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凤凰卫视》的“学生作文写假从雷锋日记始”
也谈“学生作文写假从雷锋日记始”
李定凯(2010.6.10)
《凤凰卫视》是设在香港的一家私营电视台,在中国大陆很有名。许多大陆观众,包括知识分子群体,经常收看《凤凰卫视》的节目,我就几乎天天看它的节目,尤其是新闻资讯;它的业务和播出活动,在大陆是绿灯常开的;它几乎具有半官方的性质,时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受《凤凰卫视》记者的专访就是例证。
窦文涛主持的“锵锵三人行”,经常找些趣味相投的名人当嘉宾,就题材广泛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艺术、教育、新闻、出版、人物等国内外的热点问题进行评点议论,抑扬褒贬,讽赞刺辣,随意漫道,或庄或谐,在不经意间传达着他们的价值观。昨天,“锵锵”的话题是今年高考的作文题,列举了一些网民对各地高考作文题的另类解读和调侃,如“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 —— “天上人间”之类。
不知怎么话题转到了有的中小学生写作文没有真情实感,下笔往往言不由衷,爱写空话套话上来。对这种现实中不乏存在的现象进行客观的分析,找出原因,加以匡正,当然是好事。可是我没想到嘉宾许子东先生忽然冒出一句,大意是中小学生在作文中写假话始自《雷锋日记》。又说把个人日记拿出来,好比是“内衣外穿”,把人的内心私语外泄,有违某某价值,至少是不雅吧。许子东是在香港某大学从事文学教学和研究的学者,说出这样意思的话,令人惊讶。
出版个人日记的文化现象,既非从《雷锋日记》始,也非以《雷锋日记》终。古今中外,出版名人日记比比皆是。我没有专门读过名人日记,但就我所知,美国总统杰斐逊、华盛顿的日记,英国首相丘吉尔的日记,中国的文化名人鲁迅、胡适、周作人、徐志摩、郑振铎的日记,甚至至今仍然受到不少中国右派人士怀念的蒋介石委员长的日记,或者结集出版,或者公之于众,都成了某一部分历史的记录。可见,发表《雷锋日记》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不仅如此,由于雷锋只是一个普通的解放军战士,与现今的“精英”们相比,犹如壤天之别,他的日记能够出版,恰好说明了在那个年代,中国的小人物有着不低的地位。许子东先生好像对《雷锋日记》另眼相看,让我很不理解。
既然那么多人物的日记都已公之于世,也被世人所接受,那么,《雷锋日记》的出版,也就不存在所谓的“内衣外穿”,有不正常或不文明或不道德之嫌。相反,在学问界,有一种日记被称为 “日记文学”,是受到肯定的。网上有一段关于名家巨匠对“日记文学”的评价,照录如下:“郁达夫认为日记文学‘能使真实性确立’,并强调爱读文学的人,首先爱读名家的日记(《日记文学》);周作人也认为日记文学‘是文学中特别有趣味的东西,因为比别种文章更显明地表现出作者的个性’(《日记与尺牍》)。当然,在众多关于日记文学的论述中,鲁迅的看法是最值得注意的:我本来每天写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大约天地间写着这样日记的人们很不少。假使写的人成了名人,死了之后便也会印出;看的人也格外有趣味,因为他写的时候不像做《内感篇》外冒篇似的须摆空架子,所以反而可以看出真的面目来。我想,这是日记的正宗嫡派(《马上日记》)” 。我想,即使算不上是“文学”的许多日记,不仅对历史学家、考据学家、社会学家,即使是寻常百姓,也是有吸引力的。现今的青年透过《雷锋日记》,或许能够体味到在50年前的中国,有一个叫雷锋的士兵在想什么和做什么,他当时的社会环境是怎样的面貌,与当今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处,从而受到启迪。它比袁腾飞那样的“高级历史教师”的讲坛言论,恐怕更“能使真实性确立”。许子东、窦文涛为什么不认为有的中小学生在作文中写假话,不是受了袁腾飞这样的老师言传身教的影响,而是受了《雷锋日记》的影响呢?
雷锋的日记是在雷锋因公牺牲后,他的战友和部队的领导在清理他的遗物时发现、收集、整理出来的,其中的内容为雷锋本人所写,没有人为他编造。我估计,在出版《雷锋日记》之前,对原文中可能存在的错别字、标点符号、语法进行校勘是不可避免的。这是编辑出版书籍的常规程序,并不妨碍作者的原创性。雷锋在日常写日记的时候,并没有想到有一天他的日记会公开发表。雷锋是毛泽东时代教育出来的优秀青年,他写日记,不为别的,就是要从内心记录自己的成长过程,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没有功利的算计。雷锋的精神世界是充实的,高尚的,透明的。许子东、窦文涛可以不理解雷锋为什么在日记里写了那么多歌颂党和人民,爱戴领袖,立志为人民服务的肺腑之言,但也不至于怀疑他的真实性吧?
最后说说中小学生写作文爱模仿的问题。模仿是学习的一种方法。婴儿呀呀学语,抓手点头,都是在向大人模仿。小学生、中学生看到作文范文,欣赏其中的佳句美段,在自己写作文时忍不住要模仿一下,是常有的事,不值得大惊小怪,更不能轻易指其作假。问题是老师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和方法,使知识融会贯通,经过咀嚼消化变成营养,而不是简单的模仿套用。
许、窦的“锵锵”《雷锋日记》,似乎与这些问题都无关,而在于他们不明白在有一类人的思想中渗透的集体主义、英雄主义、国家人民情结为何物。他们以为人都为自己着想才是正常的。这就是世界观(时髦的名词叫价值观)的差别。他们要把自己坚守的世界观灌输给观众,于是常把集体主义、英雄主义、国家人民情结作为讥讽取笑的对象。这是长期来中国意识形态领域呈现的普遍现象。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minxinsuoxiang/wangyou/2013-05-02/18112.html-红色文化网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