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四题

作者:高长武 来源:《红旗文稿》2018/5 2018-03-21 2436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四题

高长武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四题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要回答和解决好这一问题,必然要求阐释清楚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什么要结合、能不能结合、结合成什么、怎么样结合这四个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具体问题。

一、为什么要结合

1.实践经验表明,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而言,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哪一个都丢不得,无论丢了哪一个都不利于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苦苦寻求、不断试验、反复比较,终于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道路,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持续不懈奋斗,在这条道路上稳步前进,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因此,走马克思主义道路不是一时兴起的权宜之计,不是谁强加给我们的,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中国人民作出的郑重历史选择,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选择。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如果丢掉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中国共产党人也就失去了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会失去指引并难以走向成功。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近代以来中国在寻求救国救民、富国富民的征途中,也出现过一些人曾试图“割断历史”“全盘西化”,事实证明都是行不通的。实际上,中国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培育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精神支撑,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坚定文化自信的坚实根基和突出优势。

2.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任何科学的理论和制度,必须本土化才能真正起到作用。马克思主义也好,社会主义也好,能够在中国取得胜利,关键就是我们不断推进其中国化,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加以运用。”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利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导新的实践,这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并不断取得胜利的一条根本经验。而“中国具体实际”,就包括具体的中国历史文化实际,也就是在5000多年中华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然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其重要的文化载体和营养源泉。

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诚然,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需要充分肯定,但也应看到,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甚至有害有毒的糟粕。今日中国的客观实际相比于昨日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华传统文化与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社会治理等多个方面都存在着需要协调适应的地方。如果不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批判地继承、鉴别地扬弃,不结合今日中国的具体实际和现实需要去推动其优秀成分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之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价值和意义就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和体现,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和实效也必然相应受到影响。

马克思主义是行动指南和立身之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是精神家园和命脉滋养,二者互为需要、不可分割,只有把二者相结合,避免割裂和对立,才能实现共同发展,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二、能不能结合

首先看理论层面。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的僵化的理论,而是植根于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实践,在实践中产生、服务于实践、经过实践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学理论。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鲜明理论品格。所谓“时”,就是客观时代环境,也就是具体实际和历史条件;所谓“进”,就是进步与完善、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需要植根于、服务于中国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与中国的具体实际和历史条件包括中国的文化实际相结合,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丰富与发展,也就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有着天然的契合相通之处,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具有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特征的朴素的思想因素。比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大同社会的思想与共产主义理想,废私立公、贫富有度、与天下同利的思想与消灭私有制、实现共同富裕的主张,以民为本、以政裕民、安民富民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万物自生、不信鬼神、重视人事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无神论,以道制欲、不为物使、俭约自守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消费观,克己奉公、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集体主义思想,知行合一、以行为本、知易行难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道立于两、阴阳共生、物极必反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之间,都有着天然的契合相通之处。

其次看实践层面。自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把它与包括中华传统文化在内的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丰富实践中,已经产生了丰硕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取得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巨大成就,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巨变。这有力地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中国具体实际应该而且也可以实现结合。

比如,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革命实际和实践,以及中华传统文化中朴素的认识论和辩证法的思想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写出了《实践论》《矛盾论》;刘少奇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党建的理论与中国共产党的实际情况,以及中华传统文化中关于修身正己达人的思想相结合,形成了加强共产党人党性修养的必读篇目《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又如,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实事求是的党的思想路线的精髓,分别就是对《礼记•礼运》中关于“小康”社会的描述,以及《汉书•河间献王传》中“修学好古、实事求是”论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再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都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中关于“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保民、安民、富民、乐民”的民本思想,以及“讲信修睦、以义为利”“合则强,孤则弱”的睦邻外交思想的滋养和启示。这些本质上都属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容,也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不能结合的问题提供了答案。

由此可见,无论是从理论层面还是从实践层面来讲,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是可以实现结合的。

三、结合成什么

要回答好这一问题,有必要先澄清三个问题:一是实践和认识的长期性复杂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长期性复杂性,二者的结合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事情,而是一个随着实践的不断推进和新情况新问题的陆续出现,持续进行的多个阶段的漫长过程。二是实现二者相结合,不是说谁要化掉或代替谁,也不是说要搞什么“复归”和“返本”,更不是说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不存在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也就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三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根本目的是服务于我们正在进行的奋斗实践,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上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综上所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就是要结合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因应了中国人民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践要求,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本质属性,符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内在要求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向;同时,它又契合了中国的历史传承和传统文化实际,反映了它作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的基本属性,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之中并注意从中汲取营养,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获益。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四、怎么样结合

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回答并解决这一问题,在结合的“有机”和“有效”上做足文章。

所谓有机结合,简单说就是内在关联、密切协调、互有所助,而不是流于表面、生硬僵化、相互抵触的结合。需要从二者的内在契合和相通之处入手,着重研究并回答好以下问题: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和相通之处体现在哪些地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创立和丰富、发展过程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收了哪些思想因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了哪些具有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特征的思想因素?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我们在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问题上有哪些经验和教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哪些思想精华、实现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可以从马克思主义那里得到哪些方法论指导?为真正把这些问题研究好,需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兴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风,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践行和应用工作,让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书本和课堂、飞入寻常百姓家,真正在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中入耳、入脑、入心。做好这方面工作,尤其需要培养既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能够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又有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储备,能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融会贯通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要的通才,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提供人才保障。

所谓有效结合,简单说就是基于实际、有的放矢、产生实效,而不是脱离实际、无的放矢、毫无实效的结合。要避免闭门造车、坐而论道,而应该基于中国社会特别是文化领域的具体实际和丰富实践,坚持问题意识和导向,回应并解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具体实践中遇到的各方面特别是理论和文化领域的具体问题。比如,在增强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工作中,如何发挥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使理论自信与文化自信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中,如何把深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中国老百姓日用常行的具有鲜明中国风格和特点的语言表述出来?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中,如何以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发挥好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政育人作用?在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工作中,如何以具有中华民族特点和文化风格的语言,展示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的强大生机活力和发展新境界,展示当代中国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为解决人类共同问题所提供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不仅要回答并解决这些问题,而且要注意及时总结在回应并解答这些问题过程中积累的各种经验,并上升为理性认识,在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的同时,丰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作者:中央文献研究室副研究员)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2
0
0
1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