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威虎山3D》中的打黑与唱红

作者:靳鹏 来源:经略网刊 2014-12-30 922

 驳壳枪、黑骏马、貂大氅,讲黑话、打老虎、砸飞机,磁性男音、亦正亦邪、智勇双全,杨子荣独闯虎穴,座山雕束手就擒。新版《智取威虎山3D》,将所有美国式西部片、《第一滴血》系列片、007系列片、《碟中谍》系列片等等系列中所有英雄主角应该具备的光环,全部加在了杨子荣身上。

  只有英雄还不足以成为一部电影,以下元素仍然必不可缺:总是在最后时刻赶到的打酱油分队、无时无刻不需要被拯救的无辜的捣蛋的妇孺,邪恶到连外貌都变了形的各种各样的悍匪、村庄与地球的破坏者。

  接下去,剧透与否已不重要,故事必定如此发展。一,缘起:强盗残酷迫害无辜村民,奸淫掠掳无所不为,偶然到来的孤胆英雄(或带少量人马)目睹惨状,心生大悲悯,决心铲除万恶黑势力。二,纠纷:英雄深入虎穴(打虎上山),刺探敌人虚实,愚蠢的敌人一再试探,但终究无果,反为英雄所戏弄。三,大战:月黑风高之夜,英雄召唤打酱油小分队前来,调动各种机枪、坦克、飞机以及天雷滚滚而来的石头,消灭了强盗,拯救了民众。四,尾声:如果是西方观众,导演一定留一个圣诞节英雄凯旋归来,家人团圆的场面以告慰观影两小时以上的观众,如果是东方导演,那就拍一个举家团圆过大年的场景。总之,电影在这里可以安心结束了。这个经典模板之中,可以随意放进一些莫名其妙、可有可无的花瓶,《智取威虎山3D》中,小白鸽、青莲是也。

  如果不是因为杨子荣和匪帮们讲了一系列英语无法直译的黑话,谁还能分辨出这是好莱坞出品的,还是国产的,还是港产的?当然,能对出“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的,从智力层面来看,指定是要高于到哪儿都自我介绍“James Bond”(詹姆士·邦德)的英国特工。其实很多观众很纳闷,无恶不作、妄图毁灭地球的悍匪们,观看了数十年的007系列,难道还不清楚就是这名行事张扬、犬马声色的“水线子”James Bond毁了他们的宏图伟业?

  由此看来,要评价如《智取威虎山3D》这样一部电影的剧情好不好,导演(或者编剧)有没有编圆剧本的能力,实在是件很困难的事。同一条流水线上生产的工业产品的质量差距,仅在于后期包装与营销的差距。比如,加上3D制止、徒手打飞机等内容,这就表明这个产品在包装上高于前代,因为3D电影是基于发行方提升票价的实际需求,最近几年才普及事情,而徒手打飞机则由于拍摄、制作等成本较高,也才是近几年由好莱坞传播到中国电影界的。

  关键是,京剧《智取威虎山》是个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政治题材样板戏,怎么改成了好莱坞大片,在什么地方做了改动,为什么要被改成好莱坞大片?这才是问题。

  京剧《智取威虎山》取自《林海雪原》中的一个章节,由于特殊年代的大力推广,为今天五六十岁的群众所熟知。由此,不需要做连篇赘述,读者就能分清两者之间的区别。下文取自百度对于样板戏京剧《智取威虎山》的介绍,在3D版《智取威虎山》不同处,笔者略加说明,以示区别:

  京剧《智取威虎山》根据曲波同名小说中“智取威虎山”一节改编。1946年,人民解放军为了保证土改不受破坏,组成小分队深入林海雪原消灭土匪。

  1946年冬季,解放战争初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东北战场上取得了辉煌的胜利。由某部团参谋长率领的一支追剿队,遵照毛主席《建立巩固东北根据地》的指示,进入深山老林,发动群众,消灭土匪,巩固后方,配合解放军粉碎美蒋进攻。

  区别:电影改共产党主动剿匪为被动剿匪。剿匪之必须,在京戏版中,是遵照毛主席指示,发动群众,巩固后方之战略的一部分。电影共产党小分队剿匪之不得已,是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了土匪的威胁。

  国民党收编的土匪武装首领座山雕,到处烧杀掳掠,扰乱后方,人民恨之入骨;在遭到我军的痛击后,逃回威虎山老窝,妄图依仗地势险要,负隅顽抗。威虎山工事复杂,不宜强攻,只能智取。侦察排长杨子荣沿途侦察,深山问苦,在常猎户父女的帮助下,找到土匪线索,并缴获了座山雕垂涎已久的“秘密联络图”。通过提审土匪栾平,又掌握了“百鸡宴”的情况。

  区别:电影改共产党寻剿为躲匪。此一改动,大大加强了土匪的能力,创造出了30人小分队对3000土匪,敌我力量严重悬殊的局面,也为英雄的生成,创造了必要的土壤。

  在杨子荣请求下,经过党支部委员会和战士民主会的讨论,参谋长派杨子荣改扮土匪,假借献图,打入威虎山。杨子荣牢记人民的重托,打进匪窟,以革命的大智大勇,战胜了座山雕的多次盘问和试探,取得了敌人的信任,并及时送出了情报。

  区别:电影弱化党支部委员会和战士民主会讨论过程,强化杨子荣孤胆英雄、有勇有谋。

  参谋长率领追剿队进驻夹皮沟,发动群众恢复生产,组织民兵。铁路工人李勇奇见到日夜盼望的人民军队来到面前,激情满怀,决心跟共产党消灭顽匪。追剿队和民兵一起滑雪、练兵,做好战斗准备。

  区别:因改寻剿为躲匪,电影加强了组织军事防御等内容,但缺少发动群众、恢复生产、组织民兵的内容。

  这时,申德华取回了杨子荣送出的情报。不料,情况突变,小火车被炸,土匪栾平在押送途中逃跑,参谋长立即决定,急速出兵。追剿队和民兵由李勇奇带路,迎风滑雪,直捣威虎厅。栾平逃到威虎山,给杨子荣带来严重威胁。杨子荣临危不惧,机智沉着,抓住敌人虚弱的本质主动进攻,处死了栾平;又按计划布置好“百鸡宴”将匪徒全部集中在威虎厅用酒灌醉。这时,追剿队和民兵及时赶到,与杨子荣里应外合,全歼了顽匪。

  区别:电影改民兵带路为小孩带路。

  电影版与京剧版的对比,最突出的是,影片弱化了甚至全盘去除了解放战争的大背景。什么是解放?什么是解放战争?京戏版提示的解放战争背景信息是:1946年四平一战,东北民主联军败退松花江,东北战局,面临极大压力。在此险境之下,6月16日,中共中央决定以林彪代替彭真,担任东北局书记。7月3日,东北局在哈尔滨举行了扩大会议,这次会议委托陈云起草了关于东北形势及任务决议,并于7月7日通过,史称《七七决议》。《七七决议》指出,发动农民是东北斗争成败的关键。“决议”号召一切可能下乡的干部要统统到农村中去。根据这一决议,东北局派出17000名干部和几万部队分散到农村发动群众,进行土地改革,分田分地,几个月内东北解放区完成了土改消灭了土匪武装。

  在京剧《智取威虎山》的背景信息中,土地改革是解放战争的成败的关键。解放,是改变一个阶级的经济—政治面貌,是将受压迫的民众,组织起来,武装起来,通过与敌对阶级(及其附属势力)的斗争,获得翻身并当家作主的过程。解放,是一个召唤人民,使人民觉醒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英雄人物(杨子荣)依附于人民战争的政治逻辑,英雄人物(杨子荣)创造英雄事迹的前提,是组织上通过缜密的考虑,进行战术布局的一部分。同样,英雄人物也只有在获得了群众(李勇奇)的支持与支援之后,才能击败反动分子。

  消解了人民战争这一政治前提之后,电影版《智取威虎山3D》中,我们看到的人民是这样的:人民在经过一段时间自发抗争强盗后,抗争意识消解了。与其对抗强盗,不如息事宁人。新来的武装力量,则不再领导人民的解放,而是仅仅充当了一个庇护者的角色。人民不再被要求武装起来,不再承担解放自身的任务,他们只需要静默地等待英雄们击溃并剿灭强盗。

  由此,“智取威虎山”的主题,不再是“解放”,而是“安全”。“安全”,只是“解放”这个大题目中一个极小的分支,现在却被塑造成了主干。

  问题出来了,攻打威虎山上迫害人民的强盗,还要不要人民?“打虎”,还要不要人民?是人民的政治,还是治安的政治?

  按照电影的表述,人民的政治,已经被放弃了。剿匪的逻辑,仅在于保护群众,而不是解放群众,更不是放手让人民去打倒强盗。原因是出于对人民的不信任,还是出于引入人民导致治安混乱的忧虑,不得而知。

  将人民的政治转舵驶入治安的政治,是一种便利的治理方案。但庇护人本人要成为一个合格的治安担当者,起码应具备两种能力:一,道义上的担当感,二,拥有的绝对优势的武力(或智力),足以击败强盗。道义与武力,二者不可缺一,并且两者必须捆绑。缺乏道义担当,治安者极有可能沦为盗寇;而缺乏绝对优势的武力(或智力),则不能消灭悍匪。比如,《智取威虎山3D》中英雄的庇护人,以大无畏的道义责任感,承担起了拯民于水火的重任,更重要的是,他们拥有随手开坦克、徒手擒飞机的优势武力与智力,足以消灭足够愚蠢的强盗。

  但我们仍然忧心,治安者仍是人,不是神。人难免退缩、畏惧,难免在责任感上有所缺失,难免有智力上所不及之处。仅靠治安者的“打虎”,治安者会不会恐惧,会不会贪恋老虎威势,甚至,会不会放弃其治安责任,与“老虎”达成某种利益上的妥协?

  治安的逻辑难以解决治安,怎么办?这,已经不是一篇影评能解决的问题,“一步之遥”外,人民正在寻求登场。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5
0
0
0
0
0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