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立潮头再争先(长三角见证高质量发展)

作者:佚名 来源:人民日报 2019-09-09 267

 勇立潮头再争先(长三角见证高质量发展)

  开栏的话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一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全国领先,科技创新优势明显,开放合作协同高效,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镇乡村一体发展,公共服务日趋完善,高质量发展的成效初显,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从今天起,本报推出“长三角见证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讲述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故事,敬请关注。

 

  长江,漱冰濯雪,一路奔涌,在东部的三角洲地区孕育出万千气象。

  这里月纳税额逾亿元的高楼广厦数以千计,年专利申请量超百件的创新工厂不胜枚举;这里拥有最多的“中国天然氧吧”、最小的城乡收入差距……

  长三角,人杰地灵,以4%的国土面积创造中国1/4的经济总量。

  长三角,是高质量发展的“样板间”、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区,成为新时代中国昂首阔步的生动写照。

  “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着力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主旨演讲催人奋进,昭示长三角高质量发展将踏上新的征程。

  为什么长三角能够率先发展?本报长三角调研采访组进工厂,访农村,遍寻由“八八战略”升华而成的战略资产,破译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终极密码。

  模范生干在实处——

  践行新理念,引领新发展

  放眼长三角,满目的“中国第一”“世界之最”。

  安徽合肥高新区,横贯东西的云飞路也是远近闻名的“量子大道”。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首条量子保密通信网络“京沪干线”,以及首台光量子计算机均诞生于此。

  乘坐高铁向东行进1小时,便是古都南京。扬子江畔,新一代通信技术正在一个名为“紫金山”的实验室里悄然起步。实现万物相联、天地融合,传输速率大幅提升……紫金山实验室瞄准的,是国际一流,是产业空白,是创新的“无人区”。

  继续向东,上海浦东新区上飞路919号,巨型工业“产房”内,数以百万计的零部件经拼装、钻铆、喷涂之后,聚合成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3公里外的浦东机场,见证了它的一飞冲天。凝结着近14亿人、半个世纪的国产大飞机梦,终在这里实现。

  跨过杭州湾,是岛礁众多的舟山群岛。在这里,高达380米的世界最高输电塔“穿上”国产石墨烯“盔甲”,耐盐雾寿命超过6000小时,防护寿命是传统涂料的两到三倍,中国率先完成了石墨烯改性重防腐涂料工程化全链条。

  从大国重器到前沿科技,从传统产业到高新材料……创新之箭,稳中高质量发展的靶心,让长三角在抢抓战略机遇中独占鳌头。以上海张江为例,国家每批准3个一类新药,就有1个来自张江;全国每10个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新药,就有1个在张江;全球医药10强企业,有7家落户张江。

  这是一个世人瞩目的创新高地,聚集着全国1/4的“双一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集成电路和软件信息服务产业规模分别约占全国的1/2、1/3。

  然而,长三角的关键词并不仅有“创新”。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里是国际都市圈,更是生态留白的绿色家园。

  江苏泰州,63岁的靖江富阳社区居民黄满根喜欢到附近的湿地看白鹭,吹江风,“我们是上海的后花园,在这里生活才惬意呢!”靖江50多公里长江岸线,1/3被划定为生态岸线,居民交口称赞。

  新安江,如同一个巨大的冰箱横卧在长三角怀抱,让炎炎夏日里的浙江建德拥有17摄氏度的江水、17摄氏度的气温。这里2018年环境空气优良天数累计346天,“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名不虚传。

  绿意盎然,是走访长三角最直观的感受。仅去年,上海新增的立体绿化面积约等于56个标准足球场;江苏太湖治理连续11年实现“两个确保”(确保饮用水安全,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湖泛);浙江新增的珍贵树木可种满172座北京香山;安徽城市黑臭水体消除了八成以上……公路像旅游带,农村似大花园,步道是绿荫廊,长三角处处透出绿的底色。

  ——守望相助,推墙搭桥,互联互通,断头路一点点被打通,长三角回荡携手共进的交响。

  13亿人次,这是长三角铁路网去年的旅客发送量。中国最密集完善的高铁网,让沪苏浙皖之间不断推进“同城化”,实现“一日游”。

  手握久了,话就多;走得勤了,情就深。“过去我们主动‘傍大款’,现在沪浙‘两头热’。”浙江嘉兴平湖农开区常务副主任戚红炳对协同发展如数家珍,沪嘉交界的两座山塘村合办“乡村马拉松”,合建4A级景区,合做农业项目,“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给嘉兴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

  跨区域营业执照“一日办结”,跨区域科创“飞地”资源共享,界河上设立“联合河长”,重污染启动应急联动……从“孤军作战”到“抱团发展”,长三角办好“一张卡”,共认“一个章”!

  ——对标国际一流,开拓全球视野,“中国与世界握手”,长三角是一个暖意融融的会客厅。

  在上海,跨境贸易只需“单一窗口”,企业报关平均用时从2014年前的平均24小时缩减为现在的半小时。

  在苏州工业园区,境外投资企业备案也只需“单一窗口”,3亿美元以下的境外投资项目在当地就可完成审批。

  从成立全国第一家保税区,到开张第一家自由贸易试验区,从出台国内第一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到打造跨境经贸的“单一窗口”,长三角全面开放的新格局正加速形成——上海已拥有5万多家外资企业、677家跨国公司总部;江苏外贸规模稳居全国第二;浙江宁波舟山港吞吐量连续10年稳居全球第一;安徽进出口总额首破600亿美元……拥抱太平洋,走向全世界,长三角吸引了全国39%的外商直接投资,正为高质量发展创造新的机遇。

  ——驻足时间越长,越觉得“有料”,这里的城乡协同、服务共享让百姓尝到了“甜头”。

  去年4月起,湖州中心医院与各社区医院全面推行双向坐诊、自动转诊,居民看病“最多跑一次”,医疗服务更有温度。今年6月起,长三角29个城市实施医保“一卡通”,三省一市1200余家医院可以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5万人率先享受就医“大礼包”。

  不仅是医疗,7个城市率先实现地铁“一码通行”,14个城市政务服务“一网通办”,7个城市开展区域养老一体化首批试点……民生福祉越来越多,惠及千万百姓。

  在“八八战略”等重大战略引领下,这片38.5万平方公里的热土,正成为践行新发展理念、引领中国经济社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模范生”。

  排头兵锐意创新——

  点燃新引擎,激活新动力

  长三角凭什么能够率先迈向高质量发展?

  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长三角科技战略前沿研究中心主任陈晓剑看来,长三角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模范生”,基础好是客观原因——区位条件优越、自然禀赋优良,多年高速发展中积淀下雄厚的经济实力、发达的科技文化、先进的体制环境。

  三省一市,单拎出来一个,都是响当当的角色:上海是开放前沿、创新高地,江苏实体经济强劲,浙江民营经济发达,安徽拥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和厚积薄发的科技资源。

  固然拥有先发优势,但也逃不开劣势——越是发展靠前,越早遭遇“成长的烦恼”;越是步入坦途,越易陷入“路径依赖”;越是领航探路,越无成熟经验可循。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苏州比全国其他地方更早感受到传统发展模式的弊端。”走访长三角,不少人和苏州市市长李亚平拥有同感。受内外部压力双重影响,上海自2008年起连续7年增速低于全国水平;以出口贸易见长的浙江,面临订单减少、经济减速的考验,甚至有人建议暂缓升级、先稳GDP……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速度焦虑”伴随“转型彷徨”,双面夹击,考验着长三角人的智慧和勇气。

  “路总是有的,路就在脚下,关键是要通过变革打通道路,释放经济发展潜力”“把经济发展抓好,关键还是转方式、调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加快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新供给引领需求发展,为经济持续增长培育新动力、打造新引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前后数次赴长三角调研,为三省一市拨开迷雾,为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

  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长三角干部群众披荆斩棘,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大胆探索、砥砺前行。

  ——把握“舍”与“得”的辩证法,长三角秉持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今年4月初,杭州湾一桩“婚事”引发围观——大江东产业区和下沙开发区合并,设立杭州钱塘新区。

  新区一成立,地盘扩大不少,成片农田湿地是不是能开发了?不少企业跃跃欲试。

  “今后,亩产效率做乘法,企业数量做减法,耗能污染的都要撤掉。”新区管理者的态度给不少人“泼了盆冷水”。即便是一家年收入百亿元、年创造税收10亿元的大型橡胶公司,也同样吃了“闭门羹”。

  这样的“不近人情”司空见惯。浙江湖州长兴太湖度假区,2010年就已成立,直到2015年,项目谈了一两百,落地的却只有两个,绝大多数都被资源环境的“门槛”挡住了;地处安徽宣城的郎溪县,盼着承接产业转移,可项目送上门,干部却不松口:“档次低的不要,设备落后的不要,不符合主导产业政策的不要。”

  “不近人情”的背后,是辩证看待“舍”与“得”的观念嬗变,是对高质量发展的执着笃信。

  有舍才有得。“对从不缺乏投资青睐的无锡来说,把GDP搞漂亮一些并不难。少关几个污染大的利税大户,或者放低要求,‘捡到筐里都是菜’,都能奏效。”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李小敏直言,“但是,我们要的GDP,必须是高质量的GDP!”

  懂得正确地舍,才能有高质量的得。靠着对项目的严格把关,湖州长兴等来了既不破坏“绿水青山”,又能造就“金山银山”的好项目——投资达251亿元的太湖龙之梦乐园;靠着对产业转移的把关守门,郎溪县迎来了数家投资均在5亿元以上的现代纺织企业,织机设备更新提高两代以上水平。

  ——解开“破”与“立”的方程式,长三角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优化经济结构。

  装卸码头化身水下摄影棚,锅炉变换为数字电影绿幕,湖边的排污管让位给音乐喷泉……谁能想到,过去长年冒烟的无锡雪浪轧钢厂,变成了年产值近60亿元的“华莱坞”。

  不破,不立。如今,“精彩蝶变”的好戏轮番上演,折射出各地对优化经济结构的不懈追求。

  于长三角而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绝非“沙盘推演”,而是紧迫的现实所需。历经高速增长之后,资源、空间显得弥足珍贵。没有义无反顾的“腾笼换鸟”,哪来浴火重生的“凤凰涅槃”?推进供给侧改革,靠“嘴皮碰嘴皮”“文件到文件”搞不成;眉毛胡子一把抓、良莠真伪一刀切,也行不通。到底什么是真把式?

  “用好工业企业绩效评价这把‘金钥匙’!”2012年起,嘉兴平湖市使出妙招:拿出亩均能耗、亩均税收、单位能耗增加值、全员劳动生产率这几把“尺子”,把全市千余家企业“打量一遍”。

  两年之后,照着“成绩单”,对企业的用水、用电、用能等进行差别化配置,企业要么转型升级,要么退出市场。低效闲置用地盘活后,建造现代化标准厂房,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几番下来,平湖经济开发区的亩均税收已经高达53万元,实现了几何级增长。

  “以亩产论英雄”“以创新论英雄”……在长三角,不少地方如平湖一样,以全新的考核机制开路,用市场力量倒逼,退出低端无效产能,扩大中高端有效供给,经济结构实现整体升级。

  ——瞄准“强”与“融”的关键点,长三角点燃创新引擎,加快转换增长动力。

  高质量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的发展。长三角的创新“家底”丰厚,如何把“家底”变成“资本”,核心技术不再受制于人?瞄准问题、补足短板,长三角各地扬鞭奋蹄,向创新要效益,收获了不竭的增长动力。

  让创新能力强起来!

  “增强基础研究的策源能力,到水压足够高的时候,一定会溢出来。”上海张江科学城将同步辐射光源项目、超强超短激光装置、国家蛋白质科学设施等诸多大科学装置收入囊中,吸引一大批高端创新人才和团队,一系列原始创新成果呼之欲出。

  让成果转化融起来!

  酵母核苷酸,一款有助于增强婴幼儿抗菌能力的“神秘配方”,已被添加到全球1/4的高端品牌奶粉。这项源于实验室的技术能走向市场,离不开江苏产业技术研究院的鼎力相助。2013年12月成立的研究院,主要使命有两个:打通成果转化堵点、化解企业研发痛点。5年多过去,研究院年均技术转化超过1000项、衍生孵化企业超过100家。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双向融合”,助力江苏实体经济再上新台阶。

  ——走好“放”“管”“服”的平衡木,长三角探索体制机制改革,敢为天下先。

  我们看到了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改革魄力。

  上海推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九成事项实现“只跑一次、一次办成”;江苏打造“不见面审批”,八成以上审批事项实现“不见面”;浙江承诺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让数据和干部多跑路、群众和企业少跑腿;安徽先后推出“证照分离”“一网一门一次”等改革……为让市场主体呼吸自在、轻快前行,长三角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政商关系既“清”也“亲”。

  我们也感受到摆脱束缚、巧破藩篱的改革韧性。

  “遇到困难不退缩,先问问为什么不行。”靠着这股认真劲儿,上海自贸区大力推进海关监管创新,将艺术品进境展示的办理时间从30天压缩到最快7天,创造出艺术品年进出境货值5年间由30亿元攀升至80亿元的成绩。

  先试先行、问题导向,长三角各地主动疏通制度堵点,积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赢得企业的称赞、市场的青睐。

  我们更领略到他们“共下一盘棋”的合作情怀。

  G60沪昆高速最东端350公里,是一条近乎笔直的路,它与北边全长160公里的沪苏湖高铁,“夹”起三省一市的九座城市。2016年以来,这里有了一个响亮的新头衔——G60科创走廊。“九兄弟”合力打通“走廊”,就是为了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对接规划、加强合作、统一市场,让科研创新等要素资源充分流动,实现互利共赢、优势互补。

  新安江,源安徽,入浙江,著名的千岛湖风景区点缀江上。上游安徽仍需脱贫攻坚,下游浙江坚决防污治污,利益如何调和?年度水质达标,浙江拨付给安徽1亿元,否则相反。“亿元对赌水质”的制度设计,开启了中国跨省流域上下游横向补偿的“新安江模式”。如今,不仅是新安江上下游联动,长三角区域的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都有协作小组,标准统一、信息共享,执法做足“联”字文章。

  独行快,众行远。转向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强区域协同,增强要素配置能力。打通“断头路”,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对接公共服务,让百姓生活更便利;部署联防联控,共同打造绿色生态……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三省一市群策群力,高质量一体化建设的鼓点紧凑响亮!

  先行者阔步向前——

  积蓄新优势,续写新辉煌

  “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

  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大考,三省一市的管理者们始终保持着清醒认识:

  “与世界前沿、国家要求相比,长三角高质量发展仍有堡垒需要攻克”;

  “长三角产业结构相似度高,过度竞争制约了要素合理流动”;

  “区域协调机制多年来一直是‘老大难’”;

  ……

  挑战与机遇并存。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呼啸而来,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交汇融合,长三角高质量发展迎来重要战略机遇期,顺势而为是必然选择。

  迎难而上,打破“陶醉”心态,抢抓时代机遇,长三角手握好牌!

  ——助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抢占创新制高点,长三角有底气。

  在江苏常州“石墨烯小镇”,“新材料之王”石墨烯,仅用8年就走出实验室,形成产业链,专利申请突破500件,并勇夺10项“全球第一”。

  在安徽合肥“中国声谷”,鼠标会“说话”,钢琴能“识谱”,人工智能企业多达430家,仅科大讯飞去年一年就在核心技术领域摘取了12项“国际第一”。

  核心科技突破产生在哪里,新动能往往就爆发在哪里。中国3家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2家位于长三角,长三角研发经费支出和有效发明专利数均占全国1/3左右,科技资源丰富,创新后劲十足。

  “长三角具有领先一步整体迈进全球创新链、产业链和价值链中高端的综合优势。发挥优势,抓住重要窗口期,将有利于全面提升长三角区域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张燕说。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争当开放新高地,长三角有条件。

  “深圳是面对香港的,珠海是面对澳门的,厦门是面对台湾的,而浦东面对的是太平洋、是欧美、是全世界!”当年,小平同志这样勾画浦东开发蓝图。

  展开中国地图就会发现,作为横贯东西、畅通南北、连接陆海的重要枢纽,长三角是沿海经济带、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的重要交汇点,大枢纽联通全球,46个开放口岸星罗棋布,进出口额约占中国的37%,开放“家底”相当殷实。

  长三角还是我国区域一体化起步最早、基础最好、程度最高的城市群,也是享受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多重国家战略叠加支持的试验田,做推进更高层次对外开放的排头兵,责无旁贷。

  ——引领我国参与全球合作和竞争,亮出“中国好声音”,长三角有信心。

  今年3月26日,国际原油期货有了“上海价格”。今日的长三角,依托国家大力支持和自身综合实力,一批世界级的“总部基地”“价格指数”“平台经济”接踵亮相,全球资源配置的亚太门户已见雏形。

  “长三角区域依托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等为代表的全球性平台和标准,可积极参与和倡导国际规则制定,从而不断提升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邹磊表示。

  机不可失!

  “抓不住是历史性遗憾,抓住了就是跨越的跳板!”江苏南通市市长徐惠民的这句话很有代表性。在长三角,格外珍视新机遇、撸起袖子加油干成为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

  继续发挥创新优势,长三角补齐质量短板,奋勇争先。

  在上海浦东,ARJ21新支线飞机实现批量生产,首个多靶抗阿尔茨海默症中国原创新药通过临床三期;在江苏徐州,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把“城市之废”变成“城市之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闯出新路;在安徽铜陵,创新因子拭去铜产业的“锈迹”,“十一五”以来,污染排放减少一半,产值翻了一番……

  长三角经济体量已超过GDP排名世界第五的英国。“个头”不减,“体质”变壮,就要让“弱”的“强”起来,“虚”的“实”起来。国家最缺什么,长三角就提供什么;国家急需什么,长三角就攻克什么。

  继续增强制度优势,长三角破除效率梗阻,握指成拳。

  即便走在前列,长三角依然存在“洼地”,留有“围墙”,如何互补互通,让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新动能星火燎原?

  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的成立,使一体化发展有了制度保障:边界道路加紧联通,基础设施不留“断头”;边界污水联合治理,环境保护消灭“死角”;营业执照异地办理,要素流通打通“堵点”;科创实施战略联盟,产业协同不打“乱仗”……

  围绕“让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三省一市把各自优势变成共同优势,“1+1+1+1>4”正从口号变为现实。不少企业感慨:“很多事情以前不会做、不易做、不敢做,现在都开始做起来了!”

  继续积蓄人才优势,长三角促进动力变革,快马加鞭。

  汽车轮毂轴承单元,10分钟的工序现在只要18秒钟;产自新西兰的巴氏牛奶,周一挤奶,周二到港,周三就能摆上餐桌……行走长三角,效率的时钟滴答作响。

  从2012年开始,中国劳动力人口每年减少200万左右,但经济要增长,工资要增长,长三角的“快”,更要靠“智力”。

  浙江把“人才强省”列为全省战略,省委书记亲自担任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一把手”主抓“第一资源”;安徽“挤”出9万多个空编,创造性地建立起“事业单位编制周转池”,为“引智”扫清路障。

  “不能被改革推着走,要推着改革往前走。”长三角人不断攻坚克难,凭的就是这股子精气神!

  在上海,干部们提起改革,奋勇争先:“限制无处不在,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想办法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在江苏,一位干部的政绩观令人称道:“‘功成不必在我’是一种境界,但我们也要有‘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大家都这样,才能成就大事业。”

  在浙江,16年前“八八战略”提出以来,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广大干部群众勠力同心,几代人在之江大地续写新的辉煌。

  在安徽,干部们说起发展,责任感沉甸甸:“错过高质量发展这趟时代列车,我们将对不起父老乡亲,对不起子孙后人!”

  走进新时代,锐意进取、勇于争先的长三角,已经站在高质量发展的前列。

  高质量发展的大考需要久久为功,长三角人仍在你追我赶,奋力前行!

  (本报记者王慧敏、田俊荣、武卫政、赵永平、高云才、余建斌、刘毅、曲哲涵、许志峰、陆娅楠、冯华、吴秋余、刘志强、林丽鹂、王珂、王浩采写)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0
0
0
1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