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继东:全面深化改革为何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作者:朱继东 来源:《党建》2013-12 2014-02-20 497

  十八届三中全会让中国改革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决定》提出的“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成为全会重要的亮点,是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重要体现,更是“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的重要前提和有力保障,也是实现“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必然要求。要学习好、贯彻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就必须始终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这也是全面深化改革成功的必然要求和核心问题。

  一

  为什么要在整个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都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这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和要求。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确立和巩固了自己的领导地位,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而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改革开放有一个方向问题。改革有正确的改革,也有打着改革开放旗号而搞各种脱离社会主义道路的错误教训。在勇于进行改革开放的同时,也必须明确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这就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巩固、完善和发展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也就是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坚持改革开放这个基本国策。

  早在1987年6月,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指出:“我们的改革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呢?总的目的是要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有利于在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而苏联解体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在所谓改革中放弃了党的领导。1990年1月,原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发表讲话说:“我认为实行多党制不会是悲剧”,“我们不应该像魔鬼怕烧香那样害怕多党制”。3月,第三次苏联(非常)人民代表大会更是正式通过修改宪法的法律,不仅取消了原来宪法中关于党的领导地位的决定,而且还规定苏联公民有权组织政党。取消了党的领导地位,苏联解体的悲剧就不可避免了。在改革开放迎来一个新的30年的新时期,面对国内外的沉痛教训,更是要必须坚持这“三个有利于”的根本标准,始终牢记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二

  全面深化改革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不是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单项改革,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领域改革和党的建设改革紧密联系、相互交融,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都会牵动其他领域,同时也需要其他领域改革密切配合。“中国是一个大国,不能出现颠覆性错误。”这里所说的颠覆性错误,就是指根本性、方向性错误。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确保改革取得成功。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作为改革的最高领导机构,不仅层级更高、协调面更宽,而且由其进行“顶层设计”更具权威性、科学性,保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各种政策、措施能够自上而下得到贯彻实施,从而真正打破部门地方保护壁垒、突破部门地方利益格局和进一步形成公平有效的发展环境。

  三

  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自然也是中国经济建设的领导核心。《决定》明确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不仅是《决定》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观点,也是这次全会的一次重大理论创新。但是,我们同样必须明确,“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辩证统一的,而绝不是对立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市场经济如果离开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就会走向资本主义。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必须始终牢记这个宗旨,牢记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人民群众在我们整个国家和社会中的主人翁地位不动摇。当年苏联的所谓改革,就是背离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主张私有化和自由市场经济的思潮大行其道,走上了盲目市场化、彻底私有化的邪路,通过所谓改革把本来属于国家即全民的资产私有化。

  《决定》对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不仅对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优化政府组织结构进行了部署,而且强调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只有真正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全面深化改革才能顺利推进。我们的政府是党领导下的政府,调控政府的职能正是坚持、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的重要体现。

  因此,我们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坚持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紧密结合,始终坚持和不断加强、改善党对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的坚强领导,更不能忽视、削弱甚至取消党的领导。尤其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只有始终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才能真正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才能真正实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辩证统一,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沿着正确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前进,才能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成果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四

  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党对改革方向和改革进程的领导,苏东剧变在这方面的教训深刻,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戈尔巴乔夫接受中国记者采访,谈到苏共垮台说:“我深深体会到,改革时期,加强党对改革进程的领导,是所有问题的重中之重。在这里,我想通过我们的惨痛失误来提醒中国朋友:如果党失去对社会和改革的领导,就会出现混乱,那将是非常危险的。”邓小平同志也早就指出:“有些人打着拥护改革开放的旗帜,想把中国引导到搞资本主义,这种倾向不是真正的拥护改革政策,它是要改变我们社会的性质。”对于这种现象,我们一定要高度警惕。

  强调“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实际上是存在着是资本主义方向的改革,还是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的两种主张。而《决定》明确提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就是对如何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给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某种意义上是在重申“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而绝不是“改向”,不是要改到资本主义那边去。这个指导思想对于真正将全党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具有重要意义,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所有领域的改革都必须遵循的。

  五

  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只有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不断推进。而要真正保障国家安全,就必须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当前,我国面临对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内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双重压力,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国际国内的各种挑战表明,加强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已是当务之急。而我们的安全工作体制机制还不能适应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需要搭建一个强有力的平台统筹国家安全工作。因此,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在党中央领导下针对国防、外交等领域事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不仅对保障国家的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安全意义重大,而且对保护金融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等经济领域的安全也有重要作用,更对保证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意义重大,体现了我们党的高瞻远瞩和深谋远虑,体现了我们党对民族、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的责任感。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1
0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