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流河村:集体企业40年屹立不倒

作者:王 琛 孟 颖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24-02-01 1047

唐山市丰润区有一个名叫沙流河的村庄。它位于丰润、玉田交界处,102国道穿村而过。102国道自古以来就是北京通往山海关的“大道”。清代皇帝到沈阳祭祖,走的都是这条“大道”。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沙流河农民群众就利用交通之利,艰苦奋斗,积极发展村办企业,逐渐积累起了比较坚实的工业基础。进入上世纪80年代以后,他们继续坚定不移走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之路,强村富民初心不改、乡村振兴蹄疾步稳,乡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2023年全村实现工农业生产总值25.6亿元、集体年收入8870.54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3.96万元,成为脚跟越站越稳、道路越走越宽的富裕村、文明村、幸福村,村集体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几十项殊荣。

沙流河村:集体企业40年屹立不倒

唐山市丰润区沙流河镇沙流河村 郭鲁威摄

创办集体企业 靠工业富民强村

80年代初,刘开地挑起了支部书记的担子,组建了沙流河村新一届党支部班子,并且十分清醒地认识到,农村工作千条线,抓好党建是关键。只有如此才能有正确的发展方向,才能真正凝聚人心,让全村的百姓都投入到村庄的发展建设上来,继续开辟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沙流河村:集体企业40年屹立不倒

河北省劳动模范、河北省体育总会工作先进个人、河北省“村镇建设先进工作者”、唐山市劳动模范、唐山市十大人民公仆等荣誉称号获得者、沙流河村村党委书记刘开地。

1984年是沙流河村的历史转折点,也是刘开地带领沙流河村民奔小康的起点。新组建的村党支部经过反复斟酌,认准了“发展集体经济,走全村共同富裕之路”这个理儿。就这样,在一不靠山、二不靠水、三不靠城,没有任何资源的情况下,白手起家,靠30万元贷款办起了第一个村办集体企业——磨具厂,当年就盈利10多万元,群众拿到了第一笔分红,这对穷惯了的乡亲们来说,简直是连做梦都不敢想的事。

创业之初的成功,激发了全体村民致富兴业的热情。为了兴办更多的集体企业,村干部们抛家舍业,拉赞助、找贷款,为了省钱他们住过澡堂子、睡过汽车站,风餐露宿,不断累积,用滚雪球的方法先后办起了塑料厂、服装厂、镁砂厂、宏大旅社、宏大饭庄等村办集体企业。到1992年,村集体企业实现效益400万元,为强村富民、造福百姓奠定了经济基础。

沙流河村:集体企业40年屹立不倒

沙流河村唐山泓泰水泥有限公司厂区

1992年,面对国有企业改革改制,集体企业公退民进,私营经济突飞猛进的大气候。刘开地毅然提出:“不随大流,不追时髦,为了集体事业、村民福利稳住根,保住裉,必须再发展、再创业、再上新台阶。”通过市场调研和经济形势的分析,果断决策投巨资建设冀丰水泥厂。经过240多个昼夜的摸爬滚打,一座规模在当时全县堪称一流的水泥厂终于建成投产。这次创业的成功,奠定了沙流河村集体经济实现腾飞的坚实基础。

1998年,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沙流河村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对集体企业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创新,组建了沙流河集团,运用现代化管理机制运营企业。这样一来,全村十几个集体企业全部实行集体所有,在集团董事会的领导下,统一管理,集约经营,共同发展。不仅有力地保护和巩固了集体经济,更使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得到进一步巩固,实现了有人办事、有钱办事。

然而到了2009年,环保高压不断升级,国家淘汰落后产能愈加严厉。沙流河村的水泥企业面临淘汰危机,当时已年逾花甲的刘开地心急如焚,马上带领村党委一班人研究对策,最终下定决心,投资10亿元建设现代化回转窑水泥生产线。而且,为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和村民利益,否决了控股合作、并购重组等建厂方案,决定自筹资金建厂。在经历了众多磨难后,唐山泓泰水泥公司终于在2010年8月28日建成投产,并在短时间内达产、达效。

历经三次创业,沙流河集团越做越大,成为富民强村的坚实根基。但沙流河村并没有停下前进步伐,集团的支柱产业水泥业属于传统行业,频繁受到产能限制,应该积极进行产业转型,调整集体经济结构,这样才能走得更好、更远。

近年来,沙流河集团不断探索与“中”字头、“国”字头企业靠大联强、合资经营的新路子,推进泓泰水泥、润泓干粉砂浆、润泓水泥构件、恩萨飞灰、益恒装配式住宅、水心中厚板等麾下16家公司健康发展。

目前,沙流河集团已发展成拥有唐山泓泰水泥有限公司、唐山冀丰水泥有限公司、唐山沙流河复合塑料彩印有限公司、唐山泓燕建材有限公司、唐山冀丰塑编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的大型实业集团,总资产21亿元,年创利税2.5亿元。生产领域已涉及10多个门类,销售市场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

沙流河村:集体企业40年屹立不倒

村庄夜景 供图:孙国宏

心系民生福祉 共享发展红利

“每到分红的日子,我心情都是倍儿爽的,因这样的体验,在我们沙流河村,基本上每家每户都能分到几千元或者更多,我们可以过一个红红火火的大年。”

2024年1月30日上午,沙流河村2023年度党建暨全村工作总结表彰分红大会如期举行,分得7256元分红的村民孙鑫女士如是说道。

民生福祉水平是衡量“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品质程度的重要指标,也始终是沙流河人的奋斗目标。40年来,为实现发展成果共享,提高村民的幸福指数,沙流河村平均每年拿出2000多万元,用于给群众分红和兴办公益福利事业。

据不完全统计,自1984年以来,全村用于兴办各项公益福利事业的累计投入达3亿多元,用于新农村和乡村振兴建设的累计投入达1亿多元,用于打井、办电、农田基本建设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累计投入达2000多万元。尤其在企业经营举步维艰的情势下2023年,村集体仍拿出2112万元,兴办村民各项福利25项,人均3658元。

在沙流河村,村民年年有分红,60岁以上的老人月月领补贴,集体统一为村民缴纳养老、健康、安全、医保等保险,孩子们从幼儿园到小学都有助学补贴,考取大学发放奖学金。村民种田、浇水、耕播、收割等都能享受到相应的补贴和优质的服务。每年用于村民直接、间接受益的福利项目达到28项,人均3000多元。可以说是劳有所业、老有所养、学有所教、住有所居、病有所医、闲有所乐,日子过得比蜜甜,村民们在发展中得到了实惠,享受了福利。

2022年,沙流河村投资3000多万元,对村里的奉济医院进行搬迁改造,改造后建筑面积达4000平方米,拥有床位100张,配备CT等检查设备,满足群众基本就医需求,实现设备与服务的晋档升级。

沙流河村:集体企业40年屹立不倒

在沙流河村2023年度党建暨全村工作总结表彰分红大会现场,拿到分红的村民们喜笑颜开。李文堂 摄

涵养文化底蕴 助推和美村庄建设

经济上发展了,物质生活上富裕了,但是群众的精神思想也不能荒芜,精神文明创建不能少。

文化风情愈加浓郁、魅力更加凸显。如今的沙流河村,更加重视文化传承和发展,依托浓厚的民俗文化基础,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润民活动,形成新春诗会、春节系列文化活动、古驿新风文化节、元宵花会、八一篮球赛等文化品牌,提升了沙流河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繁荣经济助力加速。

累计投资近1亿元,建成综合楼、文化广场、文体馆、村史馆、诗林园等公益性文化活动中心。组建了篮球队、鼓乐队、花会队、戏曲队、舞蹈队等10多支文体队伍。

沙流河村:集体企业40年屹立不倒
沙流河村春节文化活动

2023年沙流河村深挖文化底蕴,创新打造1.2万平方米的“唐王东征文化广场”,成为沙流河村的历史文化新地标;计划投资2.4亿元,新建占地20万平方米,绿化率不低于65%的沙流河东林文化体育公园,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为沙流河吸客引流。

让文化溶于乡村血脉、留根铸魂。让老一辈回味过去,让新一代感受历史,让广大群众更好了解村庄发展的历程和取得的成果,激发广大群众对美好家园的荣誉感、归属感,留住乡愁乡情。沙流河村文史馆总投资3500万元,内容涵盖沙流河千年历史、展现改革开放四十年改革开放成果,彰显了沙流河历史文化、社会面貌、人文名仕、发展历程、品牌特色。

沙流河村:集体企业40年屹立不倒

沙流河村文史馆 王永会摄

富裕沙流河、文明沙流河、幸福沙流河,未来的沙流河村一定能在通过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继往开来,越走越宽,不断书写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崭新诗篇!

来源:河北红色文化交流中心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0
10
0
1
0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