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中的人民观

作者:王胜国 来源:《毛泽东思想研究》 2018-10-31 2088

毛泽东诗词中的人民观

王胜国

毛泽东诗词既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奇观,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丰碑。研读毛泽东诗词,不仅会陶冶一个人的爱国情操,培养人的审美情趣,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而且会激发一个人对人民群众的挚爱情愫,净化人的心灵,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中关于人民观的认识和理解。“诗以言志”,细读毛泽东诗词,就会发现毛泽东诗词中常常洋溢着赞美、歌颂劳动人民的热忱和情怀,表现出一种人民领袖独有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观。

所谓人民观,是指一个人、一种思想理论体系、一个政治集团(组织或团队)长期形成、较为稳定的对人民群众的基本认识、基本态度、基本观点和基本看法。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主要包括:人民群众是世界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的权利至高无上,人民群众有着无限的创造力等系列观点。毛泽东自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特别是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人物之后,在长期领导中国人民群众投身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坚信“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形成了世界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翁、人民的权利至高无上等系列的人民观以及群众路线的思想。中共七大还把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确定为全党的基本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工作路线。不论是革命时期,还是新中国建立之后,毛泽东始终从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的主人、是历史进步的决定力量的历史唯物论的基本观点出发,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都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作最高宗旨,甘做人民公仆。毛泽东是举世罕见的集政治家、战略家、理论家、军事家和诗人为一体的伟大人物,这一特征使得他的人民观不仅在思想理论上、实践活动上成为始终高奏的主旋律,而且也成为他在文学表达形式上尤其是他自幼喜爱吟诵、可以信手拈来、一挥而就,且自成一家的古体诗词中的突出主题。毛泽东独具特色的人民观,不仅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其政治思想贯穿始终的一条红线,而且成为其气势磅礴、气象万千的诗词中的重要内容、鲜明主题。

毛泽东的人民观在其诗词中主要表现出如下主题:

一、人民群众是聪明智慧的,“有着无限的创造力”,是真正的英雄

自古以来,特别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受孔孟“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思想的影响,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和近代以来反动统治者都把劳动人民看作是“氓”,是无思想、无文化的“愚民”,是“泥腿子”,是下等人。但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之中所传入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把劳动人民群众看作是人类历史主人翁的观点,为先进的中国人特别是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终生信仰的共产主义者所接受。自青年时代即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确立了人民至上的人民观。在他心目中,劳动人民不但是社会的主体,而且是最应该受尊敬的主人,是创造人类历史的英雄。毛泽东认为,真正推动历史前进的“风流人物”,是历史上的那些奴隶起义、农民起义的英雄们,而不是什么三皇五帝、帝王将相。有着良好的中华传统文化素养特别是有着深厚的古体诗词造诣的毛泽东,将伟大政治家的敏锐、襟怀、立场、务实、坚定、决断的品格,战略家的深邃、睿智、大气、豁达、高瞻远瞩、总揽全局的风范,理论家的博学、严谨、深沉、精细、执着、思辨的底蕴,军事家的果断、勇敢、坚韧、干练、胆识、气魄的操守,与革命诗人的浪漫、超越、洒脱、机敏、细腻、善于遐想的气质融合起来,借助于自己自幼所擅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古体诗词的表达方式,向世人展示出自己的世界观、历史观、人民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照常理说“诗以言志,文以载道”,诗是感性的,应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思想、观念、观点、理念”等概念都是理性的,是要向世人说明和揭示一种现象、一种道理,应以抽象思维为主。但是,毛泽东却把感性表达与理性思考做了巧妙的结合:要用人们容易接受的感性的、形象思维为主要载体的古体诗词,简明扼要、洗练隽永地向人们展示、表述出自己的历史观、人民观,表达自己对人民无限热爱、信赖、忠诚、尊敬的情愫与思想。康德说,美就是理性的感性表达。这么说来,毛泽东诗词所表现出的人民观本身就是创造了一种美,一种用感性的形式表达和阐释自己作为人民领袖对人民群众的社会现象及其内在规律的理性认识、理性思考、思想感悟和理论认知的真正的大美。

1964年春,毛泽东通过发表《贺新郎·读史》,表达了自己对中国历史的基本认识和基本观点,使人们可以管窥这位伟人的历史观、人民观。诗人写道:

“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 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歌未竟,东方白。”〔1〕】

这里,毛泽东对被历代统治者所污蔑的,被视为“犯上作乱”“十恶不赦”的春秋时期的鲁国奴隶起义首领盗跖、战国时代楚国平民起义首领庄 和秦朝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领袖陈胜,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赞扬,称赞他们都是推动历史进步的“风流人物”,充分展示了一位马克思主义者所拥有的坚定的政治立场、历史唯物论的丰厚理论素养和精湛而非凡的驾驭古体诗词语言的能力。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认为:

“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社会财富是工人、农民和劳动知识分子自己创造的”〔2〕,】

那些衣冠简朴、挥汗如雨、埋头劳作在田间和车间的工农劳动者,都是最聪明智慧的,都是应该受到人们尊敬的。为此,在他的诗词中时常表现出对劳动人民群众的喜爱、欣赏、赞美与讴歌。1958年7月,当毛泽东听说浙江余江县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消灭了为患多年、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血吸虫之后,喜出望外,“夜不成寐,遥望南天,欣然命笔”,写下了著名的《七律二首·送瘟神》,其中“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把全国普普通通的人民群众当作古代传说中的贤明之君尧帝、舜帝加以颂扬。坚持唯物史观的毛泽东,一向认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3〕。毛泽东坚信“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只要把群众发动起来,“任何人间的困难总是可以解决的”〔4〕,“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一定能够在不远的将来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毛泽东认为,战胜“华佗无奈小虫何”所造成的“万户萧疏鬼唱歌”的血吸虫病,就是人民群众在共产党领导下创造的人间奇迹之一。他在《七律二首·送瘟神》的《后记》里高度赞扬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和聪明智慧,指出“党组织,科学家,人民群众,三者结合起来,瘟神就只好走路了”〔5〕。1959年6月毛泽东回到阔别32年的家乡韶山,看到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到许许多多的农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正在广袤的原野积极投身农业生产、努力为国家多打粮食的身影,喜上心头,感慨万端,挥笔写下了著名的《七律·到韶山》。其中“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诗句,将正在田间劳作的普普通通的农民们称为“遍地英雄”,流露出对劳动人民发自内心的喜爱、赞赏与尊敬。

毛泽东在诗词中情不自禁地所表现出的对劳动人民群众的赞许、喜爱与敬重,绝不是一般文人雅士的一时兴起的“心血来潮”,而是充分反映出一位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人民领袖独有的人民观,以及在长期革命实践中时刻与最广大的劳动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所结下的深厚情谊和挚爱情感。正是这种对人民群众由衷的赞美、好评和称颂,不仅强化了毛泽东时代全社会对劳动群众的尊敬、赞赏、信任和仰慕,使《宪法》所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统一和结合起来,使新中国的劳动阶级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变得更加具体、真实、鲜活、可信,进而使劳动者的社会地位变得更加尊贵和显赫,也使广大的劳动群众产生了高昂的生产积极性,强烈的集体自尊心、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识,进而在党的感召下自发掀起了持续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潮,各行各业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著称的劳动模范。如鞍钢工地上出现了“一年干了四年的活”、被人们称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的青年工人王崇伦,在贫困山区长期带领群众改变落后面貌的山西大寨村支书陈永贵,在大庆荒原上率领钻井队为国家打出第一口高产油井、被人们称为“铁人”的钻井队长王进喜,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柜台前热心服务人民、人称“一团火”的售货员张秉贵,等等。可以说,毛泽东时代各条战线上一大批劳动模范的涌现,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毛泽东诗词中所表现的热爱人民、敬重人民、赞颂人民的人民观的最好回应和诠释。

二、人民群众蕴藏着无与伦比的伟大力量,只要组织起来,不但可以战胜任何强敌,而且可以改天换地、再造社会

在革命战争年代,坚持唯物史观的毛泽东由坚信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人和创造者的人民观,进而形成了“兵民是胜利之本”的人民战争思想。在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直接领导中央根据地的军民取得了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战争的辉煌胜利,从而得出了宝贵的结论:

“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6〕】

而群众又离不开共产党的组织动员,“革命的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1938年5月毛泽东在著名的《论持久战》一书中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毛泽东不但认识到人民群众对革命战争所拥有的伟大的决胜力量,而且认识到革命政党对组织发动群众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人民靠我们去组织”,一盘散沙的人民群众是没有任何力量的。早在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青年毛泽东就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民众的大联合》一文,指出:“世界上什么力量最大?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大”,进而呼吁全国民众联合起来共同反对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在革命战争年代,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思想和实践,成为毛泽东长期组织领导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的主要实践和基本经验。随着毛泽东后来成为全党公认的领袖人物,由对人民群众伟大力量的高度认识而形成的“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人民观、群众观发展成为“群众路线”的重要思想,进而最终发展上升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全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

让人钦佩的是,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战略家、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于一身的毛泽东,并没有满足于把自己“群众路线”的思想、观点和情愫仅仅停留在一般政论文的表述和具体实践之中,而是常常在戎马倥偬、日理万机之中,借助于自己所喜爱的、可以信手拈来的古典诗词的形式,把自己对人民群众崇敬和挚爱的认识和情怀抒发出来、表达出来。早在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著名的湘赣边秋收起义,在面临强敌围攻的紧张时刻,他挥笔写下了《西江月·秋收起义》。毛泽东,这位当时年仅34岁的青年革命家第一次借助于古体诗词的文学形式,表达了自己对觉悟了的参加秋收起义的工农群众的敬重与赞颂: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7〕】

这里,毛泽东笔下的共产党领导教育下的工农群众再也不是被反动统治阶级污蔑的“个人顾个人”“胆小怕事”的“一盘散沙”,而是一大批团结勇敢、同仇敌忾、英勇善战的革命战士。土地革命时期,是毛泽东诗词的“高产期”,这一时期毛泽东创作了许多反映根据地革命斗争的佳作:“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清平乐·蒋桂战争》,1929年秋)不仅是对根据地人民“打土豪、分田地”时所焕发出的欢快、喜悦、洒脱之情的赞许,也是对红军所向披靡、节节胜利、保证了根据地安全的歌颂。“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1930年2月),“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1930年9月),“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1931年春),三首词涉及工农群众参加反“围剿”战争的文字虽然总计只有44字,但寥寥数语,毛泽东就把根据地党组织领导、发动下的百万工农群众英勇参战时所表现的果敢、团结、坚决的精神风貌和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高昂士气勾勒了出来,构思之独到,用字之洗练,用词之奇巧,气势之雄浑,令人赞叹不已。为数不多的毛泽东军旅诗词中所表达出的热爱人民、依靠人民、歌颂人民以及自己所阐述的群众离不开党组织领导的人民观,足以令中外诗坛的诗人们为之叫绝,为之倾倒。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对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努力改造祖国山河的伟大力量、奉献精神给予了高度赞扬。在他的笔下,不论是在“男女老少齐上阵”、人人参与的消灭血吸虫的爱国卫生运动里,还是在热火朝天的清理河道、兴修水利、整治山川的生产建设中,勤劳、智慧、善良、可亲的劳动群众都是那么忘我、那么自信、那么专心、那么豪迈,“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七律二首·送瘟神》,1958年7月)既是对当时社会主义生产建设的充分肯定、生动写照,也是对人民群众的伟大劳动、创造和奉献精神的高度赞美、精彩褒奖。即使在新中国的和平建设时期,毛泽东总是怀念、褒奖和歌颂革命战争年代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养成的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牺牲精神,“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七律·到韶山》,1959年6月),诗人在这里高度赞美了人民群众的斗争精神、奉献精神、牺牲精神和改天换地的伟大力量,体现了自己热爱人民、敬重人民、依靠人民的人民观。

革命军人、革命战士是工农群众的后代,是人民的子弟兵,是穿军装的工农群众。毛泽东诗词有不少歌颂红军战士的佳作,其实也属于赞美工农群众华章的进一步延伸与演绎。在抗战时期,毛泽东认为“革命文艺首先要为工农兵服务”,这里的“兵”显然是与工农群众、劳动人民相提并论的。应该说,在革命战争年代,只要毛泽东诗词中有讴歌革命战士、革命军人的内容都在一定程度上赞美了人民群众,都是毛泽东人民观在诗词中的一种具体表现。当时,在党的领导下革命战争已经变成了群众的战争,每次作战既有主力部队主动迎战,也有武装起来的根据地农民组成的赤卫队、自卫军骚扰敌军,配合部队打击敌人,后方的农民包括妇女、老人和儿童都被组织起来,站岗放哨,坚壁清野,抢救伤员,运粮送水,支援前线。所以,毛泽东诗词中的“军”和“兵”往往也包含着人民群众。“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秋),这里的“我”显然既是指广大的红军战士,也包括武装起来配合红军作战的农民自卫军、赤卫队和后方支援前线的人民群众。“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1930年7月),“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1931年春),这里的“天兵”显然是指英勇善战的红军将士,毛泽东把武装起来的工农子弟兵赞美为“天兵天将”,只有真正的人民领袖,才会这样在硝烟弥漫、枪林弹雨的战争刚刚停歇之余能够这样赞美人民群众的子弟兵。1935年10月,陕甘宁地区的六盘山上,毛泽东被经历了近一年长征征程的红军将士们簇拥着,远望南飞的大雁,他一边屈指计算着离开中央苏区的行程,一边在低声吟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清平乐·六盘山》,1935年10月),此时身旁的那些经过了长途跋涉、衣衫褴褛、食不果腹、略带倦意但斗志依然高昂、“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红军战士们,在伟大诗人眼里都是一群群可爱、可敬的“好汉”,都是英雄。不久,毛泽东即率领中央红军刚刚完成战胜了无数艰难困苦、堪称人类军事史上奇迹的两万五千里长征,站在陕北贫瘠的黄土高坡上,诗人对历经磨难、敢于向人类生命极限挑战、打退了强敌无数次围追堵截的无与伦比的英勇红军将士发出了最高的礼赞: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七律·长征》,1935年10月)】

工农群众的子弟兵在自己领袖的带领下,跋山涉水、过关夺隘,历经无数艰难险阻,翻越了“万水千山”,但是斗志依然是那么昂扬,没有任何疲惫、懈怠之意。高大逶迤的五岭,突兀磅礴的乌蒙山,在红军脚下都变成了“细浪”和“泥丸”,到处是激流险滩、顽敌围堵袭击的金沙江,前有敌人炮火,下有惊涛骇浪,只有几根悬空而冰冷的铁索的大渡河,空气稀薄、人烟罕至的皑皑雪山,都被英勇的红军将士们踩在了脚下,经历了千难万险的红军战士们根本没有将所经历的艰险困苦放在眼里,眼看要到陕北的“新家”了,就要结束长征了,翻越雪山后的战士们在蓝天阳光下露出了胜利的笑颜。毛泽东再现、歌颂红军长征胜利的诗词,既是一首气吞山河、景象壮烈的诗篇,也是一幅气势恢宏、瑰丽绚烂的历史画卷,毛泽东对红军将士、工农群众的子弟兵的赞美,其实也展示了诗人对身着军装的人民群众的子弟们发自内心的挚爱、敬重、赞赏的人民观。

三、人民群众离不开党组织的正确领导和教育,不但需要团结,也需要武装起来

作为人民领袖的毛泽东,其诗词所表现出的人民观,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他的诗词没有仅仅停留在简单的赞美、讴歌和颂扬上,而是往往借助于诗词这种载体,把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深刻的道理以及人生的哲理寓意于长歌短句之中,让读者自己去理解、去体会、去感悟、去咀嚼、去回味、去思考、去联想。费希特说,用有限的形式表现出无限的内容就是美。毛泽东诗词的绝妙之处,恰恰正在这里。

毛泽东在1954年9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开幕词中指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这里,进一步明确了党与人民群众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他多次指出,党与人民群众是鱼水关系,共产党一刻也不脱离人民群众,必须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人民群众离不开共产党,共产党更离不开人民群众。旧中国“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1950年10月)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共产党的领导。“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所以,诗人笔下的工农群众、红军将士、解放军指战员都是在党领导下的有智慧、有纪律、有组织的英雄好汉,而不是一群头脑简单、行侠仗义而“杀富济贫”的莽汉野夫。这一特点在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发表的军旅诗词中表现得最为突出。1929年秋,毛泽东领导下的工农红军,利用蒋介石与桂系军阀李宗仁之间的战争,趁机发动进攻,占领了较为富足的福建长汀,获得胜利,获得了急缺的给养,诗人在胜利之余挥笔写下了“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清平乐·蒋桂战争》,1929年秋)的豪迈诗句,这里的红旗,应是一语双关,既是指战争中的风中飘扬的如画的红旗,也是暗指红军战士只有在党的领导指挥下,才能顺利挥师进军,“直下龙岩上杭”。类似的作品还有1930年1月的《如梦令·元旦》:“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这里既是写实,也有寓意,明显是自问自答,是党指挥红军“直指武夷山下”。当时毛泽东经历了此前召开的“古田会议”再次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权,自己在中央的支持下再次担任了前委书记、红四军政委。为确保第二次反“会剿”的胜利,毛泽东亲率第二纵队直插武夷山腹地作战,配合朱德领导的红四军主力,最后取得了完全胜利。此次胜利再次证明“党指挥枪”原则的正确性。同年,《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中有“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这里的“命令”,显然是党组织下达的。

1949年4月,新中国的太阳已经露出了东方的地平线,为了将革命进行到底,解放全中国,毛泽东和党中央一声令下发起了决定中国命运的“渡江战役”。一时间,千里长江,炮声隆隆,千帆竞渡,百舸争流,人民军队一夜之间胜利突破国民党苦心经营数月之久的长江防线,“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全国胜利指日可待。诗人这里在歌颂英勇的人民子弟兵跨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壮举的同时,也在以党中央主席的身份亲切教导、告诫人民军队“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年4月)。

1960年至1962年在新中国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困难和挫折,毛泽东面对着国内外的种种压力,依然坚信“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只要有党的正确领导和全国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团结一心,中国人民一定会战胜各种艰难困苦和国内外的一切妖魔鬼怪。他挥毫写下了“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七律·冬云》,1962年12月26日)的豪迈诗章,这里的“梅花”和“大地”显然是指中共领导教育下的千百万人民群众。

需要指出的是,毛泽东诗词所表现的人民观,不仅仅是把工农群众当作歌颂、赞美的主人、主角,而同时是把人民军队尤其是战士们都当作人民群众加以讴歌赞扬的。他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的思想。在他心目中,不管是务农做工的工农群众,还是站岗打仗的“兵”———军人、战士,在各级党组织面前都是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的,都是共产党人要“全心全意服务”的对象,都是他讴歌、赞美的主人公。另外,在革命战争时期和帝国主义对新中国虎视眈眈的年代,毛泽东的“兵”也不仅仅是指“人民军队”,而常常是指一种广义的武装起来的人民群众,是泛指拥有武器、经常习武、包括军人在内的人们。不管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只要天下还没有完全太平,毛泽东始终主张“全民皆兵”,认为人民需要武装,国家也需要武装起来的人民,只有把人民群众武装起来,把枪杆子交给人民群众,国内外反动势力才不敢胡作非为。所以,他写诗赞美在“妇女能顶半边天”年代里常常操练、习武的女民兵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七绝·为女民兵题照》,1961年2月)。】

“八亿人民八亿兵,万里江山万里营”的毛泽东时代,帝国主义和国内外反动分子谁敢肆意挑衅、欺负和侮辱中国人民。

毛泽东诗词的人民观之中,还有人民群众之间、军队与人民群众之间一定要团结、团结才有力量的思想观点。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向全国人民群众和人民军队发出了“全国人民学解放军”“解放军学全国人民”的号召,一时间全国出现了解放军和人民群众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热潮,净化了社会风气。1963年春,解放军总政治部在全军发起了学习上海“南京路上好八连,拒腐蚀永不沾”的热潮,毛泽东也被南京路上好八连的先进事迹所感动。1963年8月,毛泽东在赞扬好八连的《杂言诗·八连颂》一诗中,写下了著名的“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诗句,集中向世人阐释了人民团结、军民团结的伟大作用。

总之,在风格上集中国传统诗词“豪放派”的大气、奔放和“婉约派”的苍凉、细腻于一体、自成一家、蔚为奇观的毛泽东诗词,在向人们展示了诗人独具匠心使用古体诗词而追求的语言洗练、意境优美、气势恢宏、哲理隽永的语言美、形式美、思想美和风格美的同时,还向人们揭示和诠释了作者热爱人民、依靠人民、歌颂人民的人民观。毛泽东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学史、思想史宝库中不可多得的宝贵精神遗产。

〔参考文献〕

1〕〔5〕〔7〕周振甫.毛泽东诗词欣赏〔M〕.北京:中华书局,2013.143.219.167.

2〕〔4〕金春明.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317.317.

3〕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90.〔6〕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9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2
0
0
4
1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