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兰民族的昨天和今天

作者:孙坚 陈晓律 来源:光明日报 2014-09-17 487

 2012年10月15日,英国首相卡梅伦和苏格兰首席大臣萨尔蒙德签订《爱丁堡协议》,正式将英国议会决定政体发展的最高权力暂时让渡给苏格兰议会,为苏格兰独立公投的举行奠定了法律基础。2014年9月18日是苏格兰独立公投举行的日期,届时苏格兰人将通过公投的方式决定苏格兰是否脱离英国。探索苏格兰人寻求独立的动机及独立公投得以举行的成因,首先必须理清苏格兰民族历史的发展演变过程。

  苏格兰地处不列颠岛的北部,面积占英国总面积的近三分之一,而人口却不足十分之一。公元10世纪左右,苏格兰几乎与英格兰同时期形成了自己的王朝国家,因自然环境相对恶劣,向南部拓展是苏格兰改变贫瘠与落后的首选战略。11世纪时,英格兰和苏格兰之间还存在一些所谓的“无主土地”,当英格兰发生内乱或专注于法兰西领地时,都是苏格兰向南拓展的有利时机,直到1237年《约克条约》的签订才正式解决了两个王国间的边界问题。苏格兰王国从凯尔特式的部族王朝演化为有组织的封建王朝,一直深受英格兰的影响。一方面,为了控制强大的贵族或地方势力,苏格兰国王经常寻求英格兰国王的支持;另一方面,两个王国间的联姻,也为苏格兰的盎格鲁化开辟了重要渠道。作为落后的一方,苏格兰不仅在社会、经济和文化方面深受英格兰影响,在政治上也处于附属地位。因为接受了英格兰国王的领地,苏格兰国王是英格兰国王的附庸几乎没有异议,但苏格兰王国是否为英格兰国王的属地,却在两个王国间存在争议。这种争议结束于苏格兰独立战争(1295-1328年),苏格兰通过这场对英格兰的旷日持久的战争,不仅重申了自己的独立地位,而且重铸了自身的民族认同。

    苏格兰独立战争之后,苏格兰的独立地位既得到了法理上的确认,也被民族历史的神话所构建。然而从16世纪开始,苏格兰出现了寻求与英格兰结成某种形式联盟的少数派观点。1603年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逝后无嗣,表侄孙苏格兰国王继承了英格兰的王位,新建立的斯图亚特王朝统一了整个不列颠岛。即使实现了“共主联盟”,苏格兰和英格兰仍然保持了各自的独立性,建立更紧密联盟的提议多次被提出,终因英格兰的反对而无果。在双方各有所需且彼此让步的前提下,最终于1707年在两个王国间实现了议会联合,建成了新的联盟国家大不列颠。根据《1707年联盟条约》,苏格兰和英格兰的议会均被取消,由新建立的不列颠议会替代(其实质是在英格兰议会中增加了少许苏格兰议员),同时,苏格兰自身的宗教、教育、法律及地方治理体系得以留存,其结果是苏格兰失去了国家地位,但保留了拥有民族特性的市民社会。经过联盟初期的磨合,苏格兰在经济、政治和文化层面,都取得了快速发展。得益于英帝国提供的广阔市场和海外职务,苏格兰也跟随英格兰开始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并且从贫困落后的农业王国一跃成为最早建成的工业化国家的一部分。联盟提供的外部优越环境,加上苏格兰人拥有的勤俭、进取等优秀品质,最终成就了苏格兰于18世纪中后期及19世纪的发展神话。

    19世纪末,苏格兰人开始对政治现状产生不满,认为苏格兰事务没有获得英国议会的足够重视。受爱尔兰自治运动的影响,苏格兰也兴起了要求建立地方议会的自治运动。要求自治的多个民族团体在1928年组建了具有“左倾”色彩的苏格兰民族党(NPS),1932年相对温和保守的民族政党苏格兰党(SP)成立,两党于1934年合并建立了苏格兰国民党(SNP)。苏格兰国民党在建立初期执行的是温和的分权路线,但在1942年后,独立却成为其主要纲领。从建立开始,苏格兰国民党在政治选举中的表现一直很差,只是一个勉强维持存在的政治团体。二战中不列颠意识的增强及战后福利国家的建设,都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民族政党的发展空间。在1967年的议会补选中,苏格兰国民党获得了二战后的第一个席位,在1974年举行的两次大选中,国民党一跃成为苏格兰的第三大党,带领苏格兰进入工党、保守党、自由党和国民党相互竞争的“四党制”时代。为了争夺民族地区的选票,英国的两大主流政党竞相操弄民族议题,工党更是直接推动了1979年建立苏格兰议会的公投,虽然该公投以失败告终,却是苏格兰民族运动的一个高峰。1979年上台的保守党政府,在撒切尔夫人领导下推行的福利及私有化改革,给严重依赖国家扶持的苏格兰造成伤害的同时,也伤害了苏格兰人的民族感情,尤其是撒切尔夫人对地方自治的收权改革,更是让苏格兰精英产生了被剥夺感。工党则又一次大打苏格兰民族牌,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1997年上台的工党,成功推动建立苏格兰议会的公投,并在1999年建成了苏格兰议会。

     在20世纪,随着英帝国的衰落,联盟带动的经济利好因素逐渐消失,联盟具有的吸引力在逐渐降低。经济的低迷和政治的被动,让民族政党有了产生的土壤和发展的空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苏格兰沿海发现并开采石油,为民族政党的独立诉求提供了物质上的支撑。英国两大政党不仅没有采取有效措施遏制民族势力的发展,反而为了短期的选举利益实行妥协性的权力下放。苏格兰议会建立后,修正后的联盟并没有如工党所愿能够抑制民族势力的发展,相反,苏格兰国民党通过地方议会的平台获得了新的发展机会。在1999年和2003年的两次苏格兰议会选举中,国民党成为议会中的最大反对党。从2007年开始,国民党成为苏格兰的执政党,并在2011年的议会选举中以多数票获得连任。主张独立的国民党在苏格兰的成功执政,推动了独立公投的举行。

  其实,独立一直是一小部分苏格兰民族主义者的政治诉求,多数人寻求的是在联盟内追求苏格兰利益的最大化。经济利益的增加是决定苏格兰同意建立及积极维护联盟的关键因素,民族特性的保留是苏格兰构建联盟的根基。当现实的利益发生变化时,可供民族主义者构建民族神话的民族特性便成为煽动民族情绪的富矿,改变现有的联盟形式也成为对现实不满者的政治诉求。神话和现实如同钱币的两面,苏格兰独立的诉求一直伴随着民族神话的构建和现实利益的追逐,但决定苏格兰民族发展方向的主因永远是现实利益。如政治学者迈克尔·基廷所言,“苏格兰人对联盟的支持是功利性的,当他们对独自行动的能力感到更自信时,联盟便会衰落。”

  简言之,苏格兰独特的民族历史与文化是其民族运动发展的根基与潜在要素,而现实的经济利益是引导民族运动发展方向的触媒,政党的选举利益是最终主导民族运动发展的手段,政治、经济、文化三种因素相互促动,共同助推了苏格兰独立运动的发展。从国家层面看,英国的两党政治很难形成一贯的民族政策,而且短期的选举利益也成为两大政党向民族势力妥协的诱因;英国宪法中缺少禁止民族独立的明文规定及修改宪法的便利性特征是造成英国民族问题的症结所在。地区一体化及民族国家的式微是有利于西方民族分离运动的大环境,爱尔兰和挪威等相似小国的成功模式也是吸引苏格兰追求独立的动力之一。

  苏格兰并不是西方世界寻求民族独立的特例,其表现不仅影响英国内部威尔士和北爱尔兰的民族问题,对西班牙、比利时等国家存在的民族分离运动也有触动。无论苏格兰独立公投的结果如何,这个事件本身已经改变了英国内部的政治格局,足以引起我们的关注。毕竟,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竟然在实现了现代化目标以后反而被国家分裂所困扰,这提醒我们应该从更宽广的视野和更高的角度来认识民族问题。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1
0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