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之:一些媒体炒作1976年“拿起武器”和“兵谏”话题,想传递什么信息?
一些媒体炒作1976年“拿起武器”和“兵谏”话题,想传递什么信息?
大概是去年,《报刊文摘》转摘《宋时轮文革中疾呼:“我们要实行兵谏”!》文章,当时就有点不以为然,以为如此叙功表功实在不足为训。
2011年11月25日 该报又以整版篇幅刊载《1976年老将们病房高喊“再拼一次”》,联系到当前形势,读后始觉再以寻常视之,就有点辜负编者深意了。
启蒙者是德平公子10月7日牵头举办的 “粉碎四人帮”35周年纪念活动。是那次活动,第一次出现了出自主流强势之口的对1976年那次事变的全新评价:
“官方之所以对粉碎四人帮纪念日低调以对,除了不肯彻底否定文革这个因素外,一个更大的原因还在于,所谓的“粉碎四人帮”实际上是一个在法治框架之外的一次军事政变,是一部分中央委员抓捕另外一部分中央委员的“非法行动”,本质上,这不是一次光彩的行为……我当然和全国人民一样,举双手赞成“粉碎四人帮”,但却对这种“粉碎”的方式一万个不赞成。“
不是法制场合,这里他们不再提绝对不容置疑的“程序正义”了。
实质极端肯定,承认“非法行动”是形式,不影响这一行动伟大历史意义的实质。
这话也只好出自买办精英之口,对于左翼,“足未进而趔趄,口未言而嗫嚅”, 谁都要掂量一下说出这话后跟踪而至的帽子的,恐怕多半是不敢想不敢说。
由此我才知道,陈云同志说过,这事下不为例。
五次反围剿,红军损失那样严重,革命真是到了危急存亡关口,彭德怀林彪并未实行“兵谏”,最终还是到遵义通过党的民主合法程序解决的。中共建立半个多世纪的不容置疑的神圣传统,还有“党指挥枪”的原则,后来先后被“下不为例”了。
历史上,可曾有过不再“下不为例”的“下不为例”?
明太祖惩于汉唐宦官干政之祸,曾于宫中竖起大铁牌,曰:“中官不许干预政事,有干预者斩!”。仅仅到它的儿子朱棣,这个“下不为例”就天翻地覆地颠倒过来了。
古今迷信权力的痴心人太多!
还是陈云同志高瞻远瞩,思虑得对。
是的,不光下不为例,而且这种事,“只能做不能说”,最好的方式是淡化,不挑明。
不然的话,海外人说是“政变”,那何言以对?
历史辩证法太吊诡。
35年过去了,中央的态度是淡化。
然而,现在是买办右翼不情愿了。
尽管体制帮他们捞得盆满钵溢,但他们要继续“深化改革”,改旗易帜,实现“08宪章”,建立大卸八块的“中华邦联”,比起来,他们是更要跟美国老板高度“保持政治一致”了。
前苏联的模式走不通,可以走利比亚模式,伊拉克模式……。
力挺广东,18大如愿以偿最好。
否则,不放过任何天赐“机遇”,实现“多党制”“民主宪政”。
这样一来,与体制继续“保持一致”,无异于作茧自缚了。
视觉一“与时俱进”,他们炒作“兵谏”和“拿起武器”就不难理解了。
炒作这一话题最热心的是“凤凰网”。
宋时轮“要实行兵谏”——2008年是他们就做过文章,2011年依然炒作。其间包括请宋时轮的女儿做客做专题。
奇怪的是人民网人民电视也不甘落后,追踪炒作。
有意思的是,1976年“老将们”的话题,《报刊文摘》转摘整版的标题是:《1976年老将们病房高喊“再拼一次”》
而凤凰网的标题则变成:《1976年老将们病房高喊“拿起武器”!》
凤凰网的改动难道不是意味深长吗?
下面是一些媒体的相关新闻标题与摘要,一下去的网友不妨自己对手浏览一下:
毛泽东病重时宋时轮直言:万不得已 我们要兵谏_首页推荐_中国广播网
宋时轮文革中疾呼:“我们要实行兵谏!”_资讯_凤凰网
2008年8月24日 ...宋时轮文革中疾呼:“我们要实行兵谏!”...宋时轮文革中疾呼:“我们要实行兵谏!” 2008年08月24日 09:10新华网【大 中 小】【打印】图为宋时轮...
news.ifeng.com/history/1/renwu/200808/082 ... 2008-8-24 - 百度快照
条回复 - 发帖时间: 2010年1月18日
毛泽东病重时宋时轮直言:万不得已 我们要兵谏_历史频道_凤凰网
2011年9月10日 ...宋时轮将军忧国忧民,心焦如焚。将军秘密与军队诸将领商讨局势,大胆明示己见:“万不得已时,我们要实行兵谏!”
news.ifeng.com/history/zhongguoxiandaishi ... 2011-9-10 - 百度快照
傅崇碧回忆:1976年老将们病房高喊“拿起武器”
核心提示:回到医院的傅崇碧,立刻把会见叶帅的所见所闻,报告给断腿重伤的罗瑞卿和聚拢过来的其他老将们,寂静的病房里顿时喧嚷沸腾起来。“干吧,老子准备再拼一次!”“他们抓了我们一次,坐了几年监,难道我们还要吃二遍苦吗?”“老家伙们,做好准备,拿起武器!”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minxinsuoxiang/wangyou/2013-05-02/13240.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