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政府都认错了,美西方还污蔑中国搞“胁迫外交”?

作者:毅侠 来源:朝阳少侠 2022-01-28 546

经过中方坚决斗争,背信弃义的立陶宛政府终于绷不住了。总统连日来多次公开喊话,承认此前“犯了错”,要同中国“缓和局势”,还要求外长“拿出解决方案”。

立陶宛政府都认错了,美西方还污蔑中国搞“胁迫外交”?

▲立陶宛在国际上公然制造“一中一台”,为某大国火中取栗,最终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漫画 | 刘蕊)

当事人都认了栽,想要息事宁人,幕后黑手自然坐不住了。近日,美国带头伙同英日澳等“小弟”密集炒作,妄言中国对立陶宛的正当反制措施是“经济胁迫”,俨然要为其早已破产的胁迫外交歪论招魂。

立陶宛政府都认错了,美西方还污蔑中国搞“胁迫外交”?

世人皆知,美国对中国的种种污蔑构陷,都是从自身历史罪行和劣迹中汲取“灵感”,“胁迫外交”同理。

197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亚历山大・乔治以美国为研究对象,最早提出了“胁迫外交”概念。2003年,美国布兰迪斯大学的阿尔特、克罗宁等学者研究美国对朝鲜和阿富汗等国的胁迫外交案例,写下《美国与胁迫外交》一书。现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早前还曾抱怨,特朗普政府对伊朗政策“只有胁迫,没有外交”。

立陶宛政府都认错了,美西方还污蔑中国搞“胁迫外交”?

▲作者阿尔特在《美国与胁迫外交》一书中指出,“胁迫外交”日益成为美国决策者热衷使用的流行工具,但从美国对索马里和科索沃的干预到对朝鲜的政策都显示,这种政策的“失败多于成功”。

由此可见,论胁迫外交,美国乃是“祖师爷”,至今仍是“教师爷”,没有人比美国更懂胁迫外交。

有理论,更有实践。经过几十年实践,美式“胁迫外交”已炉火纯青,练出政治孤立、经济制裁、科技打压“三板斧”,妄图为中国量身打造话语陷阱“新三样”。事实真相究竟如何?

第一样:

中国在多边场合搞所谓“国家政治威胁”,释放“恐吓”信号?

事实真相:

正义大联盟VS排他小圈子

中国政府在领土主权完整、一个中国原则等核心利益上秉持严正立场,完全正当合理。广大正义国家根据事情的是非曲直,选择了公理和道义,在多边场合通过联署声明等方式支持中国,反对干涉中国内政,自愿同中国站在一起。这一正义大联盟是“得道者多助”的必然结果,绝非美国口中的什么“胁迫联盟”。

其实,美国才是无可争议的“胁迫联盟”大师,强行以意识形态划线,大搞“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以“普世价值”为名行强人所难之实,要求其他国家选边站队,搞排他“小圈子”,企图政治孤立“不听话的国家”。

美国还不断伸长“胁迫外交”触手,使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及太平洋岛国沦为“重灾区”。早在萨尔瓦多、所罗门群岛、尼加拉瓜等国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或复交前,美国就多次派高级官员轮番出马,口头上行动上强硬施压,意图迫使这些国家放弃发展对华关系。

立陶宛政府都认错了,美西方还污蔑中国搞“胁迫外交”?

▲20世纪初,美国前总统老罗斯福奉行“大棒政策”,对加勒比地区各国横加干涉。 (漫画 | William Allen Rogers)

然而,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越来越多国家顺应历史潮流,与中国外交关系不断升温、取得突破。美国眼见图谋没有得逞,非但不思悔改,反而执迷不悟,一条道走到黑,试图在这些国家挑起内乱,“将胁迫进行到底”。

近期美国针对北京冬奥会的一系列“小动作”更是丑态毕露。一方面,高调宣布“不派官方与外交代表出席”,却又暗中为国务院和国防部官员申请来华签证;另一方面,软硬兼施,试图裹挟一帮小兄弟共同“抵制”,企图用阴险手段孤立中国。

立陶宛政府都认错了,美西方还污蔑中国搞“胁迫外交”?

▲美国政府曾于2021年12月宣布“不派官方代表参加北京冬奥会”,英、澳、加等“小弟”纷纷效仿。如今美国却突然“拐弯”,为外交官和官员在冬奥会期间来华申请签证。(漫画 | 刘蕊)

第二样:

中国搞所谓“经济胁迫”?

事实真相:

有理有利有节反制VS无理无义无道制裁

立陶宛犯下严重错误在先,中方合理合法反制在后。而美国却给中方贴上“胁迫外交”标签,甚至诬称中国民众出于爱国热情自发抵制有关产品的行为也算作“经济胁迫”,这完全是以己度人、贼喊捉贼。

美国单边制裁无所不用其极,连自己人都看不下去。美国塔夫茨大学教授、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德雷兹纳在《外交政策》杂志发表文章,批评美国历届政府将制裁作为解决外交问题的首选方案,滥用经济胁迫和经济暴力手段非但起不到效果,还造成人道主义灾难,“美利坚合众国”已成为“制裁合众国”。对美国而言,这个称号可谓是量身定制、当之无愧。

长期以来,美国为一己私利,对古巴、朝鲜、伊朗、委内瑞拉等国极限施压,还对与这些国家有来往的第三方实施非法“长臂管辖”,连盟友也不放过。全球疫情肆虐背景下,美国不仅不顺应团结抗疫大潮,还反其道行之,不断加码制裁,加剧了人道主义危机,对他国发展和民众福祉犯下滔天罪行,彻底沦为病毒的帮凶。

近期美国对阿富汗的经济制裁更是彻底暴露了无道无义的丑恶嘴脸。美国带头发兵入侵,带头食言跑路,又在阿富汗急需输血重建之时带头掐断了这个国家的“生命线”:不仅冻结了阿富汗中央银行存在美国的近95亿美元国家外汇资产(相当于阿富汗年经济产出的三分之一),还施压迫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暂停向阿富汗分配4.6亿美元的特别提款权“救命钱”。

立陶宛政府都认错了,美西方还污蔑中国搞“胁迫外交”?

▲美国对阿富汗的经济制裁导致阿富汗人民的生活变得极端艰苦。图为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一名妇女在无助呼喊,她的四个孩子在冰冷的天气中只能躺在结冰的路面上休息。

立陶宛政府都认错了,美西方还污蔑中国搞“胁迫外交”?

▲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一名男子在大雪中衣衫单薄,冻得瑟瑟发抖。

对于无辜的阿富汗人民来说,美国来,带来战乱,百姓苦;美国走,留下制裁,百姓苦。怎一个苦字了得!

除了对“敌对国家”痛下杀手,美国搞起制裁来甚至六亲不认。在欧洲,为进一步遏制俄罗斯,美国完全不顾德国利益,挥舞制裁大棒干涉“北溪2号”项目。

与此同时,美国还巧立名目,以各种借口在国际上对多国随意挑起贸易战,试图以绝对经济实力迫使其他国家俯首听命,吞下损害自身利益的苦果。

第三样:

中国搞所谓“技术胁迫”,强制要求外国企业进行技术转让?

事实真相:

技术交流合作VS强制技术封锁

中国《外商投资法》明确规定,“不得利用行政手段强制转让技术”。“技术胁迫”这样的弥天大谎,充分暴露了美西方对中国法律政策的无知,当然更可能是选择性失明。

中国不搞强制转让,支持互利共赢的技术交流合作。中国领导人多次强调要加强创新成果共享,努力打破制约知识、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流动的壁垒,支持企业自主开展技术交流合作,让创新源泉充分涌流。中国坚信知识应造福全人类,强调共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而不是搞知识封锁,制造甚至扩大科技鸿沟。

反观美国的“科技打压”黑历史,受害者名单可以列出一大串:法国的阿尔斯通,日本的东芝、丰田,前苏联的航天航空业,以及现在中国的信息技术等高科技产业。

立陶宛政府都认错了,美西方还污蔑中国搞“胁迫外交”?

▲前阿尔斯通高管皮耶鲁齐:“昨天是阿尔斯通,今天是华为,明天又会是谁?”

美国所谓“国家安全”“5G技术风险”,不过都是用来打压别国高科技企业的幌子;所谓“清洁网络”、《无尽前沿法案》,不过都是限制他国前沿科技发展的工具。

美国自己蹚“科技打压”浑水的同时,还不忘给盟友挖坑。近期,英国多名前高官纷纷承认,华为设备不会带来任何安全风险,英国政府禁止使用华为5G设备和服务与国家安全毫无关系,只是囿于美方胁迫照办。英国的5G建设不得不为此滞后2到3年,这就是随美起舞的代价。

立陶宛政府都认错了,美西方还污蔑中国搞“胁迫外交”?

▲2022年1月,英国前商务大臣凯布尔表示,英国政府禁止华为5G设备和服务的决定“与国家安全无关”,而是迫于美国压力,是因为“美国告诉我们应该这么做”。(漫画 | 罗杰)

近年来,随着中国科技创新实力不断增强,美国眼看着打压的老套路收效甚微,不惜搞“脱钩”“断链”,妄图以此来迟滞中国科技进步。

然而,开放是开放者的通行证,脱钩是脱钩者的催命符。美国对中国搞科技“脱钩”无异于自断经脉,而全球有识之士也必将同开放共享的中国保持科技“挂钩”。美国使出的实是一记昏招,就算能伤敌八百,最终恐怕要自损不止一千。

立陶宛政府都认错了,美西方还污蔑中国搞“胁迫外交”?

▲美国滥用单边制裁,践踏国际规则,破坏国际秩序,毒化国际关系,搞的是不折不扣的“鞭子外交”。

事实摆到这里,到底谁在搞胁迫外交,已经一清二楚。各国同住地球村,应该相互照应,共同把日子过好。但美国偏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自然要碰壁。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村霸”或许还能嚣张一时,但苦美久矣的“村民”们怎会永远忍气吞声?随着世界进入新的“觉醒年代”,让我们拭目以待。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3
0
0
0
0
1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