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如火的热情点燃文艺事业的春天——访河北省文联副主席、石家庄市文联主席周喜俊

作者:庄会茹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15-10-31 1297

   走进那间面积不大,整洁朴素充满书卷气的办公室,迎接自己的依然是记忆中灿若山花的笑脸。面前的周喜俊,风尘仆仆却毫无倦色,周身充满阳光气息。她刚从石家庄市文联的帮扶村鹿泉张堡回来,接受采访时开口便是村里的事儿。 

          “人民的力量经久不衰”             

   曾经在战火硝烟中鸣响壮烈乐章却尘封已久默默无闻的张堡村,自周喜俊写的纪实文学《走进张堡村》在《石家庄日报》刊登后,村民们心中的荣誉感被唤醒。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父辈的奉献和牺牲,那些以顽强精神抗击侵略者的英雄壮举,那些甘洒热血救亡图存的不屈英魂,似火种一般,燃烧在村民心中,激励他们珍视历史,以新的精神面貌开拓未来。亲切随和、善于说老百姓话,讲述老百姓故事的周喜俊,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成了张堡村人民心中可以无话不谈的朋友。包括那些在外工作已退休多年的烈士后代,看过她写的文章,也通过电话、书信和各种方式为她提供更多的创作素材。中秋节前夕,乡亲们给她送来水灵灵的大白菜、萝卜、茴香、大葱……这些带着泥土和露水的新鲜蔬菜,让周喜俊非常感动,她说这是千金难买的情谊。

  以一位作家的责任感,用手中的笔深入挖掘革命老区的历史,不仅为村里增加了更多的历史文化色彩,增强了村民的爱国心和凝聚力,还把帮扶村变成了深入生活的基地。周喜俊认为,扶贫要先扶精神,让村民的心态阳光起来,精神强健起来,有了自豪感和自信心,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文联没有钱帮村里修桥筑路,但我们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帮村里修筑精神之路。”周喜俊用独特的工作理念,赢得了村里人的信任和尊重。她为《张堡村志》写的序言《修筑坚实的精神之路》在《中国艺术报》发表,让乡亲们更感到自豪。她决心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村里修建起一条坚实而气韵流动的精神公路。 

  植根生活沃土,面向人民群众,创作健康向上的精神产品,是周喜俊多年来的自觉坚持。说到深入生活,有人认为是很辛苦的事情,她却觉得乐在其中。她说:“深入生活不仅是向实践学习的最好机会,更能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让她不仅拥有了不竭的创作源泉,也懂得了人民需要什么样的精神食粮。她利用20多年的生活积累创作的电视剧《当家的女人》,七易其稿,从写故事大纲到剧本定稿花费了两年多的时间,剧中的人物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丰厚的生活积累,严谨的创作态度,让这部作品一出笼就受到观众的青睐,连续11年在央视及各省卫视久播不衰,并荣获全国电视剧飞天奖、金鹰奖、全国“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全国首届农村题材优秀电视剧一等奖,成为获奖和市场双赢的代表剧目。说到《当家的女人》产生的社会效益,周喜俊讲了两件事:2008年她到江苏华西村深入生活,80多岁高龄的老书记吴仁宝听说《当家的女人》编剧来了,破例出来和她交谈了40多分钟。现任书记吴协恩取消正在召开的中层干部会,专心和她谈了两个多小时。华西村两代“当家人”之所以把她视为贵宾,是他们从《当家的女人》主人公张菊香身上看到了华西村当初的创业精神,对这样的编剧他们发自内心地敬重。还有一次,她乘坐出租车外出办事,恰好有朋友打来电话说到《当家的女人》,出租车司机得知她是该剧的编剧时,怎么也不肯收她的车费,因为《当家的女人》让他母亲和妻子多年的冷战关系得到了改善,他说“这是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幸福。”

   从事文艺创作近40年的周喜俊,不管文艺界出现什么思潮,始终坚持深入生活,坚持为人民而写,这种坚定的信念来自人民。谈到2006年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作为全国“两会”特别节目在黄金时段播出的大型现代戏曲《七品村官》, 周喜俊感触颇深:“这出戏最初是市委交派的任务,主人公是全国各大新闻媒体报道过的先进典型,在网上搜索资料很方便,但那样写出来的东西是没有血肉的。连自己都感动不了,怎么能感动观众?”她利用“五一”长假深入到农村,一住就是十多天,吃着农家饭,干着农村的活,和老百姓聊着村里的事,她从中挖掘到很多鲜活的东西。 

  “当你真正深入到人民群众之中,你的心灵才能找到归宿,你的创作才能找到定位,你就会懂得写作不是私人化的事情。” 现实生活的丰厚回馈,读者和观众的深情厚爱,赋予她更多的责任,也给了她强大的力量。她认为,优秀作品对读者和市场来说,不是迎合,而是引领。她的不少作品都是获奖和市场双赢的优秀之作。作品主人公不管生存环境如何贫瘠恶劣依然含笑绽放的生命亮色,和着带有泥土芳香的蓬勃朝气,给人以昂扬向上的力量。其中蕴涵的扎根山岩,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生命强韧,彰显着势不可挡的正气和照亮人心灵的正能量,让人的心灵得到净化。   

给人精神“底气” 

  燃灯者,光亮源自内心深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周喜俊,是那种一见之下便令人满心开阔的人,意志坚定,气场强大,明媚劲健,兼有一往无前的勇气。这得益于她早年艰苦生活的磨练,但更多的是一种似乎与生俱来的阳光心态的作用。来到她面前,你的漶漫你的忧伤你的愁苦你的踌躇你的犹疑,瞬间便没了踪影,眼前晃动的只有直入人心的敞亮,心里想做的只有“向前,向前。”她的阳光大气,让有幸与她接触的人感念不已。

  时隔几年,仍然能清晰地记起第一次到石家庄市文联采访的情景。一位沉稳的、豪情满怀的“当家的女人”,端坐在那里,只是滔滔不绝地谈工作,听者已被深深感动。三个多小时的采访,浑身像被阳光浸透,多年积郁似乎一扫而空,像是完成了一次灵魂的洗礼。感动于她的“用阳光心态对待周围的人,用平和目光看待身边的事,用积极进取的姿态谋划好自己的工作,用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创作每一部作品。”感悟于她的“生活中有蜜蜂也有苍蝇,有人看到的都是苍蝇,就感到生活令人厌恶得透不过气来。我追寻的是蜜蜂在花丛中忙碌的身影,体悟到的是生活的美好和甜蜜。”朴素的话语,深刻的哲理,令人刹那间感觉心胸开阔。是啊!用勤奋的脚步,追寻光明和希望,才会有美好未来,何必过多在意那些差强人意的人和事呢?她的鼓励和指点,让我从此勤奋了许多,在摆布与自己工作有关的文字时,多了从容与快乐。

  与她相处,你会看到情不自禁的真情流露,听到打动心灵的真诚话语,会在自然流淌的人性之美面前感觉到心灵的浸染和提升,引领你去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大写的人。像她所说的做一座花园,吸引更多的蜜蜂,凝铸更美的景致,而不是在一味抱怨的同时聚拢更多的垃圾情绪在自己周围。那种仿佛与生俱来的所向披靡和阳光心态,是扎根生活多年的一种自然流露,把想干事、能干事的人团结在一起,做社会正能量的传播者,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亮色。在饱受诟病的社会冷漠症面前,她的热情如火,让人在忧郁中阔开心胸,在迷茫中找准方向,在杂沓中淘得宁静,在纷扰中享受快乐。

  她属于那种对披荆斩棘的开拓性工作毫不畏惧,每逢大事准备到细节,关键时刻可以一战而成数役之功的人。弘扬正能量的工作和写作,永远是生活的主旋律。她用如火的热情感染着文联人,让大家看到发展的前景,踏实做事的回报,多出快出成绩;她用睿智的头脑耕耘着文学艺术的生态林,使其佳木竞生,生机勃勃;她从心底尊重他人的意愿,低调做人,高调做事。除了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走,她似乎从未懈怠过。笔者曾有幸受邀参加石家庄市文联组织的基层文联经验交流会,看到了从事前准备到台上发言再到会后落实的步步严谨,事无巨细,和谐高效。对她的不觉劳累精力过人,事务缠身却思路异常清晰,颇为钦佩。一番讨教之后,得到的回答是:“只是觉得很忙,并没觉得太累。我的两大爱好就是工作和创作,很少应酬,也没有别的嗜好,心里很纯净,精力就充沛,工作和创作两者兼顾并没觉得力不从心。”这无疑是她“工作有效果,创作有成果”的有效保证,但前提是“一般午夜前我没有睡过觉,中午也很少休息。写作大多是在晚上。”

  一个不知疲倦兢兢业业工作的人,作家中坚持扎根生活不动摇的人,团队中坚持按成绩说话的透明的领军人,生活中待人诚恳善良真诚的人。一位不为人情所困、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关系所累、不为利益所惑,有担当、有成就、树旗帜、带队伍的基层文联当家人。对他人不乏温厚的情感,真诚的关心,切实的指点,殷切的期望,让人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那直指问题核心的睿智与坦率,不让人感觉难堪的探讨与教导,令人尽享收获的快乐。面对她的目光,你甚至不忍停下前进的脚步。世事繁杂,但她却用满腔的热情,和几乎从不会回落的激情,身体力行,并能带动他人,把文学的魅力化作家园般的温馨,在诸多喧嚣的文化景观中,让我们看到一方温情与宁静。

  她的阳光、真诚、乐观,与平和自信的心态,来源于生活的积累,知识的储备,坚定的信念,和长期用前瞻性的目光深入生活潜心创作,反映时代变革的高度自觉,来源于对生命的自觉尊重和对养育自己的土地的深情挚爱,来源于鲜明的历史责任感和强烈的社会担当意识,体现了文学魅力和人格魅力的双重作用。她用生活中积累的智慧和创造力架起的心灵之桥,把健康美好的人生姿态和志存高远的人生境界,源源不断地输送给对光明、对文化有所期待的人,给人以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坚定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

   不断创造和追寻美 

    “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心动,让人们的灵魂受到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文艺的力量,来自火热的社会实践,质朴的人民群众,深厚的文化情怀,体现在“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周喜俊的朴实睿智,真诚坦荡,使她无论到哪儿都能挖掘出生活的宝藏。几十年如一日,始终把文学的根扎在现实的大地上,坚守良知和责任,关心人民,表达人民,让她触摸到一个时代最深沉的心史。她所创作的典型人物,代表的是社会群体中寻找生活和发展方向的那类人,他们的矛盾和困惑,正是时代发展的矛盾和疑惑,他们所体现的美,是时代的心灵河床中最真实、最具表现价值的美。

  周喜俊深知,作家要靠作品说话,而作为市文联主席和作协主席,不仅自己要创作作品,更应该带出一支扎根生活的文艺队伍,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为起到表率作用,她于2005年开始,在安排好文联工作的同时,率先在赞皇县行乐村建立了深入生活基地,利用七年时间,写出了获河北省文艺振兴奖的长篇小说《当家的男人》,在全国《曲艺》杂志连载的长篇评书,待播的长篇电视剧等一系列作品。在她的带动下,石家庄文艺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早已是常态化。并通过一年一度的大报大刊奖,两年一届的文艺繁荣奖,三年一次的创作大会等多项长效机制,扶持了骨干人才,培养了基层人才,发现了校园人才,凝聚了社会人才,使文艺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文艺人才不断涌现,一批弘扬时代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引领社会风尚的优秀作品,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

   在文联工作中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的周喜俊,惯于以创作的思维抓工作,以工作的思维搞创作,做到工作创作两不误。对此,她解释说:“搞创作必须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抓工作得思路清晰,导向正确。用搞创作的态度去抓工作,肯定能件件落到实处。用谋划工作的思路去搞创作,就不会跑偏。文联工作和文学创作的有机结合,是一种优化组合。”从基层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周喜俊始终认为,“基层蕴藏着大家名家的种子,基层是创作精品力作的沃土,文艺事业要想实现生态发展,必须抓好基层文艺队伍建设。”她一个县一个县奔波,用自己的真诚和人格魅力,为建立健全基层文联机构积极呼吁,帮助基层出谋划策,解决实际问题。在她的努力下,石家庄21个县(市)区中,16个都有了文联,其他几个区也有了相应的协会,她满怀信心地说,“力争在三年之内实现基层文联机构全覆盖。”让基层文联形成网状结构后,就能使深入生活常态化,文艺志愿服务制度化,群众教育实践活动持久化,文化惠民普及化。

  “火大没湿柴”,是周喜俊常说的一句话,营造风清气正的氛围,让不良倾向无处存身,是她的一贯作风。无论是在石家庄市艺术研究所当所长的11年,还是到石家庄市文联任主席的10年间,她总是从自身做起,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阳光透明的为人,求真务实的作风,营造健康向上的发展环境。在各种文艺思潮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时候,石家庄市文联始终高举“文艺为人民”的旗帜,带出了一支扎根基层、服务人民的文艺队伍,这是非常难得的。  

  石家庄文联的工作理念和人才培养机制,也为全国地县级文联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2014年,周喜俊两次应邀为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举办的“全国基层文联负责人研修班”做案例教学,引起强烈反响。前不久,在中国作协和省作协等部门联合举办的《贾大山文学作品全集》出版座谈会上,周喜俊在发言中掷地有声地谈到:“深入生活只有建起长效机制,才能形成良性循环。作家只有真正参与到社会实践之中,才能看到生活的本质。只有真心热爱脚下的土地,才能挖掘出生活的富矿,这是贾大山创作给我们的启迪。” 这是周喜俊一以贯之的理念,这种清醒的认识,带来石家庄市文艺事业的蓬勃发展。

  有一种力量,让人不畏艰辛,勇往直前;有一种力量,使人不计得失,执着坚守;有一种力量,让人敏锐而深刻,温情又深沉。这种力量,就是热爱。爱质朴的人民,爱雄浑的大地,爱灿然绽放的文学之花。周喜俊用她的胸襟、睿智和才情,让文联化作令人留恋的温馨家园。那奋力铺展开的渗透到城市角落和广袤乡村大地的文学画卷,温情而壮美;那撒向大地的文学种子,颗颗具有直指人心,以情感人的力量;那破土而出的文学新苗,沿着民族化、大众化的道路,不断捕捉时代的新意,强健着民族的风骨。我们相信,她和她的团队,将以更加昂扬的状态,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通讯地址:石家庄市中山东路313号石家庄日报副刊部  

邮编:050011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4
6
1
1
1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