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人的忠诚观

作者:佚名 来源:光明日报 2019-05-28 649

 

中国共产党人的忠诚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党绝对忠诚要害在‘绝对’两个字,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深刻认识忠诚的政治意蕴,科学把握忠诚的丰富内涵,切实做到忠诚的知行合一,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党性的充分体现,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要要求,也是攻坚克难、永远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1.忠诚的政治意蕴

党内所有的政治问题,归根到底就是对党是否忠诚。没有了对党忠诚,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夯实政治根基,涵养政治生态,防范政治风险,永葆政治本色,提高政治能力等等,都会成为一句空话。忠诚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质、政治要求、政治试金石。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把党的政治建设落到实处,讲忠诚是第一位的。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建立在忠诚基础上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先进优秀同样是建立在忠诚基础上的。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而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尚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没有忠诚,就不可能为信仰为理想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没有忠诚,就不可能对人民对事业情真而意切、坚定而担当。

列宁说:“徒有虚名的党员,就是白给,我们也不要。”讲的就是共产党人必须真正地、表里如一地忠诚于党的政治信仰、政治立场、政治理想。2015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第一大地测量队6位老队员、老党员的回信中强调,忠于党、忠于人民、无私奉献,是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是靠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奉献而不断铸就的。有了这样的政治品质,就能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忠诚是党员干部的政治试金石。党员领导干部讲政治,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是发自内心、坚定不移的,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站得稳、靠得住。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不能只看是不是有共产党员这个政治身份,而要看他的所言所行、所作所为、所好所恶是不是真正表里如一,是不是真正忠于信仰、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组织。

现在有一些党员干部虽然组织上入了党,但思想上并没入党,与党不同心,与党不同行。尤其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在危机风险考验面前,在个人利益和诉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会搞政治投机,搞“口头忠诚”“伪忠诚”。一些党员干部过着“双面人生”,说一套做一套,台上一套台下一套,人前一套背后一套,批评别人是一套、面对自己又是一套,把忠诚老实当作面具,以掩盖信仰上的荒芜、对钱权的贪念。古人讲,“忠也者,一其心之谓也”“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党员干部要“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始终保持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才是对党绝对忠诚,也才能做到对党绝对忠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取得的成就、创造的条件、迎来的机遇前所未有,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困难阻碍也愈加凸显,“四大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四种危险”是尖锐的、严峻的。面对复杂形势、艰巨任务和严峻考验,党员干部对党忠诚、与党同心,站稳立场、保持定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唯有如此,才能赓续红色基因、不断砥砺前行,谱写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书写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文章。

2.忠诚的丰富内涵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忠诚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忠于信仰、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组织这四个方面既各有侧重,又高度统一,是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体现为忠诚于党。中国共产党人对党忠诚,必然是忠于信仰、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组织的;中国共产党人做到了忠于信仰、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组织,对党忠诚自然就在其中了。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信仰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人是忠于自己信仰的觉悟者。毛泽东同志提出“主义譬如一面旗帜”就是讲信仰的。只有旗帜竖了起来,才会应者云集,知道向哪里去靠拢。邓小平同志强调,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所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在随时准备进行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明确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各种考验的精神支柱。”

中国共产党是爱国主义精神最坚定的弘扬者和实践者,始终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是爱国主义的伟大实践,写下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辉煌篇章。忠于国家就要有深厚的家国情怀,“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忠于国家就要以身许国、以身报国,把自己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不论树的影子有多长,根永远扎在土里;不论身在何处,都要始终把祖国和人民放在心里,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为努力志向,自觉使个人奋斗成功的果实结在爱国主义这棵常青树上。

忠于人民贯穿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时隔5年,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忠于人民,根本就是坚守“人民至上”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不忘初心,首先就是不忘“为人民谋幸福”这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求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让人民群众有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等等,所有这一切都是忠于人民的具体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使力量倍增。”马克思主义政党只有组织起来,把千千万万的政党成员拧成一股绳,把千千万万政党成员的智慧汇聚到一起,把千千万万政党成员的意志指向同一方向,才会化成集体的行动,产生1+1>2的效果,才会形成建设新世界、开辟新事业的巨大力量。

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忠于组织。在过去一段时间以来,不忠于组织,在重大原则问题和大是大非面前立场摇摆、态度暧昧者大有人在。一些党员干部口头上拥护中央,暗地里对中央决定说三道四,甚至公开发表同中央精神相违背的言论,阳奉阴违、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有的对中央决定不是坚决执行,而是态度模棱两可、行动拖沓懈怠,处处为自己留“余地”;一些领导干部对中央的决策部署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不是认真研究落实,而是一门心思找“对策”,等等。忠于组织,就要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热爱党、拥护党、永远跟党走。

3.忠诚的实践要求

忠诚,不是空对空的口号,而是真抓实干的具体行动。邓小平同志曾说:“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心中有党、对党忠诚,就必须把对组织、对人民的感恩之情,转化为奉献社会、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转化为勇创佳绩、拼搏进取的工作劲头,在奉献中生动地体现共产党人的忠诚精神。

忠诚的根基是觉悟。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强调:“面对公和私、义和利、是和非、正和邪、苦和乐的矛盾,是选择前者还是后者,靠的就是觉悟,最终检验的是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党的领导干部必须讲觉悟、有觉悟。觉悟了,觉悟高了,就能找到自己行为的准星。”共产党员是否有觉悟,觉悟是高还是低不能靠自我标榜,不能自以为是,关键要看我们的行为是否符合党的宗旨。共产党员日常的每一件工作,每一个行为既是觉悟的体现,又是对觉悟的养护。

对共产党员来说,觉悟绝不仅仅是想清楚一些“好道理”,更是做对了一些“实事情”。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自觉地向党中央看齐,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通过党性修养和党内生活锻炼不断提高觉悟,通过工作实践和斗争磨砺不断坚定觉悟。

忠诚要害在“绝对”两个字,这是对忠诚品质的考量,也是检验忠诚度的标准。

身为党员,如果只想要“共产党员”这个身份而不想也不去做“共产主义者”,不信仰马克思主义,不愿意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甚至公开质疑嘲弄党的宗旨主义纲领,还美其名曰“解放思想”,这样的党员根本不可能对党忠诚。身为党员,如果不守纪律不讲规矩,把组织当成来去自由的“大车店”、各取所需的“大卖场”、自行其是的“私人俱乐部”,甚至拉帮结派、团团伙伙,搞“独立王国”,这样的党员何谈对党忠诚。身为党员,不能用党的理论武装头脑,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合意的执行,不合意的就不理睬,甚至还以“闯红灯”“打擂台”“夹私货”为荣,这样的党员离对党的忠诚差距不止十万八千里。

党员领导干部讲忠诚,就要经常在这三个方面对对表,哪些方面做到了,哪些方面没有做到;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不好。对表的时候既要定性,还要定量,既要看一时一事,还要看常态持久,既要看表现出来的行为,还要看背后的动机觉悟。

更重要的是,要在“四个伟大”的实践中证明忠诚。当下,中国共产党正在统揽进行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我们要发扬将斗争进行到底的精神,切实增强斗争意识,不断提高斗争本领,勇于斗争、善于斗争,用夺取伟大斗争的新胜利证明忠诚。我们要居安思危、保持创业初期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要节俭内敛、敬终如始,要严以治吏、防腐戒奢,要顺乎潮流、顺应民心,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彰显忠诚。我们要更加自觉地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辉煌。

(作者: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执笔:辛鸣)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0
0
1
1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