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加速度丨只争朝夕突破“卡脖子”问题

作者:佚名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2-08-20 230

创新加速度丨只争朝夕突破“卡脖子”问题

  “党中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格外重视自主创新,格外重视创新环境建设,努力提升我国产业水平和实力,推动我国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制造强国转变。”

  两个“格外重视”,突显创新之重。

  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沈阳考察时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

  在今年的考察行程中,总书记多次强调“自主创新”。

  在山西,关心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在海南,鼓励科研工作者实现种源自主可控;在四川,考察激光电视和智能投影设计、研发、生产;在湖北,听取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及核心技术攻关情况介绍;在香港科学园,详细了解阿尔茨海默病诊断治疗科研成果……

  突破“卡脖子”问题,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

创新加速度丨只争朝夕突破“卡脖子”问题

  总书记曾这样比喻“卡脖子”风险:“一个互联网企业即便规模再大、市值再高,如果核心元器件严重依赖外国,供应链的‘命门’掌握在别人手里,那就好比在别人的墙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经不起风雨,甚至会不堪一击。”

  2018年韩国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北京八分钟”演出惊艳世界。演出所使用的24台人工智能机器人,就来自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以机器人技术为核心,致力于全智能产品和服务的高科技企业。

  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新松公司,鼓励大家“只争朝夕突破‘卡脖子’问题,努力把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制造业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新松公司拥有4000余人的研发创新团队,成功研制出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五大系列百类产品,累计出口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将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为激活企业创新活力,一项项夯实科技自立自强基础的政策“组合拳”扎实落地。

创新加速度丨只争朝夕突破“卡脖子”问题

创新加速度丨只争朝夕突破“卡脖子”问题

  “十四五”时期,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预计将超过3亿,占总人口比例将超过20%,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面对不断加速的人口老龄化进程,如何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

  一张植入眼控系统的床,老人坐在上面用眼睛注视床板上的屏幕,几秒后床便开始变形,背后靠垫缓缓将老人托起;一款看上去与普通轮椅相差无几的轮椅,因为长了“芯”,能够实现上坡时提供助力、下坡时提供阻力,同时还能纠正倾斜,防止摔倒……

  新松公司厂房内,展示着一系列辅助型机器人产品。老龄化社会,这些创新机器人产品将发挥重要作用。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等领域面临许多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科研方向的选择要坚持需求导向,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真正解决实际问题。

  2021年5月12日,海南以打一场科技翻身仗的决心,正式成立崖州湾种子实验室。

  实验室成立一年多,“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抗草地贪夜蛾”“耐除草剂玉米”等项目已取得初步成果。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科技创新为支撑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等,提供众多解决方案。

创新加速度丨只争朝夕突破“卡脖子”问题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我们每一座城市、每一个高新技术开发区、每一家科技企业、每一位科研工作者都能围绕国家确定的发展方向扎扎实实推进科技创新,那么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既定目标。”

创新加速度丨只争朝夕突破“卡脖子”问题

  7月24日14时22分许,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搭载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升空,舱体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位于问天实验舱最顶端的资源舱,是空间站的能源与动力中心,同时也是一位“太空调解员”。它首先需要调解的一个矛盾是:随着空间站成员越来越多,如何缓解太阳电池翼互相遮挡的现象?

  研究团队经过多番论证和推演,创新性提出了“桁架式资源舱构型”方案,最终采用局部桁架结构承载太阳翼、二维驱动对日定向。

  国内最大的单体航天器、国内最大面积柔性太阳翼、首次验证双自由度对日定向……问天实验舱创下一连串“首次”“之最”。

  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们正在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2021年,我国自主研发的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正式投入常规科考应用。

  潜入万米海底,首先要攻克的难关就是巨大水压。

  按照“奋斗者”号的目标尺寸和厚度要求,以往潜水器使用的材料都已不能达标,需要找到一种高强度、高韧性、可焊接的钛合金。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联合国内多家企业和研究所,组建起全海深钛合金载人舱研制“国家队”。研发团队独创的新型钛合金材料Ti62A成功解决了载人舱材料所面临的强度、韧性和可焊性等难题。

  今天,我国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

创新加速度丨只争朝夕突破“卡脖子”问题

  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攻坚战是一场硬仗,还是一场持久战。

  坚持问题导向,面向现实需求,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久久为功,接续奋斗,我们一定能实现既定目标,交出科技自立自强的精彩答卷。

  总监制丨钱蔚 王姗姗

  监制丨 张鸥

  制片人丨兴来

  主编丨宁黎黎

  编辑丨程昱

  视觉丨江雨航

  校对丨杨彩云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