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时隔一年再来上海,读懂此行有5大看点

作者:佚名 来源:人民日报 2018-11-09 693

在出席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和相关活动后,习近平的日程从“进博会时间”进入“考察时间”。

进博会开幕式前,许多外国政要来到上海,他们以赞叹的目光去打量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并同习近平分享了他们的上海印象。多米尼加,一个今年刚同中国建交的国家,它的总统来了说“上海是最令人神往、致力于推进现代化、致力于建设全球化、促进人类进步的城市”。

对这座城市,习近平很熟悉也很亲切。2007年,他曾主政上海。党的十八大后,作为上海选出的全国人大代表,他连续5年到全国人大上海代表团参加审议。党的十九大后首次离京,他率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来到了上海,集体瞻仰中共一大会址,重温入党誓词。

上海值得看的地方很多。习近平这次在上海考察1天时间,来到4个考察点:

上海中心大厦;

虹口区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

浦东新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

张江科学城。

为何选这4个地方?有何深意?考察有一个特别的时间节点,改革开放40周年。从这个重要时间节点出发,把握住下面几个看点,能够更深刻理解此次考察的重大意义:

看点1:地方和大局

上海,是全国的上海。用习近平此次在上海强调的一句话:上海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做好上海工作要有大局意识、全局观念,在服务全国中发展上海。

考察期间,多次听到同一类表达:继续探索,走在前列,走出新路子,为全国改革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上海的头衔很多,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龙头、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等等。这些响亮的名字既是党和国家对上海挺立潮头、示范引领的肯定,也是期许。很多领域,上海的水平代表了中国的最高水平。这方面,上海是有底气的,就拿这次去的虹口区为例:中国第一部电话、第一盏电灯、第一个中国人开办的新式学堂、第一家正式电影院、第一个公共游泳池……都诞生于虹口。

今天的上海,“中国第一”就更多了,上海成为很多领域改革发展的试点。这次总书记去的这几个地方,上海中心大厦有楼宇党建亮点、市民驿站有民生服务创新、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涉及社会管理的智能化和精细化、张江科学城的高技术展览彰显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深意不言自明。上海在这些领域都是敢闯敢干,取得了显著成绩。习近平在考察期间几次提到“试点”一词。中国改革的一个重要方法论是试点先行,试点好了再在全国推广。这一做法有助于避免犯颠覆性错误。

考察路上,习近平在听取汇报时,多次问到一个问题:“你们这个在国际上是什么水平?”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有这样的眼界和胸襟,也有这样的勇气和志气,对标国际最高水准,勇创世界一流水平。

看点2:改革和开放

这件事可以从进博会说起。在进博会这样一个处处蕴含全面扩大开放信号的场合,习近平谈到了上海:“上海背靠长江水,面向太平洋,长期领中国开放风气之先。上海之所以发展这么好,同其开放品格、开放优势、开放作为紧密相连。”

上海中心大厦119层,大厅墙上挂有今昔对比的照片,窗外有高楼林立的新图景。从上海的百年沧桑,能强烈感受到历史的变迁,感受到改革开放对于上海、对于中国的时代意义和深远影响。上海的变化是中国的缩影,这片大地上有许许多多生动鲜活的改革开放故事。比如,过去上海“张江男”曾以只知工作不懂生活远近闻名,现在张江成了科技高地,“张江男”则变成了新一代科技白领的代名词。

浦东开发开放是上世纪90年代上海开发开放的一个新起点,而陆家嘴是浦东开发开放的起点。28年前,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了开发上海浦东。彼时,“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套房”挂在上海人口头。“上海中心”脚下不远处曾是陆家嘴的一条“大路”,名叫“烂泥渡路”。如今,站在上海的最高处,抚今追昔,感慨万千。

到浦东新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考察,上海在改革开放中的创新作为浓缩在大屏幕上。习近平通过大屏幕看了三方面内容:

第一个,是上海城市精细化管理,也就是浦东“城市大脑”项目。这个领域的改革,上海堪称开路先锋。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在城市管理中这些新科技都用上了。现场的相关负责同志提到了“神经元系统”,燃气告警、井盖打开告警等,“智慧城市”已成为现实。

第二个,是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运营系统。“支撑全国近1/3进出口贸易量,是全球业务处理规模最大的平台。”屏幕上显示了货物进出口时间,从实施前的24小时到实施后的0.5小时。庞大的数据告诉人们,开放让上海联通了世界。

第三个,是洋山港四期自动化码头。这个点既有开放之意,更有改革之风。屏幕切换到了码头,一个个机械臂自动装卸,效率很高。四期工程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项目,代表了当前国际集装箱码头最高技术水平和发展方向。习近平说,洋山港建成和运营,为上海加快国际航运中心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扩大对外开放创造了更好条件。

看点3:发展和党建

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起点。一年前,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来到这里,习近平说:“上海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如果说去年的上海之行,传递的是“不忘初心”,今年的此次考察专程去看党建工作,传递的是党建工作与时俱进,继续前行。

今年七一前的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专题学习党建,为党庆生。习近平提出,“党的政治建设是一个永恒课题”。时代在变,环境在变,需求在变,党建工作也要因时而变、与时俱进。我们是拥有近9000万党员的世界最大执政党,在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关键征程上,习近平多次向全党发出“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等号召,对党建工作念兹在兹,牵挂心头。

这一次,习近平到了位于上海中心大厦22层的陆家嘴金融城党建服务中心。陆家嘴已成上海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承载区,也是我国内地规模最大、资本最密集的中央商务区之一。在这个地方下大功夫做好党建工作,不仅体现了对党建工作的重视,也传递了经济发展和党建工作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在改革开放最前沿,更要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昂扬活力。

这里面有个词,楼宇党建。事实上,习近平十年前在上海工作期间就在抓这件事。当时还去调研了静安区的楼宇党建情况。上海高楼大厦多,民企外企多,社会流动也大,怎样在这些地方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上海的做法是,有楼宇的地方,就有党组织和活动平台。就像习近平强调的那样“做到党员工作生活在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党员无论在哪里都能找到组织找到家”。

看点4:创新和复兴

我国发展前景美好,但也难免会遭遇一些问题。现在的问题,一个是“天花板”,过去靠旧动能推动发展道险且阻,走不通了,必须打破旧的路径依赖;一个是“卡脖子”,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必须自力更生,通过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赢得更多发展主动权。问题要在发展中解决,要求我们加大力度推进科技创新,实现新旧动能转化,依靠创新驱动发展。

在中华民族大踏步走向复兴的今天,创新的意义非同寻常。科技创新方面,上海之于中国,张江之于上海,都是举足轻重。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习近平2014年考察上海时提出的明确要求。张江科学城,一个和北京中关村齐名的国家级科技高地,承载着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等诸多国家战略。

面对现场科技人员,习近平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不我待,要增强科技创新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把科技创新摆到更加重要位置,踢好“临门一脚”。他还特别强调说,党中央支持你们。

看点5:治理和民生

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城市治理关系民生改善。民生连着千家万户,一枝一叶总关情。

习近平去了上海虹口区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浦东新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前者是神经末梢,后者是管理终端。考察一个城市的运行,既看了社区治理这样的微观案例,也看了宏观管理平台是如何善用技术、整合资源、高效运行的。

习近平强调:“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两个一流,给上海提出了新要求。如何勇创国际一流的城市治理水平,一路走来,习近平尤其提到了两个重要方法:一个是智能化,前面章节咱们提到了这个话题;另一个是精细化,也就是下绣花功夫。

绣花功夫有没有下到位,社区治理便知分晓。上海正在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提出“用店小二的精神提供好服务”。市民驿站原名街道网格化综合管理服务片区,主要针对服务市民的“最后一公里”难题按需服务。习近平在市民驿站看了几个地方:去看托老所,聚焦的是老龄社会,他强调“让老年人老有所养、生活幸福、健康长寿是我们的共同愿望”;他对社区垃圾分类的推进工作十分关心。他说,我关注着这件事,希望上海抓实办好。

“把服务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背后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落实。习近平强调,百姓心里有杆秤。我们把老百姓放在心中,老百姓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中。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0
0
0
3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