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大国若烹小鲜 习近平如何“微观中国”?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9-01-28 523

对于全球多数民众而言,大国治理往往是一个具有宏大“即视感”和距离感的命题。尤其是当谈到中国,这个拥有逾13亿人口大国的治理,“大”似乎更是其中的首要之义。然而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却说:“治大国若烹小鲜”。

当我们用心观察可以发现,一些“微观”的视角,一些民众生活中看似不起眼的“小事”,经常出现在习近平大国治理的议题中。

要来个“厕所革命”

在新年第一个月,中国八个部门联合聚焦一项事关民众生活的“小事”——农村的“厕所革命”。近日,中央农办等八部门就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印发意见提出,将推动农村厕所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运维市场化、监督社会化,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事实上,有关“厕所革命”的问题,习近平一直关注。他曾就旅游系统推进“厕所革命”工作取得的成效作出重要指示。在国内考察调研中,习近平走访农户常会问起农村厕所改造问题,详细询问村民使用的是水厕还是旱厕。

习近平说,随着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新农村建设也要不断推进,要来个“厕所革命”,让农村群众用上卫生的厕所。目前,从南到北,北京、吉林、山东、江苏、福建等地农村地区的“厕所革命”已先行一步,“冬天不冷、夏天不热”成为更多村民的如厕体验。

微观的如厕“小事”引发一场全国“革命”,因为这件“小事”,既关乎民众生活的“小确幸”,也关系旅游环境的大改善;既是国人生活品质的短板,也是管窥中国文明进步的窗口。习近平强调,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不但景区、城市要抓,农村也要抓。

从微观入手,习近平透视中国与世界。

一瓶酒和几杯酒

“你的叫什么酒?”

“白酒?多少度?价格怎么样?”

……

2017年中共十九大,中国最繁忙的政治季。一瓶酒的产销,让习近平在参加他所在的中共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连发多问,详细到品类、价格、销量。这瓶酒一时间成为“网红”。

习近平关心的这瓶酒有来历。在脱贫攻坚任务繁重的贵州,这个位于盘州的酒厂有1012户村民入股,带动了村民脱贫致富。一瓶酒背后,是一个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微观样板。

习近平曾说过,“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一瓶酒,透视出中国脱贫攻坚的大方略。

同样是酒,也可能是一个官员走向腐化的开始。

“作风问题有的看起来不大,几顿饭,几杯酒,几张卡,但都与公私问题有联系,都与公款、公权有关系。”2014年,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曾用“几杯酒”透视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落小”上下功夫,勾勒出了习近平管党治国的实践逻辑。5年后的当下,中共持续推进的反腐败斗争已经取得压倒性胜利。

从一瓶酒到几杯酒,从微观入手,习近平透视治党与治国。

都是大事

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前夕,在各种外事活动排满习近平的工作议程之时,他对青少年视力健康所作指示引发外界关注。

当时,习近平看到有关报刊刊载的《中国学生近视高发亟待干预》一文后,作出指示。他说,中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这是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必须高度重视,不能任其发展。

跟国家的重大外交活动相比,也许有人认为学生近视是件“小事”,但在习近平眼中,这却是关乎未来的大事。

同样的,习近平多次说,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我们的大事。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这些民众生活“身边事儿”都曾摆上中国最高领导人的议事日程,因为在习近平看来,这些都是大事,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从微观入手,习近平透视民心与未来。

缘何会“微观中国”?或许从习近平与德国总理默克尔的交流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

2014年,习近平出访欧洲。在德国,默克尔问习近平:“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您最急迫、最关心的是什么?”

习近平答道,治大国若烹小鲜。再大的成就除以13亿人都会变得很小,再小的问题乘以13亿人,都会变得很大。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0
0
0
4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