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农场志》记载知青的贡献

作者:黄海 来源:知青问题研究 2022-02-05 2570

知青到农场后,带来了先进的思想观念、文明的生活习惯,改变了农场老职工的传统观念、文化结构、生活习俗,为农场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黄海农场志》记载知青的贡献

一、基本建设方面

民生河闸土方工程。1965年12月至1966年6月,修建民生河闸、闸塘和2公里长的引河土方工程由黄海农场承担。农场组织职工2300余人(最多时2503人,最少时2207人),其中大部分为知青,依靠最简单的工具,锹挖、人抬、肩挑,住在最简易的人字形工棚中,完成土方17.14万方。民生河闸建成后,承泄黄海农场和康庄乡2万多公顷农田的排水,至今仍在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内海堤加固工程。1971年7月,七、八两团共动员职工4000余人实施内海堤加固工程,其中知青有3800余人。堤上每50厘米土层用拖拉机压实一遍,实际加厚了90-100厘米,完成土方10.1万方,对中山河堤防头罾弯道处1292米的险段加固并作了块石护坡。知青们住简易的人字形工棚和废弃的畜舍,在炎热的夏季,白天头顶烈日,挥汗筑堤,晚上忍受着蚊虫叮咬,按期完成了任务。

自流灌溉区建设。包括口宽20米、深3米、长17公里的军寨总渠一条,总长33.4公里的大寨河(今称新荡河)等支渠4条,总长150公里的斗渠40条,总长200公里的农渠200余条。1969年冬开始施工,1973年春完成自流灌溉区建设任务。七团动员职工2500人(最多是3013人,最少时2446人),八团动员职工1800人(最多时2135人,最少时1638人),知青占90%,硬是靠锹挖、人抬完成土方任务840万方。自流灌溉区建成后,为农场的水稻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河道拓浚工程。排河拓浚、条田沟清淤,是迁场后每年冬季都要进行的。规模大的是1976年-1978年,大有农场抽调50%的劳动力,大部分是知青,拓浚排河(挖深,拓宽),疏浚条田沟,新建农渠,整修农渠,两个冬春完成水利土方208.6万方;黄海农场建设“一横三纵”排灌水系,动员职工4000余人,其中知青2800人,延伸疏浚军寨总渠,新探3条排灌河,疏浚排河、条田沟,新建制闸、电力排灌站,两个冬春,完成水利土方400万方。

《黄海农场志》记载知青的贡献

二、科技发展方面

1972年,七团二营7连知青科研班,从大豆58-161中选出变异单株2000个,经过3年耐心系统的选育,培养出大豆72-27品系,并于1977年代替58-161,成为大有农场唯一的大豆品种。八团知青科研班1972年在岱字棉15号棉田里选出600个优良单株。1973年建立株行圃,在第6号株系中选出50个优系,具有早苗、早发、早熟、株型紧凑、结铃性强等优良性状,衣分率高达80%,纤维长达35厘米,被称为黄农73-6系,于1976年在黄海农场(原八团)推广到大田种植。南京知青周传金,在植物保护方面研究,成果丰硕,先后获得省政府、国家农业部、国家科委的奖励;其《苏北垦区小地老虎消长规律试析》一文作为第十九届世界昆虫学会交流论文在会上宣读。

《黄海农场志》记载知青的贡献

三、文化体育方面

迁场后黄海农场组建的宣传队、业余文工团,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都以知青为主演出。兵团成立后,七、八两团分别成立文工团,排演了革命现代京剧《红灯记》、《沙家浜》,以知青中的文艺爱好者为主要班底。两团各举行过四次文艺会演,两团的下属单位以知青为主,也创作演出了大量的文艺节目。七团1974年举办的第四次文艺会演,二营宣传队的15个节目中,苏州知青沈大锷创作的7个节目均获奖。两场时期,文工团排演的话剧、相声,也都以知青为主演出。在排演的过程中,培养了一大批老职工子女,为农场后来的文艺演出打下了基础。八团知青许锦钰创作的宣传画《探亲归来》被收入兵团的文艺创作集。七团知青商大民以兵团报道组名义采写的报道多次在《光明日报》、《新华日报》、《人民前线报》上发表。

农场的体育活动,在知青来场后正式兴起,泗洪知青谢宜刚为领军人物。在洪泽湖农场时以篮球和乒乓球为主,篮球队在泗洪县直机关篮球比赛中居前3名,乒乓球比赛在泗洪县比赛中多次获冠军。南京知青许若天等人曾3次代表泗洪县参加淮阴专区乒乓球赛获奖。迁场到黄海农场后,黄海农场男子篮球队1968年10月参加响水县篮球赛,获第二名。知青担任教师后,各中小学的田径、球类等体育活动正规化地开展起来,吸引了大批学生参加篮球、排球、乒乓球训练,已达到普及的程度。1973年8月参加兵团二师运动会,七团男女篮球队均获冠军,田径队获总分第一名。在多年的体育教学和训练中,培养出一大批高水平的运动员和教练员,为农场体育冲出县、市,在省级比赛中获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谢宜刚培养出来的体育老师张贵平成长为徐州市排球队总教练,国家高级排球教练员。

《黄海农场志》记载知青的贡献

四、文明的生活习俗

知青来场后,在生活习惯方面,对老职工及其子女影响很大。一是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早晚刷牙,睡前洗脚,饭前洗手,饭后漱口;二是文明举止,如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谈吐文雅,说话不带脏字,不骂人;三是居室卫生,在当时难苦的条件下,知青成家后居室也要搭起简易的护棚,墙上用报纸糊起来,以保持床上和墙面的清洁卫生,老职工家中也随之搭起护棚,进而演变为后来的住房装修;四是穿戴方面注意上下衣服颜色的搭配,苏南款式的服装开始在农场流行,老职工子女穿戴开始变得“洋气”;五是饮食方面,开始注意副食品的搭配,注意烹调方法的改进,老职工原来不吃的动植物也开始食用。文明的生活习俗在农场形成。知青返城后,仍关心着农场。老职工子女在知青的影响下,开阔了视野,改革开放开始后,开始通过知青的关系到大城市去闯世界。据201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反映,外出的人口有3884人,除退休后在外地居住的人口外,有2800余人在外地开工厂、打工、做生意、做律师等。回城知青尽一切力量帮助农场,无锡知青单正圻曾向农场东直小学捐赠电脑、钢琴,无锡知青杨惠菊、苏州知青何汉强、刘龙生等为农场的农产品销售和经济发展提供过各种帮助,无锡知青丁建中,精心制作了五集《黄海情》电视系列片,南京知青李发清发起成立“黄海农场60大庆知青筹备组”……为农场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贡献。

(注:1975年8月2日,撤销兵团,七团改建为大有农场,八团改建为黄海农场。1980年1月,大有、黄海两场合并,称“江苏省国营黄海农场”。)

(作者黄海,本文来源于《黄海农场志》第411页-412页,摘自“ 苏州知青”公众号。 )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5
1
0
0
2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