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闻:党史宣传不能草率行事

作者:夕闻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21-06-25 3394

党史宣传不能草率行事

——从杨匏安的绝命诗被张冠李戴说起

  

夕闻:党史宣传不能草率行事

党史中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与牺牲精神,是时代的精华,后来者的人生路标。积极地持续地宣传党史中的革命先烈,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正因为如此,它需要的是认真、严谨,来不得半点虚浮与草率。

仅以先烈绝命诗《死前一夕作·示难友》的宣传和诠释为例,谈几点感想。

一、《死前一夕作·示难友》究竟是哪位先烈的绝命诗?

《人民日报》是我每天必读的第一张报纸。2018年5月23日,该报要闻版“英雄烈士谱”栏目刊发了新华社通讯《罗亦农:最英勇的战士》,写的是1927年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罗亦农的事迹。我抓起来就看,读着读着,忽然愣住了,文中竟写道:“罗亦农因叛徒出卖,在上海英租界被捕。‘慷慨登车去,相期一节全。残躯何足惜,大敌正当前。’这是罗亦农被捕后在狱中写下的绝命诗。”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这不是杨匏安那首著名的绝命诗吗,什么时候变成了罗亦农的作品?这是怎么回事?文中虽然只引了诗的前四句,没有引后四句,虽依据流传的不同版本把“残生无可恋”换成“残躯何足惜”,但史实上只有杨匏安写过这样的诗,诗的内容和表达方式也都是杨匏安式的,别人没有写过,也写不出来。我又去查罗亦农的传记,他就义前没有写过绝命诗,只用暗语给组织上写了一封信,给家人留下八个字的遗书:“学我之所学,以慰我。”怎么会把杨匏安的这首诗张冠李戴地放到了罗亦农的名下?实在想不明白,大概只能用“草率”二字来解释了。

继而又想,罗亦农与杨匏安都牺牲在白色恐怖严重的1931年,都具有崇高的牺牲精神,但罗亦农牺牲在前,4月21日;杨匏安牺牲在后,“初秋”。假如罗亦农也写过类似的绝命诗,那杨匏安的绝命诗岂不成了抄袭之作?根本讲不通。其实,早就出版的肖三主编的《革命烈士诗抄》和许涤新的《百年心声》都已标明这首绝命诗出自杨匏安笔下,怎么还会出现这种张冠李戴的事情呢?

我也当过报人,深知新华社一篇重要通讯稿的发出,除了作者本人,至少还要经两级领导审看。《人民日报》和多家报纸刊用它,也要经过各自的逐级审看。那么多领导审看,就没有一个人看过《革命烈士诗抄》和《中共党史人物传》,因而就没有人能发现这种张冠李戴的做法与这种严肃的宣传很不相称?时至今日,三年多过去了,尚未看到哪一家作出过公开的更正和说明。真教人百思不得其解。

二、杨匏安写这首绝命诗的具体背景和原因之辨

对照现有的有些说法的不到位,这里有必要强调几点:

其一,杨匏安(1896-1931)是中共早期理论家、宣传家,还喜欢写诗,长期从事组织宣传工作和工人运动,为革命做出过多方面的贡献。1926年受到过执行陈独秀右倾政策的张国焘的排斥,1927年以中央监察委员身份参加“八·七”会议之后不久,又受到第一次左倾错误的领导人的打击,但他初心不改,在极端艰险的条件下继续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党的宗旨。1931年春,他第三次被捕后,蒋介石两次来信劝降,他当众撕毁,蒋又打电话来,他又摔了电话筒,信仰坚定令人敬仰。长期以来,相关的党史书却很少写到他,对他的贡献肯定不够,相关题材的影视剧也很少有他出场(只有王朝柱编剧的电视剧中对他有精彩呈现),这与他的实际历史地位是不相称的。因此,普通读者和观众知道他的人太少,以致他的绝命诗竟被放到了罗亦农烈士名下。

其二,他这次被捕是受罗绮园之累。罗绮园(1894-1931),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1922年入党后多次与杨匏安、彭湃等共事,但为人虚浮,投机性强。1931年初六届四中全会王明上台后,连中央候补委员都不是的罗绮园被任命为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权势欲和贪腐欲急剧膨胀。上面有人安排党内的一个有夫之妇与他假扮夫妻以作掩护,他竟依仗权势强占了她,她丈夫知情后向敌特告密,累及杨匏安等十多人与罗绮园一起被捕。有的书上说罗绮园是“因行为不检”连累了大家,说得太轻松了。在实质上,罗绮园的行为完全是践踏党纪,依仗权势强奸妇女,他已经蜕变为蛀虫,被捕后,他很快就叛变投敌更证明了这一点。杨匏安对他的问题早就有所察觉,被捕后看到他的惊恐状,更感到他可能动摇变节,出于好心想对他进行最后的挽救,同时也是为了教育狱中的其他党员为主义奋斗到底,才写了这首《示难友》。

其三,杨匏安这次在上海入狱期间,正是朱毛红军在中央苏区取得第二次反围剿胜利又开始第三次反围剿时,但中共中央机关在上海的处境却越来越陷入危急。在罗绮园叛变后,4月24日,工人出身的中央临时政治局委员、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又被捕叛变,并领着敌特到处捕杀中共领导人。6月22日,工人出身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向忠发又不听劝告,因偷偷拿着机关经费到外面去找女人而被捕。连蒋介石也没料到,向忠发在被捕当天就叛变自首,所以很后悔因不知情第二天就将他枪杀。共产党员们的信仰和气节从来没有遇到这样严峻的挑战,党员的气节教育成了一个头等紧迫的课题。作为一个清醒的理论家,杨匏安此时在狱中写《示难友》,疾呼“大敌正当前”,“相期一节全”,全诗的中心思想和根本用意,就是要对被捕的和没有被捕的共产党员进行信仰教育、气节教育。如果不能站在这样的高度来诠释和宣传《示难友》,那就是小看了这首绝命诗。抗战中反对蒋介石第三次反共高潮时,周恩来在中共南方局内用这首诗进行气节教育,才是深得诗中三昧。

三、如何诠释诗中的“知止穷张俭,迟行笑褚渊”

杨匏安的《示难友》,全诗共八句,《中共党史人物传·杨匏安》的版本是:

慷慨登车去,相期一节全。

残生无可恋,大敌正当前。

知止穷张俭,迟行笑褚渊。

从兹分手别,相对莫潸然!

该书的注释说:这个版本“是杨匏安烈士的儿子杨明、杨志提供的,并与他们1945年1月3日在邓颖超同志处抄回的原件校对过”,诗中文字与《革命烈士诗抄》、《百年心声》“稍有不同”。就是说,当年从狱中传出的不同版本中,这个版本最忠于原著。

诗中的一、二、三、四、七、八这六句,文字表达都很明白,读者容易理解,也不会产生歧义。只有五、六两句“知止穷张俭,迟行笑褚渊”,拿两个古人的故事作气节的对比,对大多数读者来说,它用典相对生僻,句法也相当特别,具体理解起来有些费劲。尤其是第5句,要作准确、明白而又透彻的具体诠释,很不容易。

先说“知止穷张俭”。《中共党史人物传·杨匏安》诠释说:“诗中说的张俭,是东汉人,被人诬告出走,认识他的人皆不恤破家相容,终于无路可逃。”看上去,只是在突出史实本身,明白而又简练。仔细一推敲,则感到对历史是非的诠释不够深入,没有写到位,“无路可逃”的说法也有点模糊。我尝试说几点看法,以求教大家。

其一,张俭(115-198),山阳高平人,一生历经东汉后期的安帝刘祜、顺帝刘保、冲帝刘炳、质帝刘缵、桓帝刘志、灵帝刘宏、少帝刘辨、献帝刘协共8个皇帝。他一生做的最有影响的一件大事,就是在当高平东部督邮时,写奏折弹劾大宦官侯览及其母亲的罪行,请求朝廷诛杀他们,震惊上下。侯览倒打一耙,向灵帝诬告张俭与同乡24人结成朋党,要危害朝廷。灵帝完全被宦官掌控,下诏讨捕张俭。张俭反宦官不反刘汉朝廷,只能选择逃亡。一时间,他认识的人家、知道他大名的人家,都冒险收容他藏匿他。他逃到哪儿,捕快就追到哪儿,宦官仗势大搞株连,因“窝藏罪”被杀的数以十计,有的家的宗亲全被杀光。张俭一路逃亡,拒绝屈服。这场较量轰动全国,事关国家命运,事关社会正义,这才称得上是真正的气节。这气节不光指张俭本人,还包括那些冒险收容他的,尤其是因此被杀的人。只是一般地说张俭因“被人诬告”而“出走”,如果被理解为民事官司纠纷,那就把故事写小了,把历史写浅了,很难支撑起气节教育的主题。

其二,说张俭“终于无路可逃”,具体怎么理解?一般人只能理解为他最后还是被抓住了,乃至被杀掉了。果如是,这是一种主观的想当然,经不起与史实的对照。真正的史实是:张俭在找遍了愿意收容他的人家之后,辗转流落到东莱郡的李笃家里,由李笃领他躲过追捕,经北海郡到渔阳郡,再由渔阳郡将他送到了塞外。当时,塞外是宦官势力达不到的地方。他就在塞外,熬过了公元189年灵帝刘宏死于纵欲,袁绍大杀宦官,少帝刘辨被董卓所废,直到献帝刘协登基下令解除党禁之后,他才以无罪之身回到家乡。声名赫赫,给高官,不就,死前两年被征为卫尉。又时逢曹操专权,他不干预政事。83周岁死在家中,当时算是高寿了。此公命运很传奇,他的气节观和对气节的追求,虽有历史局限,却是进行气节教育的一个有意味的教材。

还应当指出,就在张俭不断逃亡的当时,有一个叫夏馥的也是反对宦官专政的士人,对他的这种做法提出尖锐质问:“孽自己作,空污良善;一人逃难,祸及万家,何以生为?”意思是,你自己惹的祸,光顾自己逃跑以保全你的名节,却不顾无辜者的死活,那么多保护你的人被杀,你自己还为什么活着?这批评提出了一个二难推理,很难做简单的回答,需要做另外的讨论。这里,我想说的是,写诗用典,只有那么一句话,抓住原典的最主要的涵义就可以了,其他的就不可能也不需要照顾那么周全。而对先烈诗做专门的诠释与宣传,包括对用典的诠释,则应是照顾得越周全越好,越有深度。

再说“迟行笑褚渊”。《中共党史人物传·杨匏安》诠释得相当好:“褚渊,南北朝人。宋明帝很信任他,尝谓:‘褚渊迟行缓步,便得宰相矣。’宋明帝临死,封之为中书令,使与袁粲共理国事。不料褚渊却出卖袁粲,助齐篡宋。人们讥刺说:‘宁为袁粲死,不作褚渊生。’”这个注释明白、扎实,也比较生动。我只补充两句话:其一,褚渊(434-482年)还是宋文帝刘义隆的女婿,对刘宋政权而言,他的背叛是政治和亲缘的双重背叛。其二,除宋武帝、宋文帝外,多个皇帝创纪录的残忍和荒淫加速了刘宋政权的灭亡,给褚渊的叛卖提供了多次机会。

另外,我在读书中偶然发现,唐代诗人韩偓的《感事三十四韵》有云:“溅血惭嵇绍,迟行笑褚渊。”可见,《示难友》中的这一句是借用古人成句。那么,作为与之对应的上句“知止穷张俭”是否也借用前人成句?当然需要继续查找,也希望得到朋友们的指点与帮助,以便更好地诠释杨匏安烈士的这首绝命诗。

这首烈士遗诗在被宣传和诠释中的经历,可能有些例外。但它至少给人们提了个醒:在有关先烈英雄事迹与崇高精神的其他宣传中,是否也有需要注意解决的问题?

2021年6月23日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31
2
0
2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