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朝鲜的经济由盛转衰看毛泽东的战略远见

作者:胡新民 来源:察网 2019-06-25 667

从朝鲜的经济由盛转衰看毛泽东的战略远见

胡新民

从朝鲜的经济由盛转衰看毛泽东的战略远见

1953年朝鲜半岛停战后,朝鲜人民在金日成领导下,在战争的废墟上,开展了“千里马”速度的建设。据统计,年均增长率高达25%,可能是当时世界最高的。在亚洲国家的工业化发展上,上世纪60年代的朝鲜被认为可以与创造战后经济奇迹的日本比肩。60年代末,朝鲜农村全部通电;70年代末,朝鲜粮食实现自给自足;80年代初,全部耕地面积的70%实现灌溉,插秧的95%和收割的70%农活实现机械化。1984年,朝鲜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实现了粮食自给并部分出口。当年的朝鲜工业经济同样获得飞速发展。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朝鲜人均GDP、人口寿命、识字率大大提升。当时朝鲜的社会福利水平也比较高,1979年就已实行全面的免费教育和免费医疗制度,实现对小学到大学的全体学生和幼儿园儿童免费供应外衣、内衣和鞋子等生活必需品。而且朝鲜社会的财富分配也大大平均化,不似韩国那样有巨大的贫富差距。一般认为,1979年的朝鲜已是一个准现代化国家。当时韩国在国家现代化方面远远赶不上朝鲜。中国的改革开放之初,中国领导人也曾访问朝鲜,借鉴了一些发展经济的经验。比如成立了中国有色工业总公司,大力开发矿业搞出口。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的郭声琨就担任过该公司的副总经理。

朝鲜是以苏联为首的经互会的观察员国家,与苏联东欧集团基本采取记账式的贸易。经互会成立初期,各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关系比较正常,经济发展较快。但经互会的经济体制实际上是苏联经济模式的扩大,造成了其他各成员国的经济不能独立自主地发展,只能同苏联的经济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也可以说,其他国家都逐步变成了苏联的“卫星国”。因此,1991年苏联解体,不但前苏联地区经济迅速恶化,而且各个与经互会有联系的国家的经济都受到严重影响。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不再同朝鲜搞记账式贸易,要求朝鲜支付硬通货来购买俄罗斯的产品。朝鲜的外汇储备越来越少,原料、燃料和原油的进口锐减,从而导致冶金、煤炭、电力生产大幅度下降,整个工业生产处于严重的衰退之中。由于原料、燃料、电力严重不足,大多数大中型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企业设备运转率仅达到30%。俄罗斯不再提供化肥,朝鲜的粮食产量激减,燃油不足迫使机械化的农场重新回归手工劳动。此外,连年天灾,朝鲜经济陷入衰退,进入“苦难行军时期”。

由于朝鲜过于依赖经互会的渠道,造成自身经济结构严重失衡。特别是对农业长期忽视,使得农田基本建设因年久失修导致抵御灾害的能力减弱;加上化肥短缺,当然也有时候有天灾因素,导致至今都无法解决粮食自给自足问题。所以这几十年来,不少人一提到“朝鲜”,就露出鄙夷的神色:“连饭都吃不饱”。至于为什么会吃不饱,不少人又把原因推到他们的社会制度上。这就无法解释,为什么以前同样的制度,经济成就可以与日本比肩?或许这些人根本就不知道有朝鲜有过那段辉煌历史。就像我们今天很多年轻人,不知道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那段辉煌历史一样。

著名党史专家胡绳说,毛泽东的两个决心是了不起的,一个是抗美援朝,一个是与苏联决裂。如果没有与苏联决裂,中国充其量也不过是苏联“大一点的卫星国”。上世纪九十年代初,

【“东欧与苏联一起垮,这是必然的。想起来真有点后怕。”】

新中国早期,苏联确实给予了中国很大的援助。但毛泽东对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和苏联的经济模式一直很警惕。对苏联任何想把中国的军事和经济纳入苏联的轨道的意图,都毫不留情地拒绝。中苏同盟终于在上世纪60年代初破裂。工作失误和天灾,加上中苏同盟的破裂,使新中国遇到了1949年以来最为困难的时期,史称“三年困难时期”。当时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出发点是想走出与苏联不一样的道路。因此,当“大跃进”遭到严重挫折的时候,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的嘲笑声是最大的。

“大跃进”造成的严重后果应该永远引以为深刻教训。但当年中国绝不服从苏联的指挥棒,而是继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坚持勒紧裤带搞“两弹一星”,坚持建设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和坚持以农业为基础的大政方针,历史已经证明是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大跃进”时期下大力气搞的农田基本建设,在改革开放后产生的巨大的基础性作用是举世公认的事实。在中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的今天,国人更加体会到了“没有‘两弹一星’精神,中国人走不远”的深远意义。当我们为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工业体系而不惧怕任何贸易摩擦时,不能忘记从新中国建立到1964年,重工业各主要部门累计新建的大中型项目中,有三分之二以上是在三年“大跃进”期间开工的......。

与其嘲笑朝鲜今天的穷,不如更多地想一想,我们今天的富是怎么来的。

习近平提议并主持编写的《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告诉我们在走向富强的道路上有这样的经历:

【在毛泽东生前,中国不仅已经能够自行设计和批量生产汽车、飞机、坦克、拖拉机等,而且成功地爆炸了原子弹、氢弹,试制并成功发射了中远程导弹和人造卫星。这些进展,使全世界为之震惊。同时,我们还通过兴修水利、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培育推广良种、提倡科学种田,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
正是经过全国人民的努力奋斗,1979年9月,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自豪地宣布:“我们在旧中国遗留下来的‘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这就为中国经济独立自主的、持续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物质技术基础。
……
全国总人口从1949年的5.4167亿增长到1976年的9.3717亿。同期粮食的人均占有量从418市斤增加到615市斤。就是说,增产的粮食不仅多养活了近4亿人,而且使9亿多人的人均占有粮食量比5亿多人时增加了近200斤。
……
全国居民的人均消费水平,农村居民从1952年的65元增加到1976年的131元,城镇居民同期从154元增加到365元。在全国人民节衣缩食支援国家工业化基础建设的情况下,尽管人民群众生活逐年改善的增幅不大,但初步满足了占世界1/4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这在当时被世界公认是一个奇迹。】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5
0
0
1
2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