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没有去过拉丁美洲,却在那里产生了巨大影响

作者:红色文化网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16-05-05 615

毛泽东没有去过拉丁美洲,但却在那里产生了巨大影响,有不少忠实的粉丝,尽管他们许多人从来没有去过中国。拉美过去是美国的后院,拉美国家一直受制于美国。上世纪60年代,拉美年轻人接触到了包括苏联、中国的一些社会主义的思想,同时期也有毛的著作进入拉美,影响了整整一代左翼青年,也是从那时起,秘鲁人产生了对毛泽东的崇敬之情。

毛泽东没有去过拉丁美洲,却在那里产生了巨大影响

在秘鲁生活多年,《环球时报》记者发现不少秘鲁人对毛泽东的哲学思想和他的行为方式很敬慕。毛泽东去世40年了,但他的名字对不少秘鲁人来讲仍然有着很强的感染力,用现在时髦的话来形容,就是毛泽东在秘鲁有不少忠实的粉丝。他们许多人从来没有去过中国,身处秘鲁的不同社会阶层,从事不同行业,但他们对毛泽东的崇敬之情总会通过各种方式表露出来。

秘鲁修车老板名叫“毛” 

记者参加过几次秘鲁的大型国际书展,在中国的展位上,每年都会有秘鲁人来询问有没有《毛泽东选集》,《毛选》可以算得上畅销图书了。咨询的人有年轻人,也有上了年纪的。有的还愿意与你聊聊他对毛泽东的崇拜之情;有的人回忆起年轻时曾经读过的中国书刊,说起来非常亲切;有的人对毛泽东哲学思想非常认同,对毛泽东不惧西方压力,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思想非常佩服。后来记者发现,对毛泽东的崇拜者不仅仅局限于书展上。

不久前记者来到一个汽车修理厂修车,无意中发现这个车场的名字叫“MAO”(如图)。这名字记者在西班牙语名字中没听过,就询问此名从何而来,答案使我很吃惊,因为老板的父亲敬佩毛泽东而取名MAO。老板的父亲66岁的马克西莫是秘鲁安卡什人,从小在高原山区长大,祖辈都是农民,仅靠农田自给自足,当地也没有公路,家乡很穷。他当年走出大山,来到利马读书,在大学里第一次读到毛泽东哲学的书,非常喜爱,也对毛泽东哲学理论很敬佩。1976年,他的儿子出生,为寄托他对毛泽东的崇敬之情,把自己的理想传给下一代,他就给儿子起名“毛”。

“毛”对记者说:“修车场就是用我的名字命名的。我觉得‘毛’这个名字与众不同,给人印象深刻。我10岁时就读过毛的哲学书。我很想去中国的交易会看看,中国现在的经济实力很强,秘鲁也与中国有自由贸易协定。”

总统竞选人用毛泽东拉选票 

现在秘鲁大选已经进入倒计时,在如火如荼的秘鲁总统大选中,进入第二轮的总统候选人、77岁经济学家库琴斯基就宣称,如果他当选秘鲁总统,将用毛泽东曾经在中国进行的教育改革方式,改革秘鲁公立教育。在竞选中,他表示:“我将对秘鲁教育进行革命,像毛泽东曾经在中国进行的教育革命一样。为此在第一个阶段我们将给国立学校提供自来水和电力;然后我们会改善这些学校的基础设施。”

他提出的这个口号着实让秘鲁选民眼睛一亮,不管他是为选战采取的一种策略,还是真想用毛泽东在建国时改变中国教育落后面貌的思路,总之,他的这番话一时成了秘鲁媒体的热门话题,各大媒体纷纷把毛泽东的图像和库琴斯基的图像放在各报纸主要版面。

毛泽东思想深入拉美 

毛泽东没有去过拉丁美洲,但却在那里产生了巨大影响,主要是借助拉美国家的共产党、左派书店。从上世纪50年代起,拉美地区兴起左翼革命,中国革命的成功经验激励和启发着拉美的革命者。在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左翼思潮在拉美再次风起云涌,毛泽东的著作和文章被介绍到拉美后影响了整整一代拉美左翼青年。

对于秘鲁人什么时候结下了毛泽东的情结,中国通、秘鲁官方翻译费尔南告诉记者,拉美过去是美国的后院,拉美国家一直受制于美国。从古巴革命胜利开始,一些拉美年轻人感到很振奋,认为拉美终于有一个国家敢与美国抗争了。上世纪60年代,拉美年轻人接触到了包括苏联、中国的一些社会主义的思想,同时期也有毛的著作、《中国建设》《人民画报》的西班牙语期刊等进入秘鲁,许多人从中了解到中国一改过去贫穷落后的面貌,在毛泽东的带领下,发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实现了原子弹爆炸成功,以一个大国身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些都带给当时秘鲁的年轻人很大的激励,也是从那时起,秘鲁人产生了对毛泽东的崇敬之情。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2
9
5
1
1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