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性:中国梦战略思想的本质属性

作者:肖明江 来源:光明日报 2013-10-30 392

  中国梦战略思想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宽广的政治视野、深厚的历史意识、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浓烈的家国情怀,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逻辑和历史的有机统一。这种统一,贯穿着中国梦战略思想的本质属性——人民性。

  中国梦是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它的科学内涵具有人民性。中国梦包含着人民的期待。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这八个方面是中国梦科学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幸福的基点,是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大河不满小河干,小河盈水大河满。”中国梦的三个层面,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与人民幸福是统一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的前提和基础,“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人民幸福包含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之中,是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根本目的和最终归宿。实现中国梦,要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让“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与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中国梦是一个历史进程,它的历史主体具有人民性。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物质、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更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在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党总是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提出富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团结带领人民为之奋斗。“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这个判断的底气在于人民性,在于中国人民的团结与力量。

  实现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汇聚中国力量。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指战员,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全体官兵,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其他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青少年,构成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主体。这种不断汇聚的中国力量说到底是人民的力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每个人的工作时间是有限的,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成就,也一定能紧紧依靠人民,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中国梦反映了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志,是党心与民心的有机统一。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一致,精神上相通,心与心相连。党始终是实现中国梦的坚强领导核心,人民始终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力量。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一致性,才能同心共筑中国梦。

  中国梦是一种价值取向,它的价值主体具有人民性。每一个社会形态,都有一种主流价值观。有的主流价值观的主体是少数人,有的是大多数人。党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价值观,始终体现着人民性。从为劳苦大众得解放,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再到以民为本、以人为本,都是以人民为价值主体的。党团结和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自己解放自己、自己发展自己,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的历史。中国梦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国梦,符合每个中国人的根本利益。实现中国梦,就是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关系,充分动员全民族,动员每一个中国人,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奋斗。中国梦是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中国梦作为中国人的梦想、渴望与追求,已经成为中国人的共同理想信念和价值共识。正是这一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共识,发挥着“月映万川”的效应,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人人有个人梦,大家共有中国梦;大家在共同实现中国梦奋斗中,实现个人利益,实现个人梦。

  中国梦是一面精神旗帜,这面旗帜的根基是人民性。中国梦引发中国人民的情感共鸣。在农业时代创造灿烂文明,1840年以后一步步走向衰弱,又从灾难深重中挣扎着站起来的中华民族,从内忧外患、一穷二白的困境中发展起来的中国人民,特别渴望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过上幸福美好生活。中国梦体现了中国人民这种在苦难中重塑辉煌的情感愿望,反映了中国人民发自心底的声音,因而最能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激发人们不断奋斗的壮志豪情。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追求。中国梦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注入了新内涵,提升了新境界,使中国精神成为中国各族人民、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和精神家园,成为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中华民族是一个勇于追梦、圆梦的民族,有了中国梦给予的归属感、位置感、方向感,必将进一步激发人们内心深处追梦、圆梦的精神,产生自强不息的不竭精神动力。

  深刻把握中国梦的本质属性人民性,有助于我们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紧紧依靠人民,依靠13亿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心共筑中国梦。同时,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每个人都有梦想、有机会,通过努力奋斗实现自己的利益,同心共享中国梦。

  (作者单位:辽宁省委宣传部;本文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国梦宣传的规律性、有效性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