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铭:说说中美关系的焦点问题

作者:吴 铭 来源:吴铭再评说 2021-07-25 1194

说说中美关系的焦点问题

  

  何新先生说,中美关系的焦点问题是美元-人民币的汇率问题,并一如既往地反对人民币汇率按照国际货币汇率情况变化即俗称的升值。

  关于这个问题,我已经写过文章。本文,只讨论中美关系的焦点问题究竟是不是汇率,应该是什么。

  所谓焦点,就是吸引大家注意力的地方。我们知道,当前,由于传媒的发达,舆论是可以操控的;所谓舆论焦点,也是可以人为控制和制造的。比如,去年以来,在中国人民抗击新冠疫情的斗争中,方方日记、瑞德西韦、群体免疫、美国应对疫情准备最充公、美国免费医疗,居然都可以成为舆论焦点,张伯礼很难成为舆论焦点,中国抗疫的英雄、成绩,很难成为舆论焦点。近年以来,我们在当前中国舆论、媒体、教育、宣传等思想传播机构基本上都掌握在资产阶级特别是买办资产阶级的情况下,在主流知识分子多数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依附于资本特别是买办资本、听从帝国主义指挥或者控制的情况下,中国的舆论焦点、社会焦点问题,也是买办资本为维护自己的殖民利益而由其控制的买办媒体、买办教育、买办宣传、买办文人制造和控制的。中国抗疫行动、中医中药、中国作业,成绩突出、非常伟大,但是,可能成为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媒体的焦点吗?关于样板戏、文革期间的经济金融成就、科技成就,作为社会主义农村集体所有制代表的南街村、七里营小刘庄、河北省的周家庄等等,可能成为舆论焦点吗?人民币上世纪70年代就曾经是中国对外贸易的结算货币,这样的事,要千方百计地掩盖,尽量不要让人知道。不可能。相反,尽管小岗村很烂,却经常成为舆论焦点。

  按照我的经历,我第一次提出人民币曾经从1970年春季广交会上就是对英、法、西德、瑞士贸易的结算货币,遭到若干专家的嘲笑:人民币不是世界货币,怎么可能成为中国对外进出口贸易的结算货币。似乎我缺乏常识。即便我向其展示《中国银行行史》的有关内容、《参考消息》的报道时,其人还矢口否认。倒不是这些人顽固,而是说,人民币曾经的中国对外贸易的支付、结算货币,居然没有人知道。这才仅仅是四十年前的事,当事人都还在,如此重大事实,居然被掩盖得如此严密。中国教育、舆论、媒体、宣传对社会认知的扭曲能力,叹为观止。

  就是说,舆论焦点的形成,是个人为的、主观的问题,不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结合中美关系的实际,我们应该能够明白,攸关中国主权利益的重大问题,我相信,帝国主义及其豢养的买办资本势力,是要千方百计不让其成为舆论和社会焦点的。

  现在,何新说,汇率问题是中美关系的焦点问题,我想,也是一种误导:汇率虽然很重要,但在现实的中美关系中,最重要的还不是汇率,而是别有其他。所以,汇率成为了焦点,而“其他问题”却没有进入人们的视野。之所以将这些真正攸关中国主权利益的问题排除出中国人民的视野,也是为了防止中国人民思考这些问题、防止引起中国人民对美帝国主义殖民中国的警惕和反抗。

  就是说,何新把中美关系的焦点问题放在汇率上,而不去揭露真正的焦点问题——人民币发行权丧失问题——,这客观上替美帝国主义殖民中国打了掩护。

  中美间的关键问题,并非汇率,而是人民币发行权丧失于华尔街金融寡头。即因为中国采取的央行制度、引进外资、出口创汇、开放金融、开放市场等政策,被外资特别是华尔街金融寡头控制的问题。货币的发行权,是金融主权的核心和关键内容,包括决定货币发行对象(公有制企业,还是私有企业)、货币发行领域(重工业、基础工业、农业)、货币发行方式(贷款,即需要还本付息;拨款,不需要归还)、发行数量、发行时机。在央行制度、引进外资等政策之下,人民币发行权实际上控制于外资特别是华尔街金融寡头,所以,人民币的发行对象,主要是外资企业,而且,外资企业得到人民币的方式是实质上是拨款,即可以随便使用人民币,不用质押,也不用还本付息——天大的好事,所以,外资企业和外资资本在中国疯狂增长;中国国有企业、民族企业要得到人民币非常困难,要贷款,要质押,要还本付息等等。外资及其控制的买办资本及其鼓吹者,特别鼓吹服务业、房地产、娱乐业、旅游业等第三产业,所以,中国第三产业畸形发达;而外资并不希望中国科技进步、自主创新,所以,中国工业发展受到极大挫折,东北老工业基地,基本被毁。

  所谓市场经济,其企业运行最关键的支持是金融扶持,只要有金融扶持,办大一种企业,其实并不难;只要断绝对企业或者行业的金融支持,搞垮一个企业或者行业,更加容易。我们常听说改变业态、塑造新业态,其实,在金融资本手中,很容易办到。

  总之,央行制度、引进外资、出口创汇、开放金融、开放市场,还有国有金融不能给国有企业输送利益、取消在华外资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持股比例投资额度限制、推动以外汇储备为基础的人民币国际化等等政策,实质上是将中国置于美国金融殖民地地位的政策,让中国经济成了美元信用和金融霸权的关键支撑,同时,双造成了中国经济金融的主权结构畸形、所有制结构畸形、产业结构畸形、地域结构畸形,中国人民丧失了人民币的发行权,人民币成了华尔街控制之下的美元在中国市场上的代用券,人民币已经死了,中国在经济上已经相当程度地殖民地化。中国人民、中国经济、中国金融的努力,都是在为美元霸权做嫁衣裳,美元霸权对中国内政的干涉、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侵犯、对中国的贸易敲诈等,都是中国买办势力内应配合的结算,也是中国导弹、动摇、两面的民族资产阶级的自取其辱。

  今天,中国的引进外资、出口创汇、开放金融行装政策,仍然在推行,仅仅是为了防止人民的警惕和反抗,调门没有那么高了,其实是在隐蔽地配合已经沦为瘪三的美帝国主义对中国殖民。请看一则报道: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副院长赵庆明认为,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步伐大、内容实、落地快,成效显著。外资法人数增加明显,外资参与境内金融市场投资规模大幅增加,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吸引力持续增强。同时,外资金融机构的参与也带动增内金融机构的成长。在合作竞争中,我国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服务群众需求的能力也在不断提升。“未来有更多的金融开放举措值得期待。”赵庆明说,当前境内金融业和金融市场中,外资占比较低,但随着我国金融开放举措愈加完善,将会有更多外资参与境内市场,加快推动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这则消息,非常典型地表明,中国的买办势力,仍然在配合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殖民。何新先生,你可以评论一下这则消息。

  何新先生还讲自已和新自由主义斗争多年,“老病缠身”,其实,我觉得,只要不反对央行制度、引进外资、开放金融、开放市场、美元结算,不争取收复人民币发行权、结算权、支付权等主权者,都属于新自由主义。

  何新先生还说,自己被批判过多年,结果,“何新还是何新”,也就是说别人对他的批评,并没有影响他分毫。我觉得,中国当前主流经济金融界,包括中国宣传、教育、科研、媒体、舆论,都是新自由主义,都极力反对经济主权、金融主权、市场主权思维,都极力反对人民币争取对外贸易中的结算权、支付权。只要不把人民币发行权、结算权、支付权作为焦点问题,展开对引进外资、央行制度、出口创汇、开放金融、开放市场等政策的买办性质进行揭露、批判的学者、专家,帝国主义及其豢养的买办资本势力,都会支持,都不可能受到打击。何新先生这么多年之所以没有倒,或许是因为他从来没有抓住帝国主义对中国殖民的关键手段——控制人民币发行权——进行批判的缘故。我本人揭露引进外资、开放金融、开放市场、出口创汇、美元结算、储备外汇等买办政策的文章,几乎都被封杀。我想,也应该包括本文。

  主席教导我们,看问题要抓住主要矛盾,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要实事求是,我觉得,如果分析中美关系不抓住人民币发行权因央行制度、引进外资等政策而被帝国主义所控制这个关键问题,所有的分析,都是在替帝国主义殖民中国打掩护,客观上都充当了帝国主义的帮凶。

  从何新先生的经济金融观点来看,我认为,何新先生应该没有看过《中国银行行史》(下卷上册),或者虽然看了,但却没有看懂,不然不会总是抓不住重点,不会总搞出一些荒谬的观点。

  说到人民币在对外贸易中的结算权问题,我想到一个非常搞笑的现象:1970年春季广交会,中国要求对英国、法国等西欧国家贸易用人民币计价、结算时,外国就有反对的声音,指中国人民币不与黄金挂钩,属于软货币,不可以作为对外贸易的结算货币;但当美元与黄金脱钩,不再是所谓的“硬货币”时,他们并不反对美元成为国际贸易的结算货币。他们那时就开始“双标”了。

  还有,文革期间,中国争取人民币在对外贸易中的结算权的努力,在文革的后几年(1974-1976年)却受到了挫折,美元在中国对外贸易的结算开始增加,因为国内也有人不那么主张人民币的计价、结算、支付权。何新先生如果有兴趣,可以考证一下这个问题,即,在中国国内,究竟是谁在反对人民币在对外贸易的结算权、支付权,什么理由。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是很有意思的。

  我条件有限,考证不了。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9
0
0
2
0
0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