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间谍如此频繁到中国究竟刺探到了什么?

作者:佚名 来源:政知圈 2015-10-14 656

       相信关心时政的各位看到了一则新闻:两名在中国境内疑似从事间谍活动的日本人被中国有关部门逮捕。

政知圈小编看到的消息说,这两名日本间谍今年5月份分别在中国辽宁省和浙江省被逮捕,其中1人在中朝边境地区,另一人在浙江省军事基地附近被逮捕。二人并不长住中国,而是从日本抵达中国后遭到逮捕。

关于日本间谍,小编有些印象,当年侵华的时候派了很多,现在都不打仗了,这些间谍来中国又都是干啥呢?

日本间谍如此频繁到中国究竟刺探到了什么?
中国逮捕日本间谍,官房长官菅义伟矢口否认


 谁派的?

实际上,作为全球军事政治经济情报价值最高的热点之一,中国已然成为外国情报机关的首批目标。日本什么机构会想着派人刺探情报?

比较常见的有两个,一个是使馆里的某些武官,一个是外务省。

拿武官来说,据政知圈小编了解,二战后,日本被逐回国的武官至少已有三名。

而日本外务省为了培养中国问题专家,每年有两三个人分配在中国工作或学习,在中国学习一两年中文后,辗转几个国家,再派往北京、香港、台湾等城市和地区工作,从事研究和搜集中国情报。

2006年9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曾裁定,两名日本外交官是日本外务省派出的间谍,他们为“国际情报统括官”组织工作,北京高院认定该组织是间谍机构。

除了政府部门,还有一些以企业、社团为名头的机构,也是干这行的。比如,日本最大的民间情报组织——日本贸易振兴会,在本世纪初的时候,中国室共8人,其中室长曾在北京常住3年半,2人正在北京常住,还有几人都学过中文。

据了解,在中国境内,日本的商社和金融机构已发展到近千家,遍布大中城市,从事经济间谍活动。比如日本伊藤忠商社有150多名负责中国事务的人员,分 布在驻中国的各办事机构,以及汽车、化学、纤维等营业部门,通过日常的商业活动,搜集中国情报。还有一家商社曾在中国开设12家常驻机构,远远超出商社本 身业务需要。来自公开信息的情报根据公开报道,一些日本企业驻华人员每天上班后,先要阅读日本总部发来的各项指示和资料,接着便详细阅读调查中国当地的报 纸、杂志、书籍,收听收看广播电视,从中寻找有价值的线索和情报。

而在日本本土,有一幢大楼专门为广播监听而建,内有8名监听人员全天24小时监听和收录中国中央及地方电台广播节目,并整理、制成卡片,分类存盘。日本亚细亚综合开发研究所开设了一种新的服务项目,即向日本商社、金融机关输送各国经济情报信息。

日本有两大畅销书每年更新,一是三菱综合研究所所编的《中国情报》,二是《现代中国名人辞典》。前者包括中国社会政治、军事、文化、科技等各种信息数 据,后者更详细完备,中国党政要员、区县以上人大、政协、司法、教育、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及国企等人名、简历、能力尽在其中。

刺探什么?

这些“中国通”在华究竟刺探什么情报?


政知圈小编发现,他们想知道的东西包罗万象,只要觉得有价值,就想办法搜罗。简单举几个栗子吧。

日本间谍如此频繁到中国究竟刺探到了什么?


政治

2006年,中国政府有关部门逮捕了《中日经济新闻》 杂志的创办人、日本籍男子原博文。 他从1995年开始,为日本外务省搜集 中国情报,提供了大量中国的机密文件复印件,内容从“领导人的健康状态”、“中国的对外政策”,到“中国领导人对解放军的内部讲话”等,不一而足。

军事

1996年,日本北京的武官因窃取军事机密分别被苏联和中国驱逐出境。当时,一名美国武官和一名日本武官到中国海南省,企图搜集中国海军新型潜艇的情报,结果被中国安全机构逮到,从两人身上搜出了有关军事机密的照片和录像带。

时隔六年,日本又有一名驻华武官因私闯中国军事禁区而遭拘捕。据报道,此人为日本海上自卫队上校武官天野宽雅,是日本驻华使馆的第一武官,于2000 年4月到北京述职。2002年10月26日,天野宽雅在宁波军事禁区内被担任警戒的海军官兵逮了个正着。此后,他在中国政府的要求下被迫离开中国。

此外,还有一些间谍利用更为隐蔽的身份进行情报搜集工作。最有名的就是渗透中国达37年之久的日本间谍、日台经济人协会理事长阿尾博政。他以经济学学 者的身份潜入中国。一次,在中国政府官员的介绍下,他被安排到部队去交流。在这里看到很多军事设施和武器。他不动声色,要求和部队人员合影留念,借机拍下 了当时中国最尖端的军车,并且还刺探到中国南方某机场最新战斗机型号的情况。据报道,从1982年开始,他为日本陆上幕僚监部呈报了150篇关于中国情况 的报告。

经济

日本各驻华机构搜集的各种情报,大到政府、军事、科技、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情报,小到各地风土人情、消费观念、市场动态、居民喜好,甚至一个产品的价格,供日本商品打入中国时使用。

比如日本产的魔芋品种老化,而中国的产品在国际上枪手。日本一代表团到四川旅游,要求参观魔芋加工厂,被拒绝。事隔不久,日本一株式会社提出和四川合 作经营魔芋加工业,又遭拒绝。后来又改了策略,委派一名中国血统的日本人到四川考察,以“搞魔芋加工”为由,用华人身份骗取某些部门的信任,从而使优良品 种、土壤标本和生产工艺被日本人窃取。

通过谁?

除了自己出面,间谍还通过什么人得以掌握情报?


首先,他们到华以后专门雇佣秘书、司机、厨师、保姆等中国办事人员,通过他们了解中国风土人情、民俗习惯等。

其次,他们广交朋友。驻华人员向中国政府官员、企业高管、新闻人员等进行广泛接触,一旦需要,这些中国朋友就会成为重要情报来源。

然后,最重要的是招募本国公民,担任兼职廉价的间谍。日本媒体2006年2月21日报道,一名自称受到日本外务省指使进行对华间谍活动的男子透露,他 1999年与身为日本在华遗孤的母亲一起回到日本,日本外务省国际情报局官员随即委托他从事对华间谍活动,而后该男子利用出差等机会,搜集中国情报多达十 余次,并悉数交给日本外务省,每次获酬劳10~20万日元。他交给日本外务省的数据报括新华社的内部机密文件———经济决策情报、内部参考和国际内参等。

遭到策反的,还包括一些核心部门的关键岗位人员。据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办公厅主任助理陈辉,2006年6月被宣判泄露国家机密罪名成立。报道称,陈 辉任职时一直能接触到机密文件,他将有关中国对日外交政策的国家机密,卖给一名日本外交官。而在他被捕之前一个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陆建华遭国家安全机关逮捕。

社科院负责纪检的领导曾在讲话中公开指出,社科院存在受境外势力渗透问题。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0
0
0
0
5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