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江钓雪:纪念甲午战争,原来醉翁之意不在酒

作者:寒江钓雪 来源:作者博客 2014-07-28 485

 提起近代以来中国与外发生的战争,可谓多矣。无论是屡战屡败还是屡败屡战都好,总之是乏有胜迹。说句不好听的话,就譬如是一块河边的洗衣石头,尽是挨打的料。

  在如此大前提制约下,甲午战争也不能例外的。

  今年,面对了甲午战争120周年的纪念,无论是党媒“人民日报”还是许多对此的评论文章,都对此作了堪称是甚为隆重的话语纪念。且还有党和国家的领导人还曾两度提及甲午之战……诸多种种,无非是借此表明一个态度,那就是面对了外强入侵,中国之所以会挨打、要挨打且屡屡遭打的原因,还无非是应了总设计师的那句话:落后就要挨打。

  而为什么会落后?所谓当今主流共识是:“甲午”战败输在腐败、输在科技、输在体制等等。而无论是腐败还是科技,从根本上讲还是源自于体制之落伍。那么,你该明白一些了吗?

  其实说白了,甲午之败主要还是与外接鬼不力、不快与不够彻底。

  回避不过的问题是,甲午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

  条约内容:

  “《马关条约》(又称《春帆楼条约》)共11款,并附有“另约”和‘议订专条’。条约的主要内容为:

  中国承认朝鲜“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实则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

  中国将辽东半岛、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包括钓鱼岛)、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

  中国‘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两亿两;后增加三千万两“赎辽费”;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地为通商口岸,日本政府得派遣领事官在以上各口岸驻扎,日本轮船得驶入以上各口岸搭客装货;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市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其产品免征一切杂税,享有在内地设栈存货的便利……”

  条约危害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是帝国主义变中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的步骤。

  签订《马关条约》对中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是台湾等大片领土的割让,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的完整,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其次是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同时,加速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发展。清朝因此大借外债,致使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允许在华投资办厂,其他列强引用“利益均沾”的条款,争先恐后地在中国开设工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上述条约内容与条约危害来自百度百科

  甲午战争,中方参战兵力630,000人,日本出动兵力240,616人;据战后统计,双方伤亡情况分别为:清军31,500人阵亡,日军13,306人死亡(1,132人阵亡)。看出了吧,一场付出三十多万阵亡代价的惨败战争,且还是在己方国土或领海进行的战争,由于此前大清王朝的腐败、不能科技、体制不利更还是接鬼不力,所以,非但要背上丧师失地之辱,更还要赔偿两亿三千万两白银的战争赔款。

  人、地、财三者俱丧!

  但若将一百多年前的那场失败战争产生的结果,以今天私有化接鬼精英与时俱进的眼光来看,又将会得出怎样的结论?岂不是日本出于恨铁不成钢的居心,无奈发动了一场战争,而目的却是帮大清开始走向开放式发展的对外接鬼道路?一场战争的惨败得以付出两亿多万白银的代价,此确属被动的付出,不愿意的话就再打?而至于什么“通商口岸”、“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市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其产品免征一切杂税,享有在内地设栈存货的便利”等等的,与今天“改开搞”不断于外接鬼的情况又有什么区别?如果说不同,那就是一百多年前中国是被打出来的,而今天却是自己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主动式成果;再是将日本换做了美国等更多的以代表世界先进生产力的国家。一百多年前的老祖宗只知维护那僵化、专制的落伍体制,他们的统治思想无法做到与时俱进发展,所以日本人实在看不下去了,实在忍无可忍了,从百年后的国际化发展趋向出发,用枪炮很揍中国的方法确实帮了大清一把。

  而中国今天外借与援助的财富又相当于多少万两白银?比甲午之战的战败赔款多还是少?所谓开放的程度与甲午之战后相比是发展还是退步?如果不幸而都属于前者,那么,能说日本当初发起战争的初衷不对?那些相对发达国家对财富的掠夺早已由昔日的战争掠夺与时俱进为资本输入掠夺与规则掠夺,几十年来,中国正被处于这样的掠夺之中,而在那些私有化精英嘴里,这就是发展所必须的代价。而从实质意义而论,这才是不折不扣的卖国送国。再那么,今日的世界列强又有什么理由再发动战争而试图取得不用战争方式就能得到的利益?

  他们犯了失心疯病了吗?没有!所以,也没有战争被加于中国之身。所以,开放、与时俱进接鬼的中国,不断作持续深化改革的中国,才能获得一个所谓河蟹海洋、河蟹世界的和平环境。

  那么,今次高调纪念甲午之战又做什么?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不能仅是听精英们口中表白了什么,还要看几十年来他们一直不遗余力追求着什么,要看这个在他们统治下的社会又都做着什么。

  而精英们实际作为与一个社会的特定运行轨迹不过就是要告诉你,过去的中国之所以挨打,皆因体制之故。因为那样的体制不利有下:

  一,使政权腐败;二,对发展科技不利;三,不利于对外开放;四,不利于中国对世界作出更大物质贡献……

  对吗?

  甲午之战是中国挨打。而为什么要挨打?是落后吗?如果你不仅落后,不仅体制不行,科技不行,反腐败不行,但只要有关键的一点能行就行,就保证不会挨打。那就是不遗余力地坚持对外开放与接鬼。

  但还有一个有别于上述挨打之故的不挨打之法,那就是毛泽东时代的公有制发展模式。环顾近现代中国,也只有在毛泽东时代,中国才真正是站起来了。

  但那样的道路有人是不敢再走的。一是统治集团内部的巨大利益所限制,再是国外洋主子的利益使然。

  所以,他们只能对人民表明,之所以过去挨打,正由于体制不利。那么,怎样的体制才能做到不再挨打?走资本主义列强多年前走过的老路。但由于所赶得是末班车之故,这条路永远不会走通的。但对于这个有人顾不得再讲了。他们的理由或为:别人走得通,为什么中国走不通?

  老师都能走通,老师也教过了,再学不会,走不通,那么,能再怪老师吗?

  如果不想再挨打,就急起直追。路吗?老师走过的。岂不见百年前日本才开始走了一小段,就将不好好学走路的大清打了一个满地找牙,那么,还敢不好好学吗?

  甲午之战,现在,或是不远的未来还会有吗?不用开战就什么都有了,谁还会再犯病?

  而战争的方式有许多。直接的,隐形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外交的等等,目的却只有一个:利益。从这个意义论及,没有显性形式的战争已进行了数十年,而实质是远比甲午之战惨败许多的现实一次次与我们插肩而过,或是还正在面对。但现在却有脸再提什么甲午战争?大概是慈禧、李鸿章等在另一个世界也会愤恨不平:TM的,竟然还有远超他们卖国更甚的!只不过叫法有所更新了,过去的割地赔款,丧师辱国等等,现在一个与时俱进的国际化接鬼尽可以一笔带过。大概老佛爷、李鸿章做梦也想不到还能有如此便宜事?

  纪念甲午战争的醉翁之意就是:以不挨打的名义,纵使十几亿处于做梦状态的人民,在一条永远也不可能追赶上别人的路上,跌跌撞撞的一直“摸”下去。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0
1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