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虚无主义削弱民族凝聚力

作者:姜迎春 来源:察网 2018-03-08 1685

历史虚无主义削弱民族凝聚力

姜迎春

历史虚无主义削弱民族凝聚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坚定不移抵制和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社会思潮,意识形态领域一度存在的被动局面得到有效扭转,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鲜明。但是,就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而言,由于其形成和扩散的社会土壤没有根本改变,仍然呈现出活跃和泛滥的态势,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当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歪曲新民主主义革命史、歪曲改革开放发展史

多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歪曲党史、国史、军史,歪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社会上产生了恶劣影响。当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主要表现为歪曲新民主主义革命、改革开放发展史,其目的在于否定党的领导的历史根据和理论基础。

歪曲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史。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地位,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上强调指出:

【从一八四〇年和英国人打仗的鸦片战争起,到一九四五年,已经是一百零五年了。这一百多年中间,有很多很大的变化,最大的变化是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到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任务就是反帝反封建,核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土地问题的解决就不可能不解决地主问题。近年来,一些文艺作品,从抽象人性论出发,不去描写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不去描写广大农民的解放事业,而将全部热情放在地主阶级身上,为地主阶级鸣冤叫屈。这种错误观点,为多年来历史研究中所谓“革命革错了”的观点提供“证据”。如果说新民主主义革命革错了,那么后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就没有了历史依据。

历史的真相是一个整体,片面抓住一些所谓的“史实”任意发挥,只会离历史真相越来越远,甚至走到真相的反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给了文学家、艺术家无穷的滋养和无限的想象空间,但文学家、艺术家不能用无端的想象去描写历史,更不能使历史虚无化。文学家、艺术家不可能完全还原历史的真实,但有责任告诉人们真实的历史,告诉人们历史中最有价值的东西”。

歪曲改革开放发展史。经过40年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回顾和评价改革开放的历史发展,要牢牢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立足于中国立场和中国方案。但是,有的人完全站在西方立场评价改革开放,说什么“这些年改革开放是假改革假开放”,“改革开放不是前进了,而是倒退了”。有人甚至主张中国共产党要放弃领导地位,实行西式“立宪政体”。这种改革开放观是“全盘西化”的改革开放观,实行这样的改革开放,实现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将沦为一句空话。

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存在两种改革开放观的对立,一种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开放观,一种是坚持资本主义方向的改革开放观。前一种是我们坚持了40年的改革开放观,实践证明,这种改革开放观是正确的。后一种是有些人期许了40年的改革开放观,这种错误的改革开放观实际上是对40年改革开放伟大进程的歪曲和否定。1986年4月4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外宾时指出:

【对于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当时国际舆论特别是西方世界的舆论,以为我们是搞资本主义,或者以为我们这样搞最终要走到资本主义。经过这几年改革的实践,他们慢慢懂得了,我们是坚持社会主义的。坚持社会主义,是中国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邓小平同志的这些忠告在今天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必须始终坚持。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泛滥的严重危害

历史是现实的前提和基础,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严重危害就在于经它歪曲之后,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社会主义革命史和社会主义建设史成了“病史”“罪史”。在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历史认知碎片化,历史共识空虚化。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恶化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生态。要发挥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有科学的历史认知,自觉抵制和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从现实影响看,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严重泛滥在很大程度上恶化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生态。具体表现为:第一,一些人在历史认知问题上主观主义化,不能客观地认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进程。第二,在本应形成共识的历史问题上,产生比较严重的学术认知分裂,产生比较恶劣的社会影响。第三,一些人挑战已有的历史定论,对在党的决议中已经确定的历史结论提出质疑和批判。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污染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环境。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实现好高等教育的这些重要作用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必须有一个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歪曲和否定党的历史、否定党的领导、否定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使人才培养的思想政治环境受到污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立德树人的整体合力难以形成,社会主义教育方针在某些地方、某些环节被虚化弱化。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削弱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在政治实践中,影响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因素很多,有精神层面的因素,有物质层面的因素,有制度层面的因素。其中,制度层面的因素具有更大的基础性和稳定性,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往往源于制度层面的因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能够有效保证人民享有更加广泛、更加充实的权利和自由,保证人民广泛参加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但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歪曲和否定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说什么“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缺乏效率和公平”“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违背人类历史发展潮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不合人类理性常识”等。这些错误观点的广泛传播严重影响政治认同、特别是制度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民族凝聚力、向心力。

从具体内容看,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不论花样如何繁杂,它的基本特征是根本背离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也就是说,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淡化、弱化、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泛滥的根源性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就始终杜而不绝、批而不倒,始终是“按下葫芦起来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我们研究把握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各个领域提供了基本的世界观、方法论,只有真正弄懂、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才能更好识别各种唯心主义观点、更好抵御各种历史虚无主义谬论。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

②《毛泽东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