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力:用镜头传承红色基因

作者:佚名 来源:人民政协报 2019-09-18 783

陈力:用镜头传承红色基因

◆陈力简介:

全国政协委员,八一电影制片厂一级导演。代表作有《少年毛泽东》《谁主沉浮》《湘江北去》《爱在廊桥》《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海棠依旧》《血战湘江》《古田军号》等。曾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导演奖、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导演奖、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最佳导演奖、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等。

采访全国政协委员、八一电影制片厂导演陈力,第一个问题是——

“如果拍一部关于您的纪录片,您想从哪个镜头切入?”

“我盘着腿,坐在老乡家的炕上,抽着烟,跟他们唠家常。”

陈力秒回,并流露出回味的表情。其实,这个镜头就是她每次下乡体验生活的真实场景,也是她做导演的创作习惯。

但不要说纪录片了,陈力已经好多年没有正经拍过照片了。这位坐镇大场面的导演,喜欢把自己藏在镜头后面,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喜欢沿着舞台的边走路,怕自己哪件事做得不好,让大家失望。”

这恰恰能解释,陈力并不高产却件件是精品。

再讲两件8月17日《古田军号》主创与观众交流会上的事——

陈力提前一小时到场,看到主创桌签摆在观众席对面,便点名批评某工作人员改不掉官僚的毛病,立马撤掉桌签,安排大家穿插坐,把更舒服的椅子留给观众。

江波是一名视障人士,曾通过志愿者的讲述收听了这部电影。交流中,陈力与江波临时约好10天后给残疾人朋友放电影。道别时,她拉着江波的手放到了自己脸上,说“孩子你可以摸摸我长什么模样。”

见到这样的陈力,记者明白了为什么她的拍摄手法时而大刀阔斧、时而温暖细腻;也明白了演员王志飞说的那句话,“陈导和她的作品,总是拿针往人心最柔软的地方扎。”

陈力:用镜头传承红色基因

《古田军号》剧照。古田会议于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召开,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

约定

8月27日上午,在北京保利国际影城天安门店的9号厅,陈力与江波约定的《古田军号》“心目影院”残障人士放映专场如期而至。

当天,陈力特意带去了电影中的军号让他们触摸感受。主创人员也蒙上眼睛收听了志愿者大伟的讲述。听完电影,陈力的眼睛红了。她承诺:“这不会是最后一场观影活动,只要你们想‘看’,我们一定会去。”

戏外,陈力和主创人员的爱心感动了很多人。

戏里,他们敢于亮剑,聚焦领袖人物间的思想交锋,正视历史。

《古田军号》讲述了1929年古田会议召开前后的一段历史,展现了毛泽东、朱德等青年领袖对革命真理与信仰所进行的艰苦追问与探索,再现了我们党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的艰难历程。

这一题材政治性强,创作难度大。陈力清楚这类影片稍微掌握不好“火候”就容易走偏。但她还是决定接下这部戏,“红四军花了9个月才召开了古田会议,我们想探究这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为此,陈力几乎走遍了闽西大地。

她找准了方向,“这部戏不是在拍会议,而是在拍为什么会召开这个会议,为什么朱毛分不开。”

其实,陈力的作品向来“根正苗红”,对于塑造领袖人物,她是有信心的。

难点在于如何吸引年轻人。陈力有意启用了一批首次饰演领袖人物的青年演员。她带着大家下乡体验生活,也告诉大家,不用比着照片和过去的影视剧片段去学,会显得生硬,“质朴、自然是最好的状态。”

毛泽东的扮演者王仁君,演出了毛委员的热情、干练,以及火爆。他告诉记者,陈力导演给了他很多建议,但从不会说应该怎样怎样,“她会让你平稳地喘着气,听她一点一点地讲角色处于什么样的一个状态,比如:生病了不想大家担心,要走过的楼梯很窄……”

有耐心的陈力要求也高。一个镜头不满意,她可以拍上千次。

在陈力的价值观中,有表扬“人性光辉”的诉求。拿电影中两个小人物来说,李幼斌饰演的造纸师傅,曾送给毛泽东宣纸,性格忠厚善良;孙维民饰演的裁缝,为红四军缝制军装,思想觉悟高……他们是乱世中艰难生存的普通百姓,却是如此可爱可敬。

有人评价,拍过文艺片的陈力把《古田军号》拍得很浪漫。是的,她喜欢安静地把镜头稳稳地扔在那里。“我追求那种平静中的力量,像油画,像雕塑,浓重热烈,又像一本大书,你只要把这一页翻开,一段真实的历史就在你眼前了。”

这些年,陈力一直琢磨着“传承红色基因”的事儿,她希望自己拍年轻人爱看的红色电影,不仅为记录历史,还能让年轻人通过影片正确认识历史,有同样的震撼与共鸣。

她的这一想法得到很多合作人员的支持。8月1日《古田军号》上映后不久,在演员王志飞的提议下,王仁君、胡兵、张一山、孙维民等演员决定捐出片酬,邀请“90”后、“00”后观众看电影。

期间,陈力接触过的最小的观众只有12岁。路演的过程中,她一有空就会钻进观众席,听观众的点评,“我知道大家尤其是孩子们喜欢什么样的红色电影,才能知道未来努力的方向。”

这部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电影,刚刚荣获“五个一工程”特别奖,其独特的现代视角和最具“年轻化”的革命探讨,受到了中宣部的认可,被赞“含金量极高的红色电影”。

得奖后,陈力收到很多朋友的祝贺信息。就在采访过程中,《古田军号》拍摄地之一的福建长汀县丁屋岭村支书丁强强给陈力发来微信语音,祝贺她的同时邀请她再去丁屋岭拍摄,说村里人都想她了。原来,拍完电影后,陈力捐助了村里的留守老人,丁强强逢年过节会给陈力发一些照片,汇报钱花在哪了。陈力很相信这位年轻的村支书,但是要不是记者追问他的名字,陈力至今还不知道他叫什么。

在革命老区,陈力不知道名字的朋友还有很多。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剧照。以上世纪60年代初自然灾害为背景,讲述了周恩来到革命老区调研四个昼夜的故事。

扎根

在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伯延镇也有一群陈力的朋友,因拍摄《周恩来的四个昼夜》结缘。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讲述的是上世纪60年代初,新中国面临空前饥荒,周恩来总理深入革命老区伯延镇,四天四夜和乡亲们同吃住、同劳动,深入调研真实情况,使伯延在人民公社中第一个取消集体食堂的故事。

2011年,伯延镇的党委书记刘顺元找到陈力,拿着剧本,请她给伯延人拍一部电影。“周总理曾经去过伯延?还有这么深厚的渊源?”当时任河北电影制片厂副厂长的陈力,对此半信半疑。她决定去伯延看一看。

那年新年刚过,陈力就前往伯延。在街头,她问一位七八十岁的大爷见过周总理没有?大爷说:“见过总理。人可亲切,真是不赖!”她问的很多人也都是这么回答的。“不赖”是伯延的土话,就是“真好”。老乡们的神情,仿佛在谈论一个远方的亲戚。当年伯延公社的办公地点仍保留着周总理调研时开会的桌椅布置,每年5月3日,伯延人都会聚集到那纪念周总理。

陈力决定拍这部电影。这一拍,就是两年。她和主创团队前后7趟到伯延体验生活。一段模糊的历史片段,在老乡们的讲述中,慢慢丰满和鲜活起来。

电影中不少创意都是老乡们的点子。比如,在周总理刚进伯延,看到社员为他准备的红烧肉时,已经迈进屋子里的一条腿又退了出来。“这一情节的设置不是我们在艺术创作上有意夸张,而是当地百姓亲眼看到的。”陈力说,关于伯延公社对周总理“善意的谎言”,怕毛主席“上火”等语言、情节的设置也都是真有其事。

拍摄过程中,群众演员表现出的真情实感让陈力印象深刻。“有一场群众演员磕头的重头戏,他们磕得‘咣咣’响,我很心疼,他们却跟我说,‘磕不响不真实’。”

感情就像照镜子,付出的越多,得到的反哺就越多。这给陈力很深的触动,“你真心拍一部属于他们的片子,他们会千倍好万倍好地对你,那么你就更要把拍摄这件事做好回报他们。”

当时,乡亲们经常给剧组的人做吃的。“我们拍得没白天没晚上的,他们就专门派人守着,只要一收工,第一时间就拽面下锅。熬夜熬到很晚的时候,还总有乡亲来到拍摄现场给包饺子当夜宵。我激动地说,这不就跟过年一样吗?结果又有人找来鞭炮,边吃饺子边放鞭炮。真的,那就是款待远方亲人回家的感觉。”

陈力至今回忆起来,感觉好像还是昨天的事。“电影杀青时,根本不敢告诉老乡们我们要走了。一提就哭,大人孩子都舍不得。”

剧组后来悄悄离开了伯延镇。陈力心中却觉得只拍周总理的四个昼夜“不过瘾”,于是原班创作团队紧接着拍了电视剧《海棠依旧》。

《海棠依旧》剧照。讲述了从新中国成立到周总理逝世期间,周总理工作和生活中的感人事迹。

感动

《海棠依旧》讲述了从新中国成立到周总理逝世期间,周总理工作和生活中的感人事迹。

这是一部怎样的剧?“飞天奖”的颁奖词是这样说的: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的高峰之作,创作者以相当高的政治智慧和精进的艺术技巧把创作的难点变成了作品的亮点,既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新鲜感,又为重大题材影视剧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对革命伟人形象的塑造达到了新高度,使伟人的形象更为真实和亲和,更能引发人们对历史与现实内在联系的深刻领悟。

陈力总是能在宏大的历史题材叙事中,不经意间地震撼到观众。剧中周总理病重期间和邓颖超的部分对话就是这样——

周总理:我不在了,你不要住在西花厅了,这里是国家让我办公的地方。

邓颖超:明白。

周总理:我记得我曾经跟你讲过,如果哪一天我们走了,不要留下骨灰,撒到任何地方都可以。人家留下骨灰是为了给后人留下一个纪念的,我们没有儿女,今后也不要再给大家添麻烦了。

邓颖超:好,我同意!

周总理:遗憾的是,我没有带你回老家安度晚年。

邓颖超:恩来,我们还有下辈子。

周总理:有下辈子。小超啊,我欠你的太多了,我们虽然是唯物主义者,可是就我们俩,我还是希望你有下辈子。

……

平凡是最好的传奇,细微之处的真挚情感有温度有情怀。

电视剧播出时,很多年轻人刚开始是跟着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看,后来是自己主动追剧,感动得泪流满面,以至于他们在微博上喊话,让导演还他们纸巾。“就是这样的喊话,让我内心顿感温暖,顿生期待。因为我看到了希望,那种我们要为这个时代留住些什么,在这个时代又要为后代留下些什么的希望。”

陈力用了6年时间进行创作,她对于细节“一点不能走样”的追求,让人调侃很“矫情”。

剧中每一个道具都参照实物进行复制,大到模型飞机、作战地图,小到周总理办公桌上的铅笔、稿纸、电话机、手表、放大镜、手绢等。

因为任务多、时间紧,陈力和主创团队常常工作到凌晨,很能“熬”。

“我的团队,经常连续工作二十几个小时。卢奇老师有一次早上八点进了棚里,第二天早晨八点才走。每当孙维民老师进入拍摄状态的时候,有太多的人在监视机前面看,看得泪流不止。我一边拍摄一边默默地向他们致敬,他们让我相信每一个平凡的人,只要有信仰,只要找到生命的价值,只要坚守,都是在前进。”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联组会上对《海棠依旧》等影片表示了赞赏。这给了陈力极大的信心和鼓舞。“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影片人物刻画时特别提到电视剧《海棠依旧》,让我们很自豪。”

“我认为,想要作品接地气、入民心,首先自己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这是我们文艺工作者的生命线。”这也是陈力拍摄第一部红色电影《少年毛泽东》的心得。

坚守

1991年,拍摄《少年毛泽东》时,陈力还在河北电影制片厂工作。

有一天,厂里领导建议她拍毛泽东的少年时代。“当时压力很大,一是自己还没有独立执导过一部电影,二是要拍毛主席的少年时代,自己很年轻,感觉有难度。心里没底,就很紧张。怎么办呢?那就下乡体验生活吧。”

在去之前,很多人劝她说:“这种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影片别碰,你拿不下来。”但当时陈力年轻,喜欢挑战,带着主创团队就去了韶山。

幸运的是,她见到了毛泽东的外甥。他同意陈力在他家拍摄。

陈力说,他家是三间有点黑乎乎的小屋。“他家用的烧水壶有些漆黑,但一直没有换;抽的香烟没有过滤嘴,因为我们去了,才从抽屉里拿了一盒带过滤嘴的烟……我当时一下子被震撼了,毛主席家的亲戚,竟然过得也是如此清贫。”

这件事对陈力的影响很大,她说自己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从那个时候开始,她才相信自己是可以拍这样的题材的。也是从那时开始,她觉得自己成长了,懂得了应该做什么。

2013年,陈力从河北电影制片厂调到了八一电影制片厂,入伍,成为一名军人。之后,她对红色历史了解越多,越想通过对历史的回溯、用镜头的讲述,让更多的人去体悟历史、珍惜现在,不忘初心。

其实,陈力的创作路子一直很简单。“几乎我所有的影视作品,都是从生活、从人民给我的感悟中提炼出来的。不管题材多恢宏、人物多伟大,表现出来的作品都必须接地气、入民心。这个路子我不会变。”

她正在筹备拍摄时代楷模王继才烈士的故事。“我曾去岛上采访他的妻子王仕花。她本来可以离开孤岛,但她在丈夫去世后,依然守在岛上。就像王仕花曾经说过的一样,王继才守国,她守着王继才。如果不上岛体验生活,我根本不会意识到两个人守岛32年,是靠什么坚持下来的。”

陈力说,自己拍过的戏,主人公都很了不起。她也说,这些戏都是为普通老百姓而拍。“老百姓还是爱看实实在在的、传统的东西。很多人在一个年龄段的时候喜欢一类东西,但过了这个年龄段就未必了。而一个作品好不好,是需要经受时间考验的———等过了若干年,大家还觉得好,那才是真的好。”

“我就是一个普通人,只是社会分工做了导演,没什么了不起。”

陈力不开工的时候,就在家里看书看影视剧、洗衣做饭,每天必做的是给母亲按摩一百下。她说自己是个带着母亲拍摄的导演,自费带着母亲参与了每个作品的拍摄,或长或短,虽然经常只能早上出工前见一面,可一想到母亲在附近就很踏实。“我父亲是个很严肃的人,生前没当面表扬过我,总是说我还差得远,他都是偷偷跟我母亲说我好”……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5
0
0
0
1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