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引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作者:佚名 来源:经济日报 2022-07-09 200

  伟大的时代催生伟大的思想,伟大的思想引领伟大的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把握大势,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引领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了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实践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是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行动指南,是党和国家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长期坚持、不断丰富发展。

  近日,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写的《习近平经济思想学习纲要》出版发行。我们要将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作为一项长期政治任务,正确认识我国所处的新时代和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及时总结并科学运用经验启示,推动中国经济巨轮行稳致远。

  科学回答国内外形势变化带来的时代命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国际国内形势发生的复杂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历史演进方向和未来发展大势,提出“两个大局”的科学论断,发出“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成为引领我们把握时代脉搏、谋划应对策略的逻辑起点。

  其一,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如何推动实现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世界经济风云变幻,如何推动全球经济稳定增长、消解反全球化逆风和回头浪,成为摆在国际社会面前的重大命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应时代之变迁、领时代之先声、立时代之潮头,提出了一系列中国主张,向国际社会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习近平主席2013年3月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提出,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2016年11月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演讲提出,让经济全球化进程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2019年11月出席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提出,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举措,共同把全球市场的蛋糕做大、把全球共享的机制做实、把全球合作的方式做活;2022年6月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强调,包容普惠、互利共赢才是人间正道,我们要坚持开放包容,拆除一切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藩篱,引导推动全球化健康发展,让资金和技术自由流动,让创新和智慧充分涌现,汇聚世界经济增长合力。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系列重要主张和论断,充分展现了中国作为、大国担当,为时代之问提供了中国答案。

  其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如何抢占世界科技制高点。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带来社会生产力的重大飞跃。如何下好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占领先机、赢得未来,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就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重大论断。2015年10月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明确指出,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2016年4月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尽快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可以探索搞揭榜挂帅,把需要的关键核心技术项目张出榜来,英雄不论出处,谁有本事谁就揭榜;2021年1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2021年5月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要求,牢牢把握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抢抓全球科技发展先机,在基础前沿领域奋勇争先。这一系列重大论断和部署,为我们牢牢掌握科技发展主动权,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其三,全球经济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显著上升,如何打好安全发展的战略主动战。面对世界地缘政治局势震荡,非传统安全风险加速集聚,以及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困难挑战,如何化危为机、赢得发展主动,是一个重大时代命题。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4月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2015年5月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2016年1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我们搞开放发展所面临的风险挑战;2018年1月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上,从八个方面列举了16个需要高度重视的风险;2019年1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分析了要防范化解政治、意识形态、经济等8个领域的重大风险并提出了明确要求;2020年10月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2022年4月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安全倡议。这一系列重要思想,为我们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始终保持战略主动,塑造有利于经济安全的发展环境,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其四,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7月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强调,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叠加的阶段;2014年12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2015年10月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2015年11月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提出,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7年10月在党的十九大上强调,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2020年4月在中央财经委会议上强调,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2021年12月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强调,要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这一系列重大论断,为准确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立足提高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其五,国内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日益显现,如何坚定不移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当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面对纷繁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国内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将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是一项重大历史任务。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2月在广东考察期间强调,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2013年11月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16年2月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一次会议上提出,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2018年12月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全面总结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和9条宝贵经验,发出“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伟大号召。这一系列重要论断,为我们不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其六,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如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需要更加广泛,如何有效回应人民群众所需所盼所急,不断提高人民福祉,是关系我们党长期执政基础的一个重大命题。习近平总书记牵挂最多的始终是人民,2012年11月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5年10月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021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要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2022年2月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要顺应人民对高品质美好生活的期待,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方面的权利需求。这一系列重要思想,为我们坚定人民立场,增进人民福祉,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引领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世情国情发展变化,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把握新趋势新方向,深刻回答了事关我国经济发展全局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重大问题,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引领我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

  一是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战略谋划和统一领导,制度优势加快转化为治理效能。坚持和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做好顶层设计、总体布局、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推动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注重从系统论出发优化经济治理方式,坚持全国一盘棋,更好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协调不同部门、不同政策在国家经济治理体系中的定位和功能,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促进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党中央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方面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

  二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经济充满生机和活力。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市场主体活力迸发。积极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

  三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展新动能不断激发。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

  四是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进展。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推动建立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办法。推动需求侧管理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协同,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有力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

  五是完善宏观经济治理,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强化各类规划与国家发展规划的统筹衔接。坚持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更好发挥财政政策的再分配功能和激励作用,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完善产业、投资、消费、环保、区域等政策紧密配合机制,使宏观经济治理目标制定和政策手段运用保持统一连贯协同,形成治理合力。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搞好跨周期政策设计,提高逆周期调节能力,把预期管理作为宏观经济治理的重要内容,促进经济总量平衡、结构优化、内外均衡。

  六是推动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平衡性协调性明显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实施区域重大战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新格局加快形成,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开创新局面,东部地区现代化进程提速,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欠发达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改善。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形成。

  七是有效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发展安全得到充分保障。全面推进国家安全领域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构建大安全格局。积极主动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完善风险防范化解机制,精准研判、妥善应对经济领域可能出现的重大风险,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实质性进展。

  八是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不断增强。“一带一路”建设在合作中不断发展,已成为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和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建设。积极构建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优化布局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九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注重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

  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与启示弥足珍贵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协调各方,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带领全国人民攻坚克难、锐意进取,成功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为促进中国经济行稳致远提供了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

  第一,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伟大实践和历史性成就表明,党的领导是我们做好新时代经济工作的优势所在、关键所在、根本所在。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为我们在波谲云诡、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保持战略定力,聚焦主题主线,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汇聚起推动发展的磅礴力量,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经济工作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第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立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所做的一切工作,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让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就能够在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中抓住主要矛盾,在错综交织的利益藩篱中找准突破方向,在艰巨复杂的经济工作中作出正确决策。始终坚持发展依靠人民,虚心向人民学习,汲取人民智慧,凝聚人民力量,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就有了稳固牢靠的坚实根基。始终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才能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不断满足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新的征程上,必须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第三,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发展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理念,其中新发展理念是最重要、最主要的。坚持从根本宗旨把握新发展理念,牢牢把准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才能树立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坚持从问题导向把握新发展理念,根据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谋划提出更加精准务实的举措,才能切实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坚持从忧患意识把握新发展理念,增强底线思维,才能应对各种困难复杂局面。新的征程上,必须坚持把新发展理念作为指挥棒、红绿灯,完整把握、准确理解、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引领实现高质量发展。

  第四,坚持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认识的重大突破。坚持用好“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作用,才能有效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新的征程上,必须坚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始终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系统完备、更加成熟定型,健全目标优化、分工合理、高效协同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

  第五,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定不移推动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实现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着力构建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谱写了改革开放新篇章。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增强国际经济竞争力。立足新发展阶段,必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定不移实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不竭动力。

  第六,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是保持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强调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树立底线思维,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运用发展成果夯实国家安全的实力基础,塑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环境,才能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新的征程上,必须把安全发展贯穿到国家发展的各领域全过程,强化风险意识,提高风险化解能力和安全治理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和动态平衡。

  第七,坚持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以我为主,是有效应对逆风逆水外部环境的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继续抓住并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保持坚定的自信和久久为功的战略定力,稳扎稳打取得巨大成就。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情,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才能增强发展的信心和底气。立足新发展阶段,要辩证看待形势发展变化,坚定走好自己的路、办好自己的事,加快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第八,坚持正确的工作策略和方法。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党的看家本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驾驭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等一系列正确策略和科学方法,为我们做好新时代经济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新的征程上,必须坚持运用、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不断提高经济治理能力和水平,高质量完成好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开创新时代我国经济工作新局面。 (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来源:经济日报)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