关的一些职位,以书法来考取功名,这也是有的。所以一个人的书法好坏不仅关系到他本人的命运,甚至还关系到他的家族是否繁荣昌盛。这么重要的书法,难道它不具备什么魅力吗?魅力肯定是无比的。这是从功利角度来讲的。如果我们从艺术的角度来看的话,中国的汉字是会意、象形的文字,与外国文字相比,它在书写上有自己的特色。首先,它具备一定的面积,在这一小块面积里面,我们可以安排粗细长短,浓淡枯湿,甚至还可以表达出个人的喜怒哀乐情感,它是直通人心的。能够表达人们内心最曲折,最晦涩情感、心绪的这么一种艺术,难道不是我们所应该热爱和热衷的吗?
全:现在,我们已进入计算机时代,通过电脑,我们很容易打印一些漂亮的字,有人甚至觉得自己没必要练书法,再练也练不到书法家的艺术水平。那么,你觉得,在这个时代,书法的传承有没有危机、面临着什么样的调整?现在很多人连字都不会写了,或者很少写字了,更不用说练书法。你觉得,这是不是对书法带来了比较大的挑战?
周:是的。电脑时代,人们往往用键盘代替写字,别说毛笔字,就连硬笔书法也不太讲究了。有时候人们拿起毛笔或钢笔要写一个字,甚至连笔画都不知道怎么写。因为电脑通过组合,只要打出前面一两个字母和一两笔符号,就可以把后面的那些字都统统带出来。这样一来,人们思索、判断过程和书写过程都被简化掉了,看来是种进步,因为速度快,但是从书法发展的角度来看,我觉得这是非常不利的。一个学习书法的人,他如果连字都不会写,都认不准,写不全,还怎么能练好书法?一个连字都写不全的人,他又怎么敢去学书法?很多人连字都不写了,为什么还要去学书法?这种情况对书法传承来说,即便不是毁灭性的,至少也有非常大的冲击。那么,我们怎么办呢?我们只能是通过宣传书法的优美,宣扬书法的魅力,并把它发扬光大,再从历代优秀书法作品里选择一些精品加以传播和推广,官方与民间在各种场合努力传播与书法有关的人和事,让整个社会形成对书法教育、书法学习的高度重视。我想通过这一系列的努力,书法传承不会就这么一步步衰微下去的。
全:如此说来,你对书法的前景还是比较有信心的,你的信心来自哪里?
周:总的说来,我对书法前景还是非常有信心的。书法不仅是书写技巧,它更是中华传统文化最宝贵的组成部分,是中华艺术核心中的核心。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血脉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人怎么可能割断自己的血脉呢?书法的前景必定是光明的。尽管目前从事书法传承的人还不是那么多,我相信,将来会越来越多,前景是光明的。
全:2009年,中国书法已经进入了《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说明书法作为一门中华传统艺术,已成为我国进行对外文化交流的一张名片。你觉得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应该怎么样在弘扬中国优秀文化、对外文化交流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周:这个问题,层次有点高,我没有深入思考。不过,我也不妨试着回答一下。对外交流,是指中国跟外国、其他民族进行文化以及各个层面的交流。尤其是在文化方面,我觉得,中华文化有很多值得对外进行推广的东西,比如说气功、太极、书法甚至美食等,这些都是非常好的。而书法则更为突出,它是中国对外交流的一张名片,因为书法是文化含量比较高的艺术门类和学科。
为了更好地对外进行书法交流,我觉得,首先是要大量培养书法人才。没有人才,让谁去交流?要培养有真才实学而不是“半吊子”人才,或者是所谓的书法家、什么大师。这样的对外交流才不会辱没中华文明,不会被外国人所小看。外国特别是日本,它对中华文化钻研得也很深,他们甚至非常骄傲地认为中国目前的书法还不如他们的好。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人才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对外交流一定要有人才。
全:现在有一些中小学也在教书法课,有的是用毛笔,有的是用硬笔,我觉得都很好。我还去过我老家的几所中小学,如新街镇初级中学、衙前镇中心小学等,那里的领导、老师都很重视书法教学。你觉得,在书法教学上,用硬笔还是毛笔,哪个更好些?
周:从实用的角度来讲,孩子上课、回家做作业都是用硬笔,如果急功好利的话,可能硬笔是最划算的。但是,你要想真正掌握书法,掌握这么一门中国文化精髓的话,你必须用软毫、用毛笔来写字。可以这样讲,会用硬笔来写字的人,不一定会用软毫、用毛笔来写,但是,会用软毫、毛笔来写字的人,他必定会使用硬笔。对此,人们可能有疑问,我的学生里家长也有这样提问的:周老师,我的孩子在你这里学了那么多年的书法,毛笔字也写得不错,为什么他的硬笔字一塌糊涂?毛笔字学了到底有没有用?我说,正常情况下,你只有掌握了毛笔字才会写好硬笔字。至于你的孩子硬笔字写得一塌糊涂,是为了赶进度造成的,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想早点休息或者出去玩,因此他在写硬笔字的时候是乱写的,毫无章法。如果他老老实实按照软笔书法的笔法,一笔一画的去做,肯定会写得很好。家长说,那是不可能的,根本来不及。我说,一开始是来不及,但是只要达到了高度熟练以后,就来得及了。平时用写毛笔的方法去写硬笔字,写多了,练习多了,自然而然书写速度也就上来了。硬笔和软笔实质是一致的,没有必要分开。
全:现在社会上也有一些机构或者个人在教书法,水平参差不齐,你觉得要不要对这种现象进行适当规范,或者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
周:参差不齐那是难免的,水平有高有低,那是必然的。如果属于水平比较低下的一些人,他自我感觉却非常良好,反而又要大肆传播自己并不十分正确的观点和技能技巧的话,这种做法对社会就有一定损害了。至于要不要去规范它,也很难说。不管什么层次的书法培训,至少可以培养人们对书法的喜好,尽管正确性稍微差了一些,把学童从电脑桌拉回到书桌上,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也是值得肯定。当然,如果有一个权威的机构进行规范,当然更好。可是艺术一旦进行规范了,是不是又会限制了它个性的发挥?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不知该怎么办?
全:你的学生当中,肯定有一些写得比较好,有一些写得差一点。你觉得写得好的学生,他为什么能写好?
周:在我看来,学习书法对人智力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只要智力中等以上就可以,不是说非要有什么悟性,有什么灵性。在书法上没有什么天才,也没有神童,更没有捷径,所需要的是努力刻苦、持之以恒,加以正确的方法,长年累月不间断的训练,才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至于我的学生里面有一些学得比较好,我想就是属于那种能够持之以恒的人。
全:现在各行各业都在讲创新,书法界好像也有创新的呼声,有的人还创造了一些新的书法模样,也有不少的追随者。那么,你觉得书法应该如何创新?
周:大家都需要与时俱进,需要创新。说到书法创新,它必须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变脸变形,做鬼脸。在传承的基础上,花大力气大功夫,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上一层楼,建立起自己的高楼大厦。不要否定一切传统,打破一切常规,在沙滩上平地起高楼,我想这个楼,即便起来了,也不会牢固。
全:这么说来,你是不是觉得继承传统比创新更重要?
周:是这样的,我们在继承传统的时候,其实已经在创新。此话怎么讲?我们学习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的字,然而我们不是唐朝人,我们生活在电脑时代,我们所受到的文化教育也不是唐代的教育,我们的脾气、性格也是拥有新时代特征的。一句话,你人已经变了,你在传承的过程中学颜、欧、柳诸公的字,那是已经融入到了这个时代,你这个人本身特质在里面了。这种传承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创新。
全:千百年来,书法艺术不断发展,涌现出许多具有划时代意义伟大的书法家,独树一帜,彪炳千秋。可以说,书法的创新是客观存在的。那么,书法的创新,你觉得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
周:这当然。不过,创新不能简单地理解成与别人完全不一样,是吧!有些东西可以创新,譬如书法艺术的风格、形式可以创新,但是有些东西是不能创新的。比方说,对书法点画质地的要求,对书家人品的要求等等,是不能改变的。把黄种人创新成黑种人,总不对吧?创新要把握一定的度。
全:说点题外话。除了书法以外,我知道说你对国画也比较感兴趣,对篆刻也有一定爱好,创作了不少作品。你觉得,这几个爱好之间或者这几门艺术之间它有什么关联吗?
周:中国传统艺术中,诗、书、画、印,号称“四绝”。擅长“四绝”,是我们对中国书画家的最高要求之一。一个人既会写诗,又会画画,又能够在画上用非常好的书法题款,再盖上篆刻得非常好的图章,这是个全才。可惜,这样的全才现在越来越少了。为什么?难度太高。在近代,我觉得比较有名的全才,只有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等为数不多的几个。正因为非常难,这也就成为我对书画艺术的一种追求。
至于诗书画印的相互关系,我是这样看的,书法是国画的基础,书法的质地与高度决定了国画的质地与高度,而诗的意境则决定了书画的境界。如果再配上好的篆刻,就更能相映成趣,使书画作品臻于完美。
全:你讲得很好。书法其实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跟一个人的学识甚至品德修养都有很高要求。同时,书法又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瑰宝,我们一定要珍惜它,传承它,让它永放光芒!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djhk/sf/2019-11-08/59664.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