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文化高度结合的实践者

作者:王立民 来源:共产党员网 2016-12-05 1166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文化高度结合的实践者

——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研究之三

王立民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了部署,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了部署,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了部署,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又对全面从严治党作了部署,党中央治国方略十分清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一顶层设计已经系统而全面地展开并有序推进。这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的宽广视野和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也体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文化的高度结合,以及这种结合在中华大地的最新实践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继承五千年中华优秀文化的精华,在实践中创造性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启了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向,形成了一套特色鲜明的、完整的治国理政思想理论体系。在这一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也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中华优秀文化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或命题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个部分组成。其中,“马克思主义”是基础,是对象,“中国”是指中国的基本国情、文化特色等,“化”指转化、使变化或同化。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可与中国现实相融合并直接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崭新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靠人来实现的,而有能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人,除了需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精深了解外,还必须非常“中国”,即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有很深的“中国功夫”,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有透彻了解。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承担和完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使命。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毛泽东同志可谓这方面的典型代表。他既能深入把握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又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修养,所以领导中国革命并取得最后胜利的担子才会历史地落到他的肩上。相反,一些在中共党史上曾经风云一时的人物,如王明、博古、张国焘等之所以先后被历史所淘汰,就在于他们只会背诵马克思主义的词句,而缺乏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以及对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可以看出,正是因为他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实质,所以才会对中华传统文化如此重视,才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实质性理解和贡献。习近平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的一大步,由此实现了又一次历史性飞跃,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一、深刻认识中华优秀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具有很高的国学素养,注重运用中华传统文化,除了表达对传统文化的宏观理解,还常引用中国古代的典故、诗词、格言、警句来说明问题,既深入透彻,又生动形象。他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等讲话中,都对如何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做了集中而系统的论述。

(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明确表述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共同的魂,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国人的独特标识。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七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代表时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魂”,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时指出“中华文明经历了五千多年的历史变迁,但始终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指出,中华思想文化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这些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而且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华文明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华文明,不仅对中国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柱”。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被历史和现实所证实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要证明一种理论、思想是否正确,不能凭主观的推断,而必须依靠实践。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因此,要证明中华传统文化是否具有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既不能凭个人的好恶,也不能凭纯逻辑的推衍,而必须依靠中国人民几千年来的生产生活实践,依靠中华传统文化在历史和现实中的具体表现。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正是以中华民族的具体实践为依据的。

其一,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已被中华民族历史所证实。全面考察中华民族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其中三个重要特点:一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这在世界各民族文化中是绝无仅有的;二是从世界历史的范围来看,中国一直是世界上的大国、强国,中国的落后主要是在鸦片战争至20世纪上半叶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三是中华民族在历史上经历了无数的挫折、磨难,有时甚至面临绝灭之险,但最终都能战胜险阻,迎来繁荣昌盛的局面。中华文明为何有如此巨大的生命力呢?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它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直接相关。为什么中华文明能绵延几千年而不中断,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而且中华文明从远古一直延续发展到今天。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顽强生存而不断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的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而这个“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的具体内容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历史的角度看,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对中华文明形成并延续发展几千年而从未中断,对形成和维护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二,中国现代化建设成就证明中华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聚精会神抓建设,使中国经济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大为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那么,这一系列辉煌成就的取得,靠的是什么呢?靠的当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那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又是怎么来的呢?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曾)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独特的传统文化,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之所以选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也是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巨大影响;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中华传统文化也有一份重要的功劳。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里的中国特色,就包含现代中国人在中华历史文化影响和熏陶下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心理和精神气质,以及由此形成的应对和处理现实问题的独特方式。所以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指出“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

其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穿越时空的能量、魅力和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情感,因此,每当说到中华传统文化,他都能娓娓道来,如数家珍。习近平总书记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精神力量”;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时强调,“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指出,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人自古就推崇“协和万邦”“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远亲不如近邻”“亲望亲好,邻望邻好”“国虽大,好战必亡”等和平思想。

(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之服务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

在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做到有鉴别地对待和有扬弃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党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召开的座谈会上,他指出“今天,中华民族要继续前进,就必须根据时代条件,继承和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特别是包含其中的传统美德”。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要有鉴别地对待,不能采取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的态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经成为糟粕性的东西。这就要求人们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又强调“我们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分析,对有益的东西、好的东西予以继承和发扬,对负面的、不好的东西加以抵御和克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能采取全盘接受或者全盘抛弃的绝对主义态度”。

(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要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不能孤立自行,在传承上要强调时代化,即必须与当代文化相适应,必须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在文化传播方式上要强调大众化,即要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在展示国家软实力方面要强调国际化,既要弘扬起来,又要传播出去。这样就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

早在1991年,习近平同志在《闽东之光》一文中就明确指出:“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我们已经树立了强烈的民族自信心,无论是在民族危亡,还是在民族昌盛时期,这种自信心都是我们民族精神中最稳定的成分。正是这种自信心,使中华民族度过了近代史上许多内忧外患的危机,使中华民族在世界上有了令人敬佩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文化基因,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也赋予中华儿女自立自强的精神。

文化是我们的事业能够持久发展的最有力的支撑。当前,建设文化强国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中华文化发展繁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没有强大文化的支撑,我们的事业就将难以为继。在山东孔府和孔子研究院参观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结合历史和现实强调文化建设,这在孔子故里意义显得尤为重大。建设文化强国要立足于国情、立足于现实、立足于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我们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抓好意识形态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极其重要,具有凝聚作用和固基作用,在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方面作用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以及在视察解放军报时,习近平总书记都强调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还专程视察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随后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首次提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48字职责和使命,即: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

重视道德建设、倡导道德规范、培育良好的道德风尚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以来所提倡所要求的。他指出“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因此要积极倡导向上、向善的道德力量。他强调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

共同的文化让人有归属感,也能够凝聚人心人气。核心价值观是文化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面对不同群体,包括中央领导、地方干部、大学生、中小学生,反复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提倡的核心价值观是与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以及当前的发展阶段分不开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核心价值观不仅仅是一种信念,更是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不是口号,不是停留在口头,不是超越现实的,而是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结合、同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目标相结合、同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

二、用“两创”思想推动中华优秀文化现代化

在主持党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要继承和弘扬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传统美德……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等都对此做了进一步阐述。笔者认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两创”思想为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明确了方向,筑牢了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根基。“两创”思想极其深刻,既扎根传统又勇于创新,既立足现实又高瞻远瞩,对中国人民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 笔者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大范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的提炼和总结,也深刻蕴含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理论与实践成果。

(一)将仁爱之心化作扶贫开发力量并提升到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高度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始终贯穿着人文关怀的主线。中国古代文化也极为推崇“仁”这一道德范畴,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崇尚宽仁慈爱的传统,《诗经》《尚书》都提到“仁”,《论语》中提到“仁”达110次,《孟子》中提到“仁”更是多达160次。仁者爱人;仁者亲也,亲者近也,崇尚仁爱等,都(正)是用人文关怀去温暖人去感化人。“尧立孝慈仁爱,使民如子弟”“仁爱士卒,士卒皆争为死”等,都体现了“仁爱”的价值和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崇尚“仁爱”思想,多次强调,在当今时代,“仁爱”思想不仅没有过时,而且要在共产党员身上得到充分的展现。他强调将仁爱之心化为推动扶贫开发的巨大动力,这是一种创造性转化。关注困难群众,做好扶贫开发工作,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也是党和政府的重大职责,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只有真心为民、设身处地为人民着想,才能真正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听到“萧萧竹”,便觉是“民间疾苦声”,这种感同身受、推己及人就是有“仁爱之心、关爱之心”的体现,就是我们共产党人对人民群众的疾苦应有的情怀。把仁爱之心提升到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高度,是对崇仁爱思想的创新性发展。弱势群体更需要帮助和关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社会都要有“仁爱之心、关爱之情”,共同努力让人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把是否有仁爱之心作为评判好老师的标准,更是仁爱思想的深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应该是仁师,没有爱心的人不可能成为好老师”等。

(二)坚持与发展“民本”思想,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视“民本”为一种执政理念,既在思想上“重民”,提倡“民惟邦本”“民为贵”,又在行动上“仁民”,提倡“天之爱民甚矣”“亲亲而仁民”,还有在实际效果上的“民安”,提倡“容保民无疆”“用康保民”等。“民本”思想在数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得到深化,“载舟覆舟”就是对“民本”思想的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通过反映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反映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来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民本”思想体现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全过程,人民群众既是基础又是支柱,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更应该坚守民本思想,有所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真正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以民为本就是最根本、最基础的工作导向,只有坚持以民为本,才能在发展举措上更切合群众的需求,反映群众的愿望,其实际效果也才能体现安民富民乐民。

(三)积极倡导诚信价值观,要求党员干部成为“诚信”的引领者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诚信等核心价值观念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中国自古将“诚信”作为一个道德范畴,一种美德,更是把诚信提升为立足于世的基本要求。诚信是立身之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无信人之言,人实不信”“致其诚信,与其忠敬”“信而有规”“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等,皆言诚信的重要。《大学》更是将“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作为大道。讲信与失信是国家兴亡的关键,《荀子》有言“古者禹汤本义务信而天下大治,桀纣弃义背信而天下大乱”,诚信与否俨然在治乱之中起举足轻重之作用。诚与信是相通的,因为诚实方才可信,因为守信才更显真诚。北宋周敦颐将“诚”作为“五常之本,百行之源”,足见其重。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良好道德风尚,争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我国确立诚信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之一,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时代精神和时代核心价值观念,反复强调在当代中国,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应该坚守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诚信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法治政府,既要求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更要求“守法诚信”,应是一个“信用政府”,这足见诚信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重要意义。在从严治党中,守诚信集中体现在“严”和“实”上。“三严三实”为新形势下守诚信指明了方向。无论是修身、用权、律己,唯有严才是诚,无论是谋事、创业、做人,唯有实才有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重要论述,为党员干部筑牢“诚信本色”加力,唯有真诚信,才能在政治上忠诚可靠。

(四)将辩证法运用于改革也是一种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辩证法、两点论,继续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上下功夫,把两方面优势都发挥好。在强调要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在强调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都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在解决我国发展问题上的方法论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发展理念的提出,是对辩证法的运用;新发展理念的实施,离不开辩证法的指导。要坚持系统的观点,依照新发展理念的整体性和关联性进行系统设计,做到相互促进、齐头并进,不能单打独斗、顾此失彼,不能偏执一方、畸轻畸重。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善于厘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区分轻重缓急,在兼顾一般的同时紧紧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在整体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要遵循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善于把握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渐进性和飞跃性、前进性和曲折性,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既求真务实、稳扎稳打,又与时俱进、敢闯敢拼。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入山问樵、入水问渔”,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善于进行交换、反复比较,善于把握工作的时度效。

(五)“和合”揭示了一切事物发展规律,为和平共处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在我国,“和合”思想源远流长,这与中国古代整体观的形成密不可分。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范畴,对中华传统文化影响十分深远。如,“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内之父子兄弟作怨雠,皆有离散之心,不能相和合”“施教导民,上下和合”等,都阐述了和合思想,也体现了一种美好的愿望。习近平总书记对“和合”思想倍加重视,多次强调,“和而不同”是一切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世间万物总是千差万别、异彩纷呈的,如果都清一色了,事物的发展、世界的进步也就停止了;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和优点;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这样世界文明之园才能万紫千红、生机盎然。“和合”思想体现了和平共处的精髓,为和平共处奠定了思想基础,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和为贵”“和而不同”“协和万邦”“兼爱非攻”,警示自身“国虽大,好战必亡”,正是这些思想促使中华民族在历史上爱好和平,在当今世界也仍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六)“中国梦”“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都是对“求大同”的创造性转化

“中国梦”“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都是对“求大同”的创造性转化。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人类社会必将经过社会主义发展而最终到达共产主义。在历史上,大同社会一直是中国人民不懈追求的目标,体现了人类期待的理想世界和美好愿景。《礼记·礼运》大同篇对大同社会做了详细而经典的描绘。大同的同,不是一律、等同,而是共同、统一、一同、一齐。这种理想社会理念,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也得到发挥、深化和发展。中国梦体现了大同思想,“中国梦是追求和平的梦”“天下太平、共享大同是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理想”。坚持把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统一起来,是习近平总书记的一贯主张。他强调,“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既要有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又要有为今天的事业而献身的精神,做到在纷繁复杂的情况下,不迷失方向,不走错路、弯路”。 他还要求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大同”也是和平共处的必然结果。在和平共处中,我们要积极树立双赢、多赢、共赢的新理念,摒弃你输我赢、赢者通吃的旧思维,唯有“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方有“天下大同”。“大同”思想促使双边关系更加融洽,也促进寻找到更多的共同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的演讲中强调,中华民族主张的“天下大同”和印度人民追求的“世界一家”、中华民族推崇的“兼爱”和印度人民倡导的“不害”是相通的,我们都把“和”视作天下之大道,希望万国安宁、和谐共处。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新年贺词中特别指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这是各国人民共同的家园,他衷心希望“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多一份平和,多一份合作,变对抗为合作,化干戈为玉帛,共同构建各国人民共有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既是对“天下”利益攸关的鲜明写照,也是对“大同”理想的全新诠释。

2013年8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四个讲清楚”:“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可以说,“四个讲清楚”是我们今天研究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方针和指导思想,为辩证解决中华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发展的关系指明了方向。

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文化的融合

在我国几十年来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融合。但还需看到,一个时期以来,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上,存在两种观点:一种主张只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就行,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彻底抛弃;另一种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自成体系,而且完美无缺,因此可以用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其中的儒家思想来代替马克思主义。这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片面性,若不认清它们,我们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就可能模糊而失去正确的方向。我们认为,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有机融合,才是正确道路。全面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关系的系列重要讲话,我们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待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上已经形成系统的理论、认识,既为我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了新的贡献,有力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夙兴夜寐、殚精竭虑,他所要努力实现的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是习近平总书记阐述和诠释中国梦的重要思想资源,他以传统文化凝聚中国社会共识,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焕发新的生机。

(一)掌握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他在《摆脱贫困》中指出:“马列主义……是我们观察一切现象、处理一切问题的武器,特别是观察一切社会现象、处理一切社会问题的武器。……所以,我们一定要反复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原著,反复琢磨、深刻领会。当前应该特别注意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开学典礼的讲话中,他明确指出:“首先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只有学懂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特别是领会了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才能心明眼亮,才能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才能始终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下坚持科学指导思想和正确前进方向,才能带领人民走对路,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

(二)重视人的思想、意识作用,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

早在1988年,习近平在担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针对宁德地区的落后状况,就指出宁德地区要摆脱贫困,首先人们脑子里要有富起来的意识。他在《弱鸟如何先飞》一文中指出“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安贫乐道’,‘穷自在’,‘等、靠、要’,怨天尤人,等等,这些观念全应在扫荡之列。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能否实现‘先飞’、‘先富’,首先要看我们头脑里有无这种意识”。2005年,习近平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在分析浙江省的经济发展为什么能走在全国前列时说:“要‘走在前列’,就要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精神状态是动力所在。浙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依靠精神力量特别是‘浙江精神’的激励。”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既表现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更表现在意识可以改变物质世界,精神可以变为物质。当然,所谓精神变物质并不是指精神可以直接变为物质,而是说精神可以通过指导相应的实践活动,利用物与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改变物质的存在形态,以至创造出客观世界中并不现成地存在的东西。一个人,一旦有了某种理想,他通常会通过具体的计划、步骤和行动去追求这种理想,而理想变成现实的时候,也就是精神变为物质的时候。在这里,有理想、有追求是前提条件,如果没有理想和追求,理想变成现实、精神变为物质就是一句空话。所以在脱贫致富、发展经济的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人们脱贫致富的意识和精神状态的作用。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在通常情况下,文化主要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哲学、科学等,它们是人类创造的精神产品,又能对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人产生重大的影响。习近平在分析浙江经济为什么能获得快速发展时,明确指出文化的力量是深层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在政策并无特殊、陆域资源并不丰富的情况下,成为全国经济发展最好最快的省份之一,其深层原因,就在于文化的力量,在于浙江深厚的文化底蕴”。而文化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与文化发生作用的特殊方式有关,即文化总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人的思想、观念,进而影响现实的经济发展,“文化的力量,或者我们称之为构成综合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一定社会的文化环境,对生活其中的人们产生着同化作用,进而化作维系社会、民族的生生不息的巨大力量。……要化解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各种矛盾,必须依靠文化的熏陶、教化、激励作用,发挥先进文化的凝聚、润滑、整合作用”。因此,正如精神可以变为物质,文化也可以变为物质,“文化的力量最终可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文化的软实力最终可以转化为经济的硬实力”。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文化融合的新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华民族的历史传承和传统文化有密切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是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也就是说,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首先强调的是社会主义,这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体现;但在具体内容上,它必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既能反映中国的独特国情,又能反映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沿革。习近平总书记称中华传统文化为中国人的“精神命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充分说明了他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含义的理解上对“中国”元素的高度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国情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反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型成果。

(五)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缔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辉煌

伟大的理论和文化都是在发展中不断创新和在创新中不断发展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待马克思主义也要抱持科学的态度,马克思主义虽然是我们的指导思想,但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并没有穷尽真理,他们也没有提出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完整方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普遍真理,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没有穷尽真理,而是不断为寻求真理和发展真理开辟道路”。他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再次强调,“实际上,怎样治理社会主义社会这样全新的社会,在以往的世界社会主义中没有解决得很好。马克思、恩格斯没有遇到全面治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他们关于未来社会的原理很多是预测性的;列宁在俄国十月革命后不久就过世了,没有来得及深入探索这个问题”。这说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并没有现成的答案,而完全要靠中国共产党人自己去探索。当然,这种探索也不是盲目的,而是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以中国的现实国情为基础,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但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我们从来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应该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的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注意汲取其中积极的养分。”这就为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思想博大精深,既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又有高超的哲学智慧,闪耀着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和马克思主义的结合是清晰贯穿其中的两大主要脉络,共同构建起习近平思想的完整理论体系,也共同承载起中国这艘巨轮行稳致远、乘风破浪。习近平思想必将使中华民族以更加自信、更加自强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5
0
1
0
1
1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