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写出15万字《群众文化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121周年》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江苏网 2014-12-09 241

  保安写出15万字《群众文化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121周年》

  中国江苏网11月24日讯(记者 张甜甜/文 杨群/图)厚厚的一摞文稿,凝聚着一年来的心血和汗水;密密麻麻的文字打印成册,反映着对文化的追求与渴望。今年63岁的陈家政是市区江山城市广场的一名普通保安,而他却用工作之余刻苦努力,完成了《群众文化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121周年》的文稿。他说,这次写作的灵感,源于《宿迁晚报》的一篇报道,而这本装订好的文稿也是他赠给《宿迁晚报》的一份礼物。 

  写作灵感源于晚报一篇报道 

  昨日上午,家住市区欧洲花园的市民陈家政来到宿迁晚报,向记者展示了他这一年来的成果。“我这次写这本文稿,最主要是因为宿迁晚报上刊登的一篇文章。”刚说完,陈家政便翻开自己的剪报本。记者注意到,在2013年11月25日《宿迁晚报》A5版上,一篇题为《耄耋老人情系国粹80年京剧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一文已经被他划上了众多的标线。“当时,我看到87岁的老人杨绍民2011年组建了夕阳美红歌队,已经发展到三四百人,他们专门唱红歌、京剧和地方戏。”陈家政说,当时作为京剧票友的他像是瞬间找到了组织一样,几天后,他拿着《宿迁晚报》来到河滨公园找到杨绍民,说明了自己热爱京剧、好唱传统歌曲及学习的愿望,并成为了其中的一员。 

  “参加红歌队一个月,那时恰逢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于是,我就打算借由参加红歌队的契机,以普通群众的眼光写一篇纪念毛泽东同志的文稿,同时也为了给自己留下些纪念。”陈家政告诉记者,以往都是专家、学者来研究毛泽东的一生,而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群众,不仅从群众的角度写毛泽东同志的生平,而且从夕阳美红歌队中的日常情况写起,进一步扩展到毛泽东同志为人民的坚守。 

  写作他只能“暗地里”进行 

  “自从决定要写开始,我就在暗地里陆续地计划着。”陈家政告诉记者,虽然自己爱好研究,爱好写作,但在写的过程中,却常会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家里人都不支持,特别是妻子总觉得我写这些没用,根本不让我写。”陈家政说,每当他拿起笔时,常常会被打断。要不然是妻子称家里琐事太多,要不就是做家务、带孙子,每次他都无法下笔。为了能够顺利写作,他只能利用自己做保安上夜班的空闲时间写,并不让家里人知道。 

  除此之外,陈家政的打字速度很慢,因此每次他只能请人打字。“打印店的人看到我拿着一摞文稿,根本不愿意打,这时候是花钱也花不出去。”最终他只能拜托熟悉的人帮忙打字,打印后自己再仔细校对。用了近一年的时间,陈家政终于完成了15万字的《群众文化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121周年》。每当看着手中沉甸甸的文稿时,陈家政心里是幸福的。

   报纸是他创作的动力

   记者了解到,陈家政除了写作《群众文化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121周年》文稿外,他还结合过去的研究成果,完成了《人·粮·天生态时空场生态文明实践》课题研究,以及围绕“人·粮·天”这个主题继续创作的《江胡时空》、《矛盾源出》等文本资料。

   “报纸具有一种实在感,是有文化的,有灵性的。因而,我一直坚持订报、读报。”陈家政说,以前在单位,他看了十几份报纸,现在他还订阅了4份报纸,不仅有本地的《宿迁晚报》,还有《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和《中国国防报》。“报纸给我众多的灵感,像是《人·粮·天生态时空场生态文明实践》课题研究就是源于2011年10月28日《宿迁晚报》二版头条《围绕文化强市目标,打造区域特色的文化》一文的灵感而来。” 

  “报纸是创作的灵感,是我创作的动力。”陈家政说,他将把曾经的文稿装订成册,同时围绕生态宿迁这个主题继续写下去。“希望有一天,我的文稿能够出版,让更多的人看到。”陈家政由衷地说。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2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