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蕾:美国的舆论霸权是怎样建立的

作者:熊蕾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13-06-10 1217

美国能成为冷战后的世界唯一霸主,舆论战是其战胜前苏联的有效武器之一。事实上,在很多方面,舆论战能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功效。

让记者“嵌入”到参战部队

在美国,专门从事心理战的组织和人员数量很难估计。公开的资料只提到美国军队的现役心理战部队——第四心理战大队,它的总部在北卡罗来纳州的布莱格堡。据了解,上世纪80年代末,就职于五角大楼的军队和文职人员有2.3万余人,其中专门做公关的就有5000余人。所谓公关人员,其实就是和心理战行动有关的舆论传播工作,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政治宣传工作和群工工作。

除了军方的心理战部队和五角大楼的公关人员,新闻媒体也是美国全球舆论战的重要工具。美国政府主办的“美国之音”,是美国心理战行动的当然参与者。据西方媒体披露,美国有线电视网CNN与美国军方配合也很默契。第四心理战大队有一项专门的“业内培训”,就是在CNN进行的,由心理战部队选派军人到CNN总部,作为正常雇员参加新闻报道。

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军方让记者“嵌入”一些参战部队做报道,更收到了为这次战争大造正面舆论的积极效果。当时,他们把600多名记者嵌入美英联军中,调查表明,嵌入记者的新闻报道比非嵌入的报道更正面,说军方好话的更多,对军方人员传达出更大的信任感。

综观美国200多年的历史,从最初的东部13州扩张到西海岸,夺走墨西哥2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把印第安人几乎赶尽杀绝,吞并太平洋中的岛国夏威夷,这短短两个多世纪的历史相当血腥。据统计,美国独立230年以来,发动过240次战争。所有这些侵略扩张行为,大都获得了美国媒体的舆论支持,都被媒体说得冠冕堂皇,充满正义。

美国媒体对美国的一些政策也有批评,但是他们的批评,往往出自对国家利益的考虑两害相权取其轻。以当年的越战和后来的伊拉克战争为例,美国媒体出现批评的声音,大都是在战争的进程和结果与美国大多数人的意愿相违背,越拖对美国的国家利益越有害的时候才出现的。在战争顺风顺水的时候,媒体的批评声极少。

五角大楼和好菜坞关系密切

协助美国军方进行全球舆论战的另一支重要力量是好莱坞。美国军方没有自己的电影制片厂,不像中国有八一电影制片厂,也没有我们那样齐整的部队文工团,但是,五角大楼和好莱坞的关系极其密切。

据美国一位军事史学家披露,美国军方与好莱坞的合作关系已有100年的历史。军方与好莱坞互动,创作出700多部故事影片,包括不少我们熟悉的所谓的“好莱坞大片”,树立了众多生动的美国男女军人的正面形象。

这些形象,从《巴顿将军》到《拯救大兵瑞恩》和《珍珠港》,无不张扬着一种颇具个性的英雄主义,而且似乎满足了不同时代美国官方的需要。比如,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好莱坞推出了一大批以越战为背景的银幕上的美军英雄,从《第一滴血》到《兰博》、《野战排》,不了解历史的人看了那些电影,还以为美国在越南打得多么漂亮,忘记了美国深陷越战泥潭,不得不在1975年从越南撤军的结局。

这些影片不仅能鼓舞美军的士气,也使美国公众从越南战败后的低迷状态中走出来,重新振奋了精神。20世纪90年代,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国际社会呼风唤雨,而这时好莱坞又推出了《阿甘正传》、《拯救大兵瑞恩》等宣扬美国军人人道主义形象的影片。这些影片,很少政治说教,艺术感染力极强,对“树立有利于美国及盟国的形象”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对赢得2010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6项大奖的《拆弹部队》,美国国防部更是褒奖有加。奥斯卡奖刚颁发完,美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布莱思•惠特曼就出来说,《拆弹部队)证明了伊拉克战争中嵌入报道的积极作用,任何在战场上和美国士兵相处过一段时间的人,离开的时候,都会欣赏他们的训练有素和装备精良。获得奥斯卡最佳编剧原创奖的《拆弹部队》的编剧,就是2004年嵌入驻伊美军某部的一位记者。

此外,美国还借助外交、文化等各种手段在全球推行好莱坞电影,把一个国家是否进口、放映好莱坞影片作为这个国家是否开放、是否自由、是否民主的一个标志。

危机时刻的舆论导向

在全球舆论战方面,美国在两个方面很下工夫:一个是舆论导向,一个是方式方法。

关于舆论导向,在美国,我们极少听到舆论导向的说法。但是仔细观察一下,他们的舆论,尤其在一些重大国际问题上的舆论,是相当一致的,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异。

如果分析一下美国新闻媒体,就不难发现,美国新闻报道的消息源,一半以上来自美国政府机构,其他则来自有权势的利益集团和企业。所以,承担舆论导向的主体,是美国的当权者。他们并不说让新闻媒体充当他们的喉舌,但是他们以提供新闻的方式,使他们的观点通过新闻媒体左右舆论,影响公众。

这种舆论导向,在危机时刻尤其明显。在这种时刻,美国的高层官员往往亲自出马。有材料说,2003年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国国防部用l5种文字总共发了350万字的新闻稿,这也显示了美国军方引导舆论的力度。

美国前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非常重视影响舆论,经常在媒体上露面,解释政策。美国国防部网站公布了拉姆斯菲尔德2002年8月21日至9月19日期间参加的媒体活动,有接受不同电视网和通讯社记者的采访,也有一些会议、会见和演讲的消息。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对不同电视网和媒体的采访,他是分别进行的。这样频繁的活动,想不对舆论产生影响,都办不到。

关于美国的舆论导向,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他们的忧患报道。美国现在是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人们普遍认为它的军事力量已经是世界之最,没有什么对手。可是美国媒体却常常报道说,美国空军的防御如何需要更多的经费来更新,增加情报、监控和侦察设备;美国军队对打城市战争如何毫无准备,缺乏成功地进行城市作战的能力,等等。这样的文章和分析,一方面提醒美国军人时刻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如同“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道理,他吃得再饱还是喊饿,喊的结果就是社会的关注,政府和国会都给拨款。美国的防御战线远远超出其疆界,达到欧洲、中东,可是还在大喊大叫他们的安全有问题,结果喊来了NMD,喊掉了束缚其手脚的《弹道导弹条约》。更为重要的是,此举还可以迷惑对手。

比较一下美国受到打击之后媒体的措辞与我们在这种情况下的措辞,觉得很有意思。美国受到打击后,如“9•11”,毫不遮掩地说:美国愤怒!美国人被激怒了!而我们中国,遇到类似对台军售这样的事,最常听到的一句话是: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从对外传播的角度来看,我们这种传播很少有效。告诉人家我的感情被伤害了,谁在乎?而从鼓舞士气的角度来看,表达一个国家的感情受到伤害更积极,还是表示一个国家愤怒了更积极?

美国用舆论战击垮了前苏联

关于舆论战的方式方法,美国人经过多年的研究,将心理战的原则浓缩三个英文单词:“说服、改变、影响。”他们把这三个词作为心理战的行动指南,写在心理战部队的徽标上。这个徽标中间的马头象征着特洛伊木马,意味着打入敌人心脏。美国军方的解释是,它代表“以出乎意料的方式行动和各种类型的战争中施加影响的能力”。闪电和剑表示速度和在任何地方实施打击的能力。

“说服、改变、影响”的实例很多,比较典型的是苏联东欧的垮台。1989至1991年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土崩瓦解,被西方学者称为“20世纪最重大的政治事件之一”和西方价值观的胜利。

我们已经知道,心理战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敌人的思想和其领导人的意志”。从苏联东欧的垮台,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在众多的因素中,领导人信念和意志的崩溃是决定性的因素。联想1950年4月14日,美国国务院和国防部向杜鲁门总统提交的那份《美国国家安全的目标与计划》报告,可以说,经过40年的较量,美国和几代苏联领导人打交道,终于在戈尔巴乔夫这一代获得了成功。

之所以能在戈尔巴乔夫这一代获得成功,是因为在美国的对手中,信念和意志崩溃了的,已不是个别领导人,而是前苏联整个领导阶层,包括军队的领导阶层。

(据《美国的逻辑:意识形态与内政外交》熊蕾/文,摘自《新周报》)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熊蕾
熊蕾
新华社中国特稿社副社长
1
0
3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