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震治理新疆:什么“东突”、“西突”,统统“突突”!

作者:琉璃殿中 来源:琉璃殿中 2025-02-03 72

“除非我们得到我们想要的,否则将会发生更多的袭击”

前些年恐怖袭击频发,这是一种对异教徒的敲诈勒索,

穆斯林激进派要求获得更多权利,

穆斯林温和派表示同意。

然后影视娱乐媒体里大量的西域面孔,头巾就出现了。

这是迫使当权者保持适当顺从的战略。

但此类小白帽儿的要求很高,通常在城市中心有专用的墓地,信徒土葬保鲜。

其实不仅仅穆斯林阴谋反对春节,

连那个客家基督徒孙中山也要取缔春节,

总之一神教异教徒总是要逆天,和天选华夏民族作对。

我们华人的节日都来源于天文历法,和宇宙星辰的运动相对应的。

这是那些古代长期处于贫困野蛮的沙漠蛮族无法理解的。

Shariya 塔基亚原则是穆斯林被伊斯兰教授予的,意思是合法欺骗。

我们已经目睹了穆斯林核心团体策划了五四新文化运动 ,传播分裂和颠覆的中华文明的种子。

那个学生领袖是天津穆斯林伊玛目马骏。

还有个色目人的后代,南开大学的学生,后来位极人臣。都是那个穆斯林新文化团体的成员。

王震治理新疆:什么“东突”、“西突”,统统“突突”!

1949年9月28日,驻哈密的隶属国民党的穆斯林军队叛乱,四处抢劫烧杀,还抢走中央银行哈密分行库存的12箱金银,以及从兰州银行运来的500多公斤黄金。随后,表面服从国民党部队的驻鄯善、吐鲁番等地的一些穆斯林,也发生了残杀百姓、奸淫妇女的叛乱行为。

1950年3月,已改编至王震麾下的第二十二兵团骑兵第七师叛乱,这支部队原为国民党骑兵第五军,曾是国民党西北军政长官伊斯兰教徒马步芳的嫡系王牌军。

叛乱时,共有17个连队的2511名官兵。他们在迪化地区6个县市先后发动了7次武装叛乱,与新疆当地的一个土匪头子乌斯满遥相呼应。

乌斯满是哈萨克部落头领,又是国民党高级官员,同国民党的哈密专员尧乐博斯、国民党特务贾尼木汗相互勾结。

1950年3月,趁着各族群众还不太了解共产党,而解放军官兵又忙于大生产的时机,乌斯满等人在昌吉、呼图壁、玛纳斯、阜康、奇台、木垒、巴里坤、伊吾和迪化的南山等地发动武装叛乱,匪徒连同被胁迫的民众一度达到4.5万人。

蒋介石在台湾得知消息后,精神大振,立即委任乌斯满为“新疆反共司令”,封尧乐博斯为未来的“哈密王”,妄图进行反扑。到1950年12月,这股叛匪杀害各族群众1175人,抢劫各类牲畜34万多头,粮食5300多石(当时1石约为100斤)。

乌斯满不但是惯匪,还是美国的武装间谍。早在他发动叛乱前,1949年9月,美国前驻迪化副领事马克南就悄然离开迪化,跟乌斯满会合,共同谋划。

面对叛军、惯匪、特务、境外势力相互勾结的嚣张气焰,王震果断决定派兵围剿。对骑兵第七师的叛乱,王震交给第十七师的政委袁学凯去平叛,叛军很快被歼灭,其头目被击毙。

对乌斯满势力,则组建了剿匪指挥部,王震任总指挥,同时还成立北疆剿匪前线指挥部,由第六军军长罗元发任总指挥。这支剿匪部队以第十六师为主力,配备了41辆装甲车,240辆汽车,1架侦察飞机等。

王震的策略是,对这些土匪,能争取的要争取,如果争取不过来,则“必须用大炮讲道理,用刺刀去教训”。

然而,乌斯满熟悉地形,适应沙漠荒原气候,且善于骑射,不需要后勤供应。据参战老兵回忆,乌斯满势力比国民党还难对付,

“架起机枪打也打不死几个”。

王震命剿匪部队兵分四路,日夜兼程进逼乌斯满的老巢红柳峡。这里地形复杂,气候恶劣,夜里气温能降到零下30多摄氏度。

乌斯满对匪徒吹嘘:“现在形势对我们有利,解放军害怕我们,不敢打了。凭我们熟练的骑术,精准的枪法,一定要和他们见个高低。”

没想到,1950年4月15日早晨,解放军冒着风雪,突然杀入。乌斯满仓皇逃走。被他胁迫来的哈萨克牧民,也丢下牲畜逃跑了。

此时,王震执行了争取人心的政策。他命令部队,缴获的畜群一律不没收,要物归原主,被乌斯满胁迫的牧民回来后也一概不予追究,还要允许他们保留猎枪。

这些政策,使得哈萨克各部落的首领和牧民渐渐明白:解放军不是乌斯满说的那样。他们陆续回来,四处流窜的乌斯满被彻底孤立了。此后,经过100多次大小战斗,乌斯满等匪帮终于被剿灭。

1951年4月29日,迪化各族各界群众8万余人,在人民广场举行公审大会,审判乌斯满的叛乱罪行,乌斯满被执行枪决。

王震治理新疆:什么“东突”、“西突”,统统“突突”!

王震当年有个外号叫王胡子。

性格火爆、雷厉风行,打仗素以骁勇善战、作风强硬著称。王震大军到新疆是浩浩蕩蕩的,其虽然也强调铁腕治疆,但针对的却只是少数恐怖分子、民族分裂分子、尤其是恐怖骨干及其追随者。

对此等屡教不改的顽固分裂分子,包括敢于包庇者,王震是绝对的铁血肃整、毫不姑息,其态度之蛮横、下手之残暴、杀伐之阴毒,令今天的维族分裂势力谈起也是胆颤心惊的。

其一,如果哪个维族村子收留了杀害解放军官兵的叛乱分子,王震马上令人包围整个村子,限令在规定时间交出来,如果不交出来,解放军会自己先把嫌疑犯干掉,而且按牺牲的解放军5-10倍数额来补偿,结果整个村庄被大炮轰平。

其二,新疆维族的妈妈哄三、四岁小孩哭啼,只要说:“王胡子来了”便能止啼。

其三,对于少数抱着安拉不放,王震命令他们每人必须养一头猪,猪养大了还必须亲手宰杀,宰杀了还必须看着你吃下几块肉,否则,劳改。

其四,当年王震有规定,凡三个成年维族男人共同出现,格杀勿论,当场击毙。有一帮维族的部落首领不服,说毛主席的民族政策王胡子不执行,要到北京告御状。王震说好啊,我欢迎,我还派车送你们去,看看谁不执行民族政策,车到荒凉的地方,将这些代表拉下车,全部“突突”了。

其五,有一战士值勤中遇到不讲理的维族老汉,擦枪走火杀了老汉,几百个维族人包围营房闹事,要求枪毙战士,胡子马上授意农垦兵团战士几千人带着各种武器(非热武器),乘着各种农用车,包围维族人,一场混战,杀人无数,血流成河。从此维族人见着那个农垦兵团的人就躲,该战士不久被保送军校。

其六,当时有股势力提出要在新疆建立苏维埃共和国,这实际上是一种分裂国家,严重破坏民族团结的极端行为。王震得知后怒目圆睁,用手指着俄罗斯族的第5军军长列斯肯说:“你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长,竟然会去参加51人座谈会,这是叛国行为,要杀头!”列斯肯被吓得当场腿都软了,人几乎晕倒过去。旁边的人急忙把他扶出了会场。据说他去莫斯科治病,再也没有回来。

在王震经营新疆期间,什么“东突”、“西突”,统统被“突突”。

正是王震的强硬,起到了威慑作用,结果解放后到80年代后期新疆没有发生任何叛乱,死的人比西藏少得多。

看来,不用霹雳手段难显菩萨心肠,只有给那些闹事分子以恐怖,才能消灭恐怖。所以对待有分裂倾向的少数民族地区,一定要学学王胡子,该出手时就出手,而且绝不手软,才能维护稳定,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收益。

一味地怀柔,只能是绥靖,到最后害了国家也害了自己。在国家利益面前,强权就是真理。

陶峙岳,湖南省宁乡市人。1949年率部在新疆起义时,他是新疆警备总司令部总司令。王震到迪化后,同陶峙岳接触较多。

当时,陶峙岳谈吐中流露出他在起义时的两种心情:一个是“军人守土有责”,这是爱国主义的思想。

他这个“守土有责”含义比较宽,不仅新疆不能让英国、美国搞去,也不能让苏联搞去。他说,大好河山啊,不能让外国人搞去。

再一个是“袍泽情深”。对自己的部下,要负责安置。打仗不能让他们暴尸荒野,不打仗也不能让他们流离失所。

特别新疆这个地方,这一地区的士兵将来处境会怎么样?有家回不了,在新疆安家也难。他心里翻来覆去,踏实不了。作为一个军人,他不能忘记部下,不能对他们不负责任。

而在这一点上,恰好王震能够使他最后放心。他所提出的几项措施,屯垦戍边,安家立业,动员内地的家属到新疆安家,没有结婚的军官、士兵可以回家结婚,结完婚以后可以带到新疆来,使得第二十二兵团全体将士能够在新疆住下来,而且能够安下来。他们两方面的思想都很投机,办法也合宜。

王震得知起义前国民党拖欠这个部队三个月军饷,立即补发。

创建新疆建设兵团。

王震将军沿袭左宗棠治理新疆的“屯兵戍边”的政策,将十万大军就地转业,组建新疆建设兵团。这个平时为民,战时为 兵的机构为新疆的统一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可谓“呼之即来,逢战必胜”,养百万大军而不费一粒粮饷。

平时,建设兵团基本以连队为单位分驻在最边远地方, 地理形势就是将其它民族处在建设兵团的包围之中,一旦发生叛乱,建设兵团只要封锁道路就能关门打狗。

伊犁叛乱那次,叛乱分子满街杀汉人,并焚烧人民币。库尔勒建设兵团、博乐建设兵团、伊犁建设兵团马上派人发放武器,包围了叛乱的维族分子。

当年建设兵团少壮派强烈要求杀光被包围的维族叛乱人员,保证伊犁不再叛乱,被中央硬压下去,但是中央折中同意如果戒严后任何三个维族成年男人一起上街就杀掉。

最后抓了20多名头目宣判枪毙,

维族人要劫法场,

在出发前作了道场,

意思是再死就可以升天了。

但是真正到法场,

看到武警毫不犹豫地放倒前面几个领头的,

动了真格其它人一下都作鸟兽散了。

有人认为王胡子治疆太过“铁血”。这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痛,想想当年那些被维族分裂分子砍头、挖眼、剖心、点天灯的汉族同胞和解放军战士我们为什么不“铁血”?

王震治理新疆:什么“东突”、“西突”,统统“突突”!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