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昊宸:“四个意识”、“四个自信”有其内在逻辑

作者:肖昊宸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22-06-16 2899

肖昊宸:“四个意识”、“四个自信”有其内在逻辑

“四个意识”、“四个自信”是践行“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基础和根本动力,广大党员干部应当持续加深理解,着重把握其内在逻辑,不断坚定和强化紧跟伟大复兴领航人实干拼搏的信念、意志与决心。

从政治高度领会“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首先要旗帜鲜明讲政治,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政治是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各方面的集中体现与能动反应,是带动社会运行的枢轴。只有从政治上观察、分析、判断、处理各类问题,才能抓本质、攻关键、看主流,才能提纲挈领、纤毫毕见、迎刃而解。大局意识是政治意识的必然要求和应有之义。政治意识使人们时时不忘整体、时时分清事业发展中的先后主次、轻重缓急。大局意识要求人们巩固和深化政治认识的成果,始终胸怀全局,把自己摆进去、融进去,找准定位,主动对接,在大局下行动。讲政治才能顾大局,顾大局才是讲政治。核心意识是讲政治、顾大局的根本,是检验政治成熟程度以及大局观牢固与否最重要的标尺。大局是有章可循的,认识到了大局,就要认识到整个大局有一个引领全局的核心。大局的安全与发展,一刻也离不开核心的指引与推动。领略到了核心,就要自觉主动地向核心看齐,时时想到对标对表,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知行合一,以实际行动和成效来忠诚拥戴核心。可见,“四个意识”是一根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理论脉络与逻辑链条,其重心落在核心意识,最终要求是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把“两个维护”做深做实。

从历史维度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四个自信”蕴含了历史发展的逻辑、规律和前进的趋势。要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总体面貌、事业格局和发展特点,以新时代的心态与头脑返观历史,以大历史的眼光与情怀认识时代,在历史与现实的融通互动中增强“四个自信”,从而体会“两个确立”的历史必然性与现实必要性。

首先是道路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领导人民探索、开创和拼搏出来的,这体现了实践第一性;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必有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向是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人类大同,这体现了道路的终极目的性和根本出发点。这条道路,有历史经验的坚实支撑和强大的正义性与感召力,所以要有道路自信。在走路的同时,对走过的路加以回望,对正在走的路加以把握,对未来的路进行展望,也就是说,从理论层面对过往实践、当前正在做的事和未来需要做的事予以科学的观照、总结和预见,形成和升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产生了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和最优结晶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源于实践,所以第二个“自信”是理论自信。在道路行进中和理论指引下,党和国家各项制度趋于健全、成熟和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这就极大地增强了制度自信。文化的话语权建立在政治领导力和以经济、科技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实力之上。道路、理论和制度使国家强起来了,于是国家有了更充足的资源、条件、手段和底气来对待自身文化、引领文化潮流。同时国家又面临复杂的内外舆论环境,面临形形色色社会思想、思潮的交织激荡,自然更需要发出中国声音,要更加强调文化软实力、更加重视传播话语权。以文化自信为动力,积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秀文化,为道路、理论、制度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滋养,就必将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永葆生机与活力。

可见,只有充分了解历史,才能懂得“四个自信”所包含的丰富内容与深厚底蕴,领会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更加自觉坚定地拥护“两个确立”。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74
1
1
17
3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