彪炳千秋的英雄赞歌 流芳万古的精神丰碑

作者:王寿林 来源:光明日报 2020-11-09 557

彪炳千秋的英雄赞歌 流芳万古的精神丰碑

王寿林

彪炳千秋的英雄赞歌 流芳万古的精神丰碑

70年前,由中华优秀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吹响了抗美援朝的号角。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对中国和世界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们要铭记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辛历程和伟大胜利,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知难而进、坚韧向前,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这一重要论述,对于我们科学认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的历史意义,大力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激励和动员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披荆斩棘、奋勇前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决战决胜的使命担当

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人民。但中国人民不怕战争,不畏强敌,更不会坐视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受损。当国家核心利益受到侵害之时,必定针锋相对、奋起迎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待侵略者,就得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同他们对话,这就是以战止战、以武止戈,用胜利赢得和平、赢得尊重”。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政府作出武装干涉朝鲜内战的决定,并派遣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1950年10月初,美军不顾中国政府一再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面对侵略者的霸道行径,应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中国党和政府以非凡气魄和胆略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1950年10月至1951年6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密切配合,连续进行5次战役,歼敌23万余人,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地区。此后,又构筑起铜墙铁壁般的纵深防线,多次粉碎敌人的重点进攻,沉重打击了侵略者嚣张气焰。1953年7月27日,经过两年零九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终于迫使不可一世的侵略者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以正义之师行正义之举,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彰显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维护和平的使命担当和坚定决心。

舍生忘死的英雄壮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英雄之为英雄,是因为有一种大义凛然的正气和节操,有一种视死如归的血性和胆魄。人们从英雄身上,能看到临危不惧、挺身而出的气概,忠贞不渝、恪尽职守的情怀,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品格,赴汤蹈火、舍我其谁的担当。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志愿军将士正是以英雄特有的精气神,续写了人民军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铁血荣光。

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中,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他们冒着枪林弹雨勇猛冲锋,灵活机动地给敌人以迎头痛击;他们顶住敌人密集轰炸,建成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他们以“空中拼刺刀”的精神搏击长空,铸就了世界空战史上的奇观;他们以令敌人胆寒,让天地动容的英雄业绩,塑造出“最可爱的人”的伟岸形象。在冰天雪地的长津湖,面对美军最精锐的陆战部队,尽管冬衣单薄、粮弹匮乏,志愿军将士仍前仆后继、勇猛拼杀,牺牲时仍然保持冲锋队形,冻僵后依然伫立于战壕之中。在被炸弹削低两米的上甘岭阵地,志愿军将士与敌人殊死搏斗、反复争夺43天。志愿军将士以横刀立马的胆气、所向披靡的锐气、血战到底的勇气、向死而生的骨气,与侵略者进行了一次次惊心动魄的较量。历史以雄辩的事实昭告天下:中华民族是吓不倒、压不垮的。

气壮山河的伟大精神

抗美援朝战争是在交战双方力量极其悬殊条件下进行的一场现代化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志愿军的主要作战对手是当时工业产值占全球40%、具有一流武器装备的美国侵略者,其地面部队全部机械化,并掌握制空权和制海权,所实施的是现代化诸军兵种联合作战。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战争初期既无海军又无空军,基本上是靠步兵和少量炮兵作战,后来有了少量空军参战,也主要用于掩护交通运输线,部队机动主要靠徒步。

但战争既是武器装备的较量,更是精神意志的比拼。面对世界上最强大的敌人,在极不对称、极为艰难的条件下,志愿军将士继承和发扬人民军队光荣传统,展现出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屈服、战胜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的豪迈气概,创造了依靠劣势装备打赢现代化战争的范例。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锻造了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这就是“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是人民军队宗旨、本色和作风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历史传统的发扬光大,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

扭转乾坤的战略意义

抗美援朝既是从中国的安全和发展利益出发,也是从朝鲜人民的民族解放事业需要考量,更是从维护世界和平和正义着眼所作出的战略决策,其实质是代表国际和平、正义和进步的力量同代表国际强权、霸道和反动的力量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以特定方式进行的公开较量,最终以“正义必定战胜强权”的胜利向世界宣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支军队,不论多么强大,如果站在世界发展潮流的对立面,恃强凌弱、倒行逆施、侵略扩张,必然会碰得头破血流。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此一战,中国人民打败了侵略者,震动了全世界,奠定了新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彰显了新中国的大国地位。”“经此一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洲乃至世界的战略格局得到深刻塑造,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义事业受到极大鼓舞,有力推动了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事业。”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彻底扫除了中国人民近代以来任人宰割的百年耻辱,使新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极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帝国主义再也不敢作出武力进犯新中国的尝试,为中国建设和改革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弥足珍贵的历史启示

回顾昨天,是为了更好地把握今天、创造明天。70年前,刚刚成立的新中国百废待兴,在极其困难条件下,我们仍然给侵略者以惨痛教训,使其嚣张气焰不能不有所收敛。抗美援朝战争启示我们,没有乞求出来的和平,只有拼搏得来的安宁。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不屈不挠的伟大民族,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人民,中国共产党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伟大政党,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如今,虽然没有了硝烟弥漫和枪林弹雨,虽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但国际社会并不安宁,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不断抬头,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复杂交织。中国越是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就越处于国际社会的风口浪尖,不可避免会遭遇形形色色的遏制和打压。铭记伟大胜利,推进伟大事业,必须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把党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壮大我国综合国力”,“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维护世界和平和正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加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砥砺民族风骨,汇聚民族力量,锻造民族血性,激发民族智慧,在民族复兴道路上砥砺前行,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创造人间奇迹。

(作者:王寿林,系空军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5
0
0
1
7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