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

作者:江涌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13-05-02 4677

金融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

——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与启示

江涌《求是》2009年第5期

http://www.qsjournal.com.cn/qs/20090301/GB/qs^498^0^27.htm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竞争是当今国际经济竞争的核心,金融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上一系列金融危机表明:一国若在防范金融风险问题上认识不足或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发生金融危机;发展中国家由于社会转型和对外开放,积累起诸多问题与矛盾,金融危机往往会演变为经济危机、社会危机甚至国家政治危机;金融虽然难以立国与强国,但可以弱国甚至使其一蹶不振。因此,必须从技术深度与战略高度全面重视金融安全。

  金融的核心地位与作用

  随着冷战结束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非传统安全尤其是经济安全的地位日益凸显。所谓金融安全,是指一国在其金融发展过程中具备抵御国内外各种风险的能力,以确保其金融主权不受侵犯,金融体制不遭破坏,金融财富不会大量流失,金融体系正常运行。金融安全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与经济全球化密切关联,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其视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事实上,战后世界经济的持续增长是与金融的长足发展紧密相关的。这是因为,首先,金融是配置资源的手段。资金是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要素,金融能最有效地实现社会资金的积聚与集中,金融越发达,配置资金的功能就越强,就越有助于企业做大做强、商品顺利流通、消费尽快实现,进而提高经济运行的整体效率。其次,金融是服务实体经济的工具。金融业涵盖银行、保险、证券等众多领域,为各类企业提供包括融资、咨询、并购、上市等多种多样的金融服务,为各类投资者提供众多的可供选择的投资工具和流通市场,促进社会经济健康运行与良性发展。第三,金融是经济增长的动力。随着社会经济向后工业社会推进,在诸多国家与地区,金融业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生长点,为经济剩余提供出口,为待业者提供工作岗位,通过资产升值的“财富效应”直接刺激消费与投资需求。

  但是,近30年来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严重威胁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与主权国家的经济安全。这是因为,首先,金融是财富分配的手段。在经济虚拟化状态下,那些掌握金融资源、在金融市场占据支配地位的机构、集团与个人,有可能通过操纵金融资产价格的涨落,将他人财富、社会财富、国家财富转移到自己的腰包。其次,金融是经济强权的工具。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秩序的主导权、市场的话语权就是价格的决定权、利益的分配权,因此包括汇率、利率、股价、大宗商品价格等在内的各种资产的定价权,便成为各类经济主体努力争夺的目标。经济强权(巨型跨国公司、国际金融寡头、经济霸权国家)不断利用在金融市场的垄断地位,使弱小经济体(中小企业、中小资本、弱小国家)依附自己。第三,金融也可能成为大规模杀伤力量。金融创新是金融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也是金融风险的重要来源。随着经济金融化趋势的不断加深,由商业交易而形成的债权与债务,越来越多地成为金融衍生产品的生成基础,使得当今国际金融衍生产品规模迅速膨胀,远远超过全球GDP的总和。经济全球化导致金融衍生产品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一旦其生成基础或某个衍生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出现连锁反应,迅速形成大规模杀伤力,重创金融,同时也重创经济。

  因此,金融是把双刃剑,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可能增加经济风险、激化社会矛盾。人们在关注金融发展、金融稳定的同时,必须着力防范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在经济金融化背景下,一旦发生金融危机,受冲击的绝不仅是虚拟经济,实体经济也很难幸免,金融危机往往会恶化为经济危机与社会危机。经济全球化使得国际金融动荡已成常态,日趋开放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面临日趋严重的威胁。劫后余生的亚洲国家正是从亚洲金融危机中,认识到金融的强大威力,仅凭借导弹与强大的军队,未必能保卫自己的国家和人民,金融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技术上重视维护金融安全

  金融安全狭义理解是指货币资金融通的安全。凡是与货币流通及信用直接相关的经济活动,凡是影响金融体系正常运转的所有变量,都可看作金融安全的范畴。金融安全可在金融高度抑制下取得,但是牺牲金融效率的金融稳定、遏制金融创新的金融监管,迟早会引发金融不安全。实现金融安全的根本途径在于,不断促进金融创新,提高金融效率;同时不断强化金融监管,保持金融稳定。金融安全是金融效率与金融稳定的平衡,是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平衡。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在经济全球化态势下,金融领域是竞争最激烈、风险程度也最高的领域,没有风险就没有金融活动。因此,要想杜绝金融风险是不可能的,要想寻求金融的绝对安全也是不可能的。

  技术派学者为此做了大量的有益探索,核心在深化金融改革,提高金融效率,促进金融创新,降低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一系列的金融理论与金融政策由此出炉。但是,一系列金融危机,尤其是此次美国世纪金融大危机,已经清晰地表明,国际金融理论探索与政策实践出现了严重问题,尤其是经济自由主义理论与金融自由化政策,虽然在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健全金融运行机制等方面有一些积极作用,但是就总体而言是失败的。

  经济自由主义理论认为,金融自由化促进金融深化,金融深化则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从而惠及所有国民。长期以来,自由化促进增长的论述作为“真理”,被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普遍接受。美国“传统基金会”从20世纪90年代起,编制世界各国(地区)年度经济自由指数,将经济自由认定为国家或地区繁荣与否的重要指标。但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学者就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自由化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并未得到证实。世界银行统计显示,在1980—2005年金融自由化盛行的25年间,105个发展中国家平均经济增长率只有0.8%,远远低于“二战”后社会改良时期的经济增长速度。

  相反,金融自由化易于导致金融危机。自由化会产生过度乐观信号,从而出现过度借贷和投资,国民储蓄率下降,经常账户赤字快速攀升,经济稳定的基础遭受侵蚀,而过度投资的企业会落入债务陷阱,诱发银行危机;金融自由化强化了金融不稳定性的威胁,并扮演金融动荡的关键诱因,其中股票市场短期波动幅度会显著增加,这在发展中国家尤为明显;国际垄断资本在国际竞争中具有绝对优势地位,相关各国的金融自由化,为国际垄断资本自由进出各国并确保套利套汇收益,构建起极其便利的操作平台。

  据世界银行统计,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全球共发生大大小小的金融危机108次,其中,在金融自由化如火如荼的90年代,金融危机多达63次,比80年代显著增加。拉美自20世纪90年代初奉行金融自由化以来,便成为金融危机频发的地区。金融危机使相关国家财富迅速蒸发,阿根廷2004年人均GDP下降到3000多美元,不足90年代初的1/3。亚洲金融危机仅在1997年给世界投资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高达7000亿美元。在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往往引发经济危机、社会危机,有的还出现国家政治危机。发展中国家对此必须予以高度警惕。

  从战略上重视维护金融安全

  金融安全最关键要素是经济与金融主权独立。如果一国的经济发展受制于人,不能自主决定其货币与财政政策,就难以保证金融的稳定发展,金融安全也就无从谈起。经济自由主义竭力回避经济与金融主权问题,主张金融问题是个技术问题,是市场风险问题,或是金融监管问题,因此试图以金融稳定代替金融安全,甚至否定、诋毁金融安全。但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却在不断深化与完善本国的经济和金融安全战略。早在1999年,美国在《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就将银行和金融系统的安全列入国家“生死攸关的重大利益”。因此,维护金融安全不能停留在技术层面,必须从战略高度审慎应对。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资源是区别于自然资源的特殊社会资源,是区别于石油、天然气等战略性自然资源的战略性社会资源,不仅关系到一国的金融稳定、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安全。美国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援引其他学者的论证,列举出西方在后冷战时代控制世界的14个战略要点,其中第一条是“拥有和操纵着国际金融系统”,第二条是“控制着所有的硬通货”,第五条是“主宰着国际资本市场”。近年来的一系列金融危机表明,现代金融问题从来就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问题,其中交织着复杂的政治、外交乃至军事等问题,甚至成为国际垄断资本巧取豪夺世界财富的有效途径。

  美国的金融战略把金融自由化政策作为推行新自由主义的核心内容。美国学者迈克尔·赫德森在其《全球分裂》一书英文版序言中指出,新自由主义实质是,美国利用自己的金融霸权在全球以金融手段摧毁第三世界国家自主发展的能力,并以金融手段接管这些国家,从而在全球重建以美国为中心的食利者经济;美国大力推动的金融自由化不是为了促进真正的创新或发展,而是攫取第三世界已有的资源、不动产等财富,或夺取水、电、交通等公共服务业的垄断权,以牟取暴利。赫德森《金融帝国》一书中文版的译者序,更是直截了当地揭示了美国的金融自由化战略,“一定先要使该国中央银行保持高度的相对于一国政治的独立性,其实就是剥夺该国货币主权和金融主权,使该国不能有效地稳定经济,也不能为一国的长远经济发展计划融资,从而使该国经济成为西方资本的附庸。”

  美国一直高调主张并极力向世界推行金融自由化,然而近百年来,美国对于外资的限制和监管措施却多达1000余条,比众多发展中国家还要严格、严厉。从1917年通过《与敌国贸易法》,到2007年《外国投资与国家安全法案》,美国累计有十多部法律与行政命令,加强对外资的监管和限制。1975年,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成立,1988年,被赋予执行美国《1950年国防产品法规》第721条款的责任,对外资投资进行国家安全审查。2003年国土安全部加入CFIUS,并出台《保护重要基础设施和资产的国家战略》,确定了包括农业、水资源、公共卫生、应急服务、国防工业、电信、能源、运输、银行金融、化工、邮电、信息技术等12个重点保护部门,几乎覆盖整个国民经济。在金融危机不断恶化之际,美国毅然抛弃了它所竭力鼓吹的经济自由主义,重拾凯恩斯主义,甚至对金融机构实行国有化。由此清晰地显示,在美国,不变的只有实用主义,没有什么非坚持不可的自由主义价值观。

  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与启示是,面对当今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不稳定的世界经济局势,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将面临更大的金融安全困境,因此发展中国家在深化金融改革、提高金融效率、促进金融创新的同时,应努力降低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保障金融安全;在积极“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同时,要努力“防霸权、增权益、保安全”,努力推动建立公正、合理、健康、稳定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江涌
江涌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