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陶:联系文艺实际学习习近平文艺思想的几点体会

作者:穆陶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23-03-27 1726

高扬社会主义文艺思想旗帜

——习近平文艺思想学习札记

  

穆陶:联系文艺实际学习习近平文艺思想的几点体会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的文艺思想,是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面旗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的文艺思想,重点指明了文艺要反映人民心声;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文艺领域出现的历史虚无主义、非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与文艺作品,文艺工作者应当以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开展认真的文艺批评,助推文艺工作、批评工作健康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的文艺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与搞好意识形态建设的思想指南。认真学习习近平文艺思想,对于确立我国文艺工作的发展方向,促进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健康繁荣,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穆陶:联系文艺实际学习习近平文艺思想的几点体会

一、文艺要反映人民的心声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1]如何领会与贯彻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问题,是学习习近平文艺思想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2]人民的文艺,理所当然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文艺。从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到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一脉相承的。在百废待兴的革命和建设年代是如此,在新时代的今天依然如此,这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决定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指导的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是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党。这是习近平文艺思想产生的根本前提。

文艺界对这个问题,从理论到创作,曾产生过一些错误观念。而其主要原因,是“思想立场”——作家的“立场”与文坛的“立场”所致。如果立场没有站在广大人民的一边,没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革命信念,就看不到社会主义朝向光明发展的潮流,只会以自己狭隘的思想天地来抒发情感、编造故事,就不可能写出胸怀天下、风雨人生的鸿篇巨制,不可能写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时代华章。所以,关键的因素是“立场”问题。脱离了人民的立场,缺乏社会主义价值观,要反映好人民的心声也难。譬如写“土地改革题材”的小说,如果站在地主阶级的立场,就不会把农民阶级写成革命的阶级,把“打土豪分田地”写成革命行动。相反,他会把国民党与地主写成好人,把共产党与农民写成坏人。什么立场说什么话,对于作家而言,这样的情形古今皆有,是班班可稽的。例如同样是写梁山泊农民起义,施耐庵写的是英雄好汉,俞万春写的是民寇盗贼。立场不同,阶级感情不同,作家笔下的人物,也就完全不同。

文艺要反映好人民的心声,需要紧紧跟上时代的步伐。时代的社会风貌,时代的人文思考,都应当成为作家笔下的盛宴。无论内容与形式,文学是因时代变化而变化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之文学,这是文学发展史的客观规律。社会在变化,“人性”有善恶,古今如此。“扬善嫉恶”,几乎成为文学创作的通则,成为文学的重要功能。司马迁写《史记》,其对大义英烈的叙写,那具有文学色彩的笔墨,足以典范古今,令人信服。我们今天生活在社会主义新时代,“扬善嫉恶”的文学功能便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只是暴露黑暗,张扬颓废,是不符合文艺的美学本质,也是违背文艺创作常识的。这样的作品,决不是人间真相的体现。古人有云:“写天地之辉光,晓生民之耳目。”又云:“辞之所以能鼓天下者,乃道之文也。”[3]写出天地人间的光明,启发民众百姓的才智,鼓励人间社会向前发展,这应是文学的正道。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这是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出发点,也是习近平同志“文艺要反映好人民的心声”的深刻涵义所在。

必须明确,人民所需要的文艺,是健康的文艺,光明的文艺,陶冶情操的文艺,为人类战胜邪恶、敢于斗争、创造盛世人间的文艺。这样的文艺,其质也炳然,其功也大焉,是人民所真正需要的。

习近平同志指出:“文艺要热爱人民。有没有感情,对谁有感情,决定着文艺创作的命运。”[4]作家的思想感情,决定着作家的创作方向与作品的性质,这一点是特别重要的。如果作家不是以人民的情感为情感,而是以自己的“私心”为情感,将文学创作仅仅当作寄托个人情绪的工具,这种主观唯心主义的创作思维,是与“人民的文学”的本质要求相背离的。这样的文学,也是不可能做到“反映人民的心声”的。习近平同志又说:“在有些作品中,有的调侃崇高、扭曲经典、颠覆历史,丑化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有的是非不分、善恶不辨、以丑为美,过度渲染社会阴暗面;有的搜奇猎艳、一味媚俗、低级趣味,把作品当作追逐利益的‘摇钱树’,当作感官刺激的‘摇头丸’;有的胡编乱写、粗制滥造、牵强附会,制造了一些文化‘垃圾’;有的追求奢华、过度包装、炫富摆阔,形式大于内容;还有的热衷于所谓‘为艺术而艺术’,只写一己悲欢、杯水风波,脱离大众、脱离现实。凡此种种都警示我们,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5]

习近平同志的这些文艺思想,是在深入剖析了文艺性质、文艺现状的基础上形成的,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艺领域意识形态的多极化,反映于文艺作品之中,出现了某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习近平同志以高瞻远瞩的敏锐的目光,察觉于人们未觉之时,明确提了出来,不禁让文艺界目光一新,顿觉心头明朗。八十年前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说过:“革命的文艺,应当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来,帮助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6]这里强调的,一是要“根据实际生活”来创作人物,二是创作的目的是“帮助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然而,一个时期以来,我们的文艺作品却并没有很好地做到这样,而是出现了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批评的“是非不分”、“善恶不辨”、“以丑为美”、“颠覆历史”的反常之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文艺思想,如果不能联系实际,看不到这些现象,忽视这个问题,那是不可以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文艺要反映好人民的心声”,是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标志,是党的“为人民服务”思想在文艺领域的体现,是习近平文艺思想的重要内容。

穆陶:联系文艺实际学习习近平文艺思想的几点体会

二、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

文学是写人的。人是世界形成的最基本、最生动、最充盈的生命元素。由此产生的人间社会,由野蛮到文明,“文化”的发展始终是与人类文明的进步相向而行的。其中文艺与文艺工作者发挥的作用不可低估。习近平总书记郑重提出:“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7]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功能最为深刻而形象的论述。

文艺的功能,亦即文艺所发挥的作用,应是以铸造灵魂、鼓舞斗志,从而去改造人生社会为正道的。如果以发掘“人性”为由头,展示性欲,放任颓废,坏人心术,这样的文艺作品,文学发展史已经证明,是需要加以警惕的。民间传说与文学史料曾有记载,读了《水浒传》,就会倾心“梁山好汉”,惩治贪官污吏;读了《金瓶梅》,便会怀想女人,迷恋闺阁。文艺的这种复杂的作用警示我们,文艺创作的思想导向是何等重要!可见只能“暴露”不能“歌颂”的创作观念,是不符合人性现实的,因而是“反现实主义”的;只看见“丑恶”而看不见“美好”,这样的眼睛,如果不是生理上的问题,那就必然是心理状态的异化与思想立场的错位。所以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我们:“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充分认识肩上的责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8]作家的文艺创作,是一种“艺术行为”,也是“政治行为”,因为它的发生、传播与影响,是具有“社会性”的,而不仅仅是“个人性”的。自有人类社会以来,人与社会不可分离,人与政治亦不可分离。作家的文艺创作,自然不可能与政治无关而独居“象牙之塔”。凡标榜自己的文艺创作是“远离政治”“远离阶级”“远离国家”者,多是自欺欺人之谈。文艺工作者,必须充分领会并牢记习近平同志关于“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充分认识肩上的责任”的论述,从而牢牢把握住对人生价值的弘扬与政治责任的担当,使文艺创作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这才是每一个文艺工作者应当尽到的光荣职责。

习近平总书记又说:“对文艺来讲,思想和价值观念是灵魂,一切表现形式都是表达一定思想和价值观念的载体。离开了一定思想和价值观念,再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也是苍白无力的。”[9]思想与价值观念是文艺作品的灵魂,文艺作品要具有正确的思想与价值观,才能起到弘扬“真善美”的作用。在这里,习近平同志特别强调了文艺作品“思想性”的重要意义。作品的思想是“灵魂”,作品的“表现形式”是思想的“载体”。这样的一种“主从关系”,是不可颠倒的。如果对作家作品的评价,重视“表现形式”而忽视“思想价值”,甚至把某些有着明显思想错误或渲染人性颓废的作品,捧为“名著”,这是极为不负责任的,也是经不起历史检验的。

“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性质与功能的深刻概括,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由此可知,对于“铸造灵魂的工程”的生产者——作家、艺术家,无论从思想、政治而言,还是从审美、艺术着眼,都应当把人民利益、国家利益放在心中,“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10],以忧患天下的襟怀来面对社会人生,才能真正肩负起“铸造灵魂”的重任,做一个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穆陶:联系文艺实际学习习近平文艺思想的几点体会

三、弘扬爱国主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说:“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11]习近平总书记把爱国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并将其纳入文艺理论的范畴,是有着巨大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的。回首历史,我们就会看到,由爱国主义所产生的文艺成就与革命事业融为一体,造就了多少英雄豪杰,谱写了多少壮丽的人生篇章,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多少民族英雄、文学大家,为了国家命运、民族复兴,以自己的笔墨写出了垂世不朽的鸿文华章,甚至为此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范仲淹、陆游、文天祥、岳飞、林则徐、谭嗣同、方志敏……这些伟大的政治家、文学家,他们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博大胸怀与爱国思想之光,一直照耀着历史的时空。我们还听到了为救国图存、变法维新的谭嗣同那忧国忧民、摧人心肝的诗文:“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12]这些历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以及他们的文学篇章,永远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我们:“我们要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用生动的文学语言和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装点祖国的秀美河山,描绘中华民族的卓越风华,激发每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对中华民族的英雄,要心怀崇敬,浓墨重彩记录英雄、塑造英雄,让英雄在文艺作品中得到传扬,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绝不做亵渎祖先、亵渎经典、亵渎英雄的事情。要抒写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实践,抒写多彩的中国、进步的中国、团结的中国,激励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13]习近平同志关于高扬爱国主义的论述,高屋建瓴而切中肯綮,将文艺创作与爱国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将爱国主义作为文艺思想的灵魂。这样明确的理论阐述,道出了文艺发展史的轨迹,也阐明了高扬爱国主义之于文学的不朽的人生价值。回望古今中外文学艺术家可以看到,不惜以生命代价做出贡献而名垂史册的爱国主义者,代不乏人。投江以殉与国家共存亡的屈原;坚持革命民主主义思想而斗争不息、被列宁称为“平民知识分子的先驱”[14]的别林斯基;“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为争取民主斗争而以身殉难的闻一多......这些镌刻在文学史页上的名字,让后人永远记在了心中:他们是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习近平文艺思想,是嵌入了深深的家国情怀的,是将文艺与国家、文艺与人民、文艺与社会主义千秋大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超出了一般文艺教科书纯学术的范畴,将理论深化为革命与人生的思想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当代文艺更要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15]“骨气”与“底气”,对于每一个文化人来说,历来是人生价值的核心。毛主席评价鲁迅,说他的“骨头是最硬的”。鲁迅作为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他始终以战斗的姿态,在“呐喊”声中,拥抱正义,鞭笞邪恶,不仅为文学家树立了榜样,也为中国文学史增添了不灭的光辉。

当代文艺家,只有把爱国主义思想融入心中,化作精神力量,才能在作品中将其体现于笔端,塑造出足以“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的作品。就当下来看,当然这是需要努力去做的,因为文艺领域的实际状况,对照习近平文艺论述思想的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文艺界的历史虚无主义倾向依然存在,习近平总书记严肃指出的“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的创作现象仍然存在。有的作家,甚至把“去思想化”作为号召,公开宣扬文艺创作要“超阶级”“超政治”“超党派”“超国界”。作为意识形态的文艺,这种违背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的创作观,是跟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背道而驰的。习近平总书记严肃指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如果‘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把作品在国外获奖作为最高追求,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绝对是没有前途的。”[16]理论联系实际,是我党文化战线的优良传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文艺论述,要联系文艺创作实际,实学实用;既要通过学习提高理论水平,还要结合学习克服某些“文艺理论”的错误观念,对于违背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错误思想以及在错误思想指导下产生的某些文艺作品,开展积极的文艺批评,是十分必要的;尤其对文艺领域中的历史虚无主义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的所谓“去思想化”“去中国化”“超阶级”“超政治”的非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言论,以“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理论武器,予以立场明确、态度鲜明的批驳,这应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艺论述所应当持有的正确态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到今年10月就发表九周年了。我们文艺工作者和文艺管理部门,都应进一步学习和领会《讲话》精神,并认真加以贯彻执行。要充分认清习近平文艺思想对推动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设、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发展的重大意义,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征程中,以习近平总书记的文艺思想为指引,勇敢地担负起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重任。

注释略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11
0
0
0
7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