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义:八十老翁一片丹心献给党的百年诞辰

作者:陈先义 来源:新军网 2020-06-23 2001

八十老翁一片丹心献给党的百年诞辰

——写在王朝柱电视剧文学剧本《太阳出来了》完成之际

陈先义

陈先义:八十老翁一片丹心献给党的百年诞辰

到这部电视剧《太阳出来了》,王朝柱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系列,已经整整23部了。23部煌煌巨著,将中国革命百年历史几乎无缝链接似地形成了一个史诗的宏伟序列。无论怎么讲,这都是中国文艺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宏大工程。

《太阳出来了》《长征》《延安颂》《寻路》《换了人间》《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解放》《解放大西南》《太行山上》等等,这一部又一部中国人民耳熟能详的电视剧作品,组成了中国革命形象化的史诗画廊。如果把这些作品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和链接,足可称得上是中国人写的中国版的《战争与和平》。

到今天这部表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太阳出来了》,王朝柱这样一个由青壮年启程革命史创作的作家,已经成为一个鬓发斑白的老者。当初他动笔开始写第一部革命史诗作品时,也不过四十多岁,如今已经是一个年届八十的老翁。很多年来,他没有假日,没有年节,始终陶醉在革命战争历史的海洋里。

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是,当老作家用这些作品满腔热情地歌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歌颂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歌颂人民军队在毛泽东领导下筚路蓝缕的伟大征程时,正是我们国内各种政治力量异常活跃,各种非毛化、非党化、嘲讽我们的党和领袖、甚至嘲讽和怀疑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论异常猖獗的时候。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王朝柱同志以一个老共产党员的担当,以笔作枪,勇敢地站在思想斗争的第一线,英勇地捍卫党的历史,捍卫党的形象,捍卫我们伟大的领袖,为当今时代留下一部可传之后世的革命史正传。

鲁迅先生评价司马迁的《史记》,称其是“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套用鲁迅的话观照王朝柱的史诗系列,他的作品也同样可称之为“共产党人的红色家谱,中国革命的豪放战歌”。试问这一代的青年,你们哪一个不是通过这些革命史诗的宏篇巨制来对中国革命有了新的认识的?当有些人是非颠倒混淆历史的时候,又有多少人通过观赏这些作品以正视听?当思想界浊浪翻滚的时候,王朝柱同志秉笔直书,力挽狂澜,英勇地举起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举起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旗帜,他像一个英勇无畏的斗士,永远都冲锋在前。他不为名利、不惧权贵、不怕恫吓、不畏生死,力争让自己的作品做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也为我们的子孙后代们留下一部可资参证的真实历史。若干年后,我们的后代们学习研究先辈的历史,研究毛泽东那一代共产党人走过的路,王朝柱的革命史诗系列便是最形象最生动的历史教科书。

眼下,树欲静而风不止。诋毁、污蔑、虚无、丑化党的历史和党的领袖的形象的做法,在某些人某些部门某些大学某些机关依然喧嚣不止。敌人人还在心不死。这是毛泽东同志早就提醒大家的话,至今依然被实践证明着。就在日前,湖北大学党委对一个公开力挺台独港独的教授开除党籍的时候,有个人居然公开叫骂,说这种清除反党行为的举措就是极左,声称早晚有一天要为之平反。右翼势力如此猖狂地向一个政党疯狂进攻,解放以来的历史所罕见。

此刻,我们来客观看待王朝柱的系列作品,其实它早已超越文学艺术之外,面对种种邪恶污流,这是荡涤一切污泥浊水正本清源的文化利器,这是杀向敌对势力的匕首投枪。它是澄清一切歪理邪说的时代强音。

当他的歌颂我们的党的诞生历程的《太阳出来了》出版的时候,我们不禁想起一件往事。

当1991年苏联解体的时候,苏联的文学领域和意识形态领域不乏虚无嘲讽和解构历史的作家学者,不乏像索尔仁尼琴、雅科夫列夫那样大批站在敌人一边的获得过这奖那奖的教授学者,却缺少像王朝柱这样敢于挺身而出捍卫党的旗帜和真理的共产党员,缺少有正义感的作家学者,所以,一个强大的苏联大厦轰然倒塌了,在全世界帝国主义国家的狂呼喧嚣的庆典声中,飘了70多年那面缀有镰刀斧头的苏联红旗落地了。

今天,在中国,以美国为首的所有帝国主义国家每时每刻都在做着搞垮苏联的历史旧梦,时时刻刻在利用各种机会搞垮我们的党,搞垮我们的国家。即使在举世罕见的瘟疫面前,美国佬都没有放下那颗罪恶的亡我之心。但是,我们可以骄傲地说,我们有十四亿高举毛泽东旗帜、热爱党热爱祖国的伟大人民,我们有一大批像王朝柱这样勇敢地站在思想斗争的第一线英勇无畏的将士。尽管敌人已经瓦解了我们队伍中的一部分意志薄弱者,尽管有第五纵队的右翼势力时时在帮帝国主义呐喊助威,但中国有伟大的党有伟大的人民伟大的军队,他们的狂吠,不过是蚍蜉撼树,我们那面用鲜血染红的旗帜,永远也不会改变颜色。

 

在又一部为我们党的正史树碑立传的巨作《太阳出来了》完成之际,让我们向这位已经年届八十的老兵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我写大型史诗剧《太阳出来了》

王朝柱

 陈先义:八十老翁一片丹心献给党的百年诞辰

《太阳出来了》缘起远在四十多年前。当时,我对某些理论家对共产党、对毛泽东等共产党人的解读不能赞同。怎么办?我花去了很长时间研究这段复杂的历史,并得出属于自己的认知。但是,我是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的毕业生,供职于总政歌剧团为歌曲作曲,和某些理论家——乃至于少数大权在握的官员辩论吗?连自己都觉得蚍蜉撼大树。经过痛苦的思索,遂决定利用史传文学的形式,展现第一代共产党人可歌可泣的风范和节操,还有主导这一伟大时代变革的马克思主义。主人公是李大钊。没想到获得很大的成功。胡乔木同志在人民大会堂出席长篇史传文学《李大钊》的座谈会,哽咽着讲了三十五分钟,给予这部近70万字的拙著很高的评价。

在胡乔木谢世前夕,他对我说:“要用影视宣传你的理念!”事后,我在他曾供职的中央文献研究室的领导、专家的帮助下完成了二十余部、近六百集的长篇电视剧。有意义的是,反映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太阳出来了》竟然是最后一部——且在我80岁完成的。

啊,二十多年啊,天天笔耕不息,没有休息过一个星期天,每星期只和夫人、孩子吃一餐午饭……我望着这部四十五集的《太阳出来了》真的哭了,也不知道为什么哭的是那样动情!

其实,前言是不要写的。但是,我在创作《长征》《延安颂》等长篇电视连续剧的时候,有着自认为带有辩论性质的话要说,故都写了所谓的序言。这部《太阳出来了》也写了篇序言,但为不大懂这段历史的青年学子所作。

一、主人公的选定:《太阳出来了》的主人公是李大钊。陈独秀认为:李大钊“平生的言行,诚如日月之经天,江河之行地……最后视死如归,为党捐躯,慷慨就义,面不改色,世人称他是马克思主义先驱,革命家的楷模,是一点也不过誉的。”因此,李大钊为第一主人公。

但是,陈独秀虽然自称“南陈徒有虚名,北李确如北斗”。但陈独秀在《太阳出来了》这部电视剧中的地位也是不可撼动的。他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为扫除封建残余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创办的《新青年》团结了一批文化名人,对青年人走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道路,是无一能替代的。从某种以意义上说,为“五四”运动的暴发积蓄了精神力量。他在建党、国共合作等方面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二、历史跨度的截取:《太阳出来了》从反对袁世凯复辟开始的。同时,李大钊等人也在这时接触了马克思主义。换句话说,在这一特殊复杂的历史变革中,紧紧抓住反帝反封建、走十月革命道路这条主线,展开全剧波澜壮阔的历史,让今天的青年学生认识到祖国和个人的命运是不可分割的。

三、有些人物的拿捏:由于《太阳出来了》是一部全景式的史诗性的戏剧,因此,有些人物的处理也是需要裁剪、符合历史的。如:

毛泽东:由于他的年齡、学识,在“五四”运动前后不可能是主角。但是,必须写出他初露锋芒的才气,以及他必然登上历史舞台的豪气。

蔡元培、胡适、钱玄同、鲁迅等有着很大影响的文化教育界名人,处理原则均按历史唯物主义去写。像蔡元培在这一历史阶段有着很大的贡献。但是他在“四一二”大屠杀中起了很坏的决定性的作用。怎么办?给这位了不起的大秀才留个面子,只在画外音中写一句“四一二”大屠杀的主要决策人。

第三共产国际成立不久,派到中国来的维经斯基、马林、鲍罗廷等都不是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们自始自终相信国民党,认为“中国共产党早成立了5年”等,因此对中国革命的失败是负很大责任的。但是,这不是我写的《太阳出来了》的主线,因此点到为止,甚至略而不述。

四、全剧的风格:《太阳出来了》既然是我写的这部历史大剧的开篇,它必须与其它近二十部剧的风格保持一致,那就是典型的史诗性风格。然而,由于这部《太阳出来了》的时代不同,所写的历史人物的年齡、身份也有根本的差异,这就要求我的写作必须有新的风格因素,那就是以平民化的笔触写出一部风雷轰鸣的史诗。艺术效果如何?愿意听从批评。

五、《太阳出来了》源于史传文学《李大钊》:那时我的夫人是人民大学的教师,给我借出了很多档案史料;写作中胡乔木老领导曾帮过忙,胡华教授也曾点拨过我,出书时李硕儒同志出力甚多。在完成电视剧《太阳出来了》的过程中,逄先知、金冲及、王兆海、李准、仲呈祥、左中一、夏潮、郑伯农、李硕儒、陈先义等都给予很大帮助。对此,我是由衷地感谢这些领导和朋友们。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陈先义
陈先义
4
3
9
1
2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