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会晤中国网络大V 大V要求克里对中国施压

作者:宗禾 来源:香港文汇报等 2014-02-17 943

  据香港文汇报引述外媒报道,美国国务卿克里昨天(2月15日)在结束访华行程前会晤了4名中国知名媒体人和网络博主,会谈主题为“互联网自由”,但话题多种多样,包括中美关系、钓鱼岛争端、中国反腐、反恐等。法新社评论说,这是这些中国媒体人罕见地有机会直接与美国最高外交官员进行交流。

  昨日上午9时,克里在北京的美国文化中心与4名中国网络大V展开座谈,包括博联社创始人马晓霖、时事评论员王冲、调查记者王克勤以及腾讯财经记者张贾龙。

  新加坡《联合早报》称,他们有的要求克里向中国当局施压,拆除妨碍中国境内外互联网自由交流的“防火墙”,也有的指责美国公司帮助中国当局限制互联网自由以及屏蔽推特等国际社交媒体网站。克里对此表示,他在与中国领导人会谈时提出了新闻与网络自由的问题,“显然,我们认为如果互联网有了更大的自由,中国经济也将会更强大”。

  针对克里和四名大V的行为,《环球时报》17日发表社评:向美国务卿“要自由”,好萌的表演,全文如下

  美国国务卿克里2月15日在结束访华行程前会晤了4名中国媒体人和网络博主,会谈主题为“互联网自由”。中方参与者中,有人敦促美国政府就网络防火墙的问题向中国施压,并提到刘晓波、许志永等,呼吁美国政府支持“追求自由的中国人”。

  这些“敏感话题”在中国互联网上都不新鲜,中国不乏批评防火墙、为刘晓波和许志永“喊冤”的声音。但中国几位民间人士同美国国务卿克里谈这些问题,多少有点“特别”。

  美方主动披露这一消息,可以让克里能就此次访华向美国国内交代,因为这意味着克里在中国“谈了人权”。此外这件事也向中国对现行体制不满的人传递了一个信号:美国始终在关注并支持他们。

  美国没有能力直接影响中国的政治发展进程,也阻止不了中国对越过法律边界的异见人士依法进行制裁。经过过去几十年的反复摩擦,这已得到充分证明。中国看似曾经“在美国的压力下”释放过几名在押犯人,但那更多是中美之间的“某种交换”。随着中国愈发强大,今后连这种“交换”的可能也将越来越少。

  如果异见人士今后还指望美国政府能给中国现行法律撕开个口子,对他们给予特殊“保护”,那他们就太“萌”了。

  美国所能做的是向中国进行“思想渗透”,影响部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判断力,在舆论上帮助扩大中国内部“政治异见”的声势,并围绕一些具体人和事给中国找些麻烦。

  从历史看,美国的对华“思想渗透”发挥了复杂作用,美国的一些观念已被现代中国接受,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进步。但随着中国变得强大,美国的“思想渗透”在变质,这当中有意为中国布的“陷阱”越来越多。

  西方对华“思想渗透”早已不仅是知识和观念的传播,美国的一些力量很希望它带来符合美国利益的政治效果,因而不断致力于让这个过程变得更可操纵,使它产生能够一定程度上撬动中国的各种杠杆。

  中国处于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中,建设民主、富强国家已是中国上下的共识性目标,“自由”、“民主”、“法治”这几个词都已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表述。但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让中国社会有了更多见识和政治辨别力,该怎么做,中国主流社会已经有了主心骨。

  除非中国改革开放出现颠覆性失败,中国目前的国家道路肯定会坚定走下去,这不是少数异见人士在西方支持下能够扭转的。

  然而内外的这种联合会让中国主流社会警惕。这种联合最终会发酵成什么,显然有不确定性。中国应如何处理对它的警惕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及倡导解放思想之间的关系?随着中国社会多元化的不断发展,这有可能成为一项复杂的挑战。

  在中国社会转型和互联网发展交织在一起的时候,美国的“渗透”和中国的反应有可能形成边界有些模糊的“乱仗”,美国当然希望“乱中取胜”,但它未必能做到。美国或许看上去做得“招招见血”,但中国在战略上驾驭了这一切,因为增加了容量和弹性的中国变得更加牢不可破。

  看清时代的大格局很难,中国互联网的活跃人士大多只能与身边的小格局和短线利益互动。这在一定意义上说是无奈的。确保自己成为中国前进正能量的一分子,避免滑入负能量,这需要大的政治清醒,它首先意味着在周围环境模糊不清时对爱国主义和促进公共利益的真正坚持。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2
0
0
0
0
2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