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防:四万亿通过马太效应配置到少数人口袋

作者:云淡水暖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13-05-02 205

不得不防:4万亿通过马太效应配置到少数人口袋

云淡水暖


新华社报道“国务院出台扩大内需十措施确定4万亿元投资计划”,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认为“近两个月来,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必须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看来,相关方面是充分看到了美国金融危机这股祸水,不可避免地呼啸而至,冲击到了中国的经济。冲击当然来自于中国经济越来越高的对外依存度,这个中国经济抵御风险浪潮这个堤坝上的脆弱堤段。

尽管珠三角、长三角的一些政府官员一再表明,“所谓企业倒闭潮不存在”,力图营造欣欣向荣、“平稳较快”的气氛,但四川、重庆、安徽、湖北大批返乡的民工潮,温州20%的中小企业的破产倒闭,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的一项调查说珠三角20%的受访港商计划关闭工厂或放弃生产业务的噩耗,都预示着这一次全球化经济危机的非同小可,据说,一个普通美国人从起床刷牙到晚上睡觉所接触的生活用品,90%来自中国的生产工厂,发达国家大众消费市场的疲软,必然反馈给上游的“世界工厂”,谁叫你要争取成为“世界工厂”呢?

所以,提出“拉动内需”的口号,拿出“拉动内需”的举措,不管主动、被动,就是对现实的承认、正视。认真说来,如果中国人都把自己的“需”展现出来,这个“内需”简直令任何人都羡慕,13亿人口,相当于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左右,哪怕是一个几千万人的群体,已经相当于欧洲的一个国家规模了,所以,世界奢侈品市场的卖家,把眼睛盯在中国市场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市场,因为,按照国际评估机构的数据,2006年中国大约有30万千万富豪,300万百万富翁。波士顿咨询公司(BCG)估计,中国大陆0.4%的富有家庭占有70%的国民收入。

但是,与13亿比起来,富豪的数量太少,他们到伦敦买世界上价钱最高的豪宅,在各个奢侈品展销会上大方出手,买价值几百万的跑车、游艇、钻石,他们爬一次世界名山花费20几万,他们穷奢极欲,对“内需”的推动却不大,因为他们消费的,都不是普通的产品,普通人也不敢想象那样的消费。而靠“成功人士”们,全然体现不出13亿人应有的消费规模。“内需”靠“成功人士”不行,还得靠最广大人民群众。但“内需不振”的核心原因就是最广大人民群众手中控制的国民收入太少,99%的家庭合共只切得30%的国民收入,这可能是抑制内需的根本原因之一。

从“十大拉动内需措施”的内容看,4万亿的投向有六个领域,涉及民生安居、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4万亿从绝对数字上看,不算“少”,并且是“投资型拉动”,真金白银的,然而,有人指出,去年全社会投资是13万亿,今年可能达到16万亿。按此看国家加大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总额所占比重不大,直接拉动经济作用不大,主要是起到带动整个经济增长的作用。怎么“带动”呢,两个方面,一是带动“地方”投资,一是带动“社会投资”,据说带动比为1:3左右。明确说“今年四季度先增加安排中央投资1000亿元,明年灾后重建基金提前安排200亿元,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总规模达到4000亿元。”

所以,老百姓知道了,4万亿不是发钱,而是要通过工程建设,在建设中通过各行各业的项目、产品最终把钱转移到劳动者手里,而这就叫做“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这个“配置”要通过“市场”来体现,那么,根据以往的经验教训,4万亿会怎么配置,哪些群体“配置”得多,哪些群体“配置”得少,就值得考虑了。

“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中的“资源”,投资是一种资源,如何“配置”,就看有没有参与“配置”的身份和话语权,客观地说,最广大劳动者是无缘参与“配置”的,他们只有作为人力资源被“配置”的身份。但参与“配置”者是要图利的,图利的目标,是如何使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在一个项目资源面前,谁有资格参与“配置”呢,一是当地政府、然后是“市场”的主宰——资本。

比如说,某地争取到一个项目,规模是4千万,“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的4万亿当中拿出一千万,当地政府配套通过政府信用在银行贷款投入2千万,某富豪以公司资产抵押从银行贷款一千万,然后,走招投标的“过场”,某富豪关联的公司通过种种“市场配置”夺得工程中标权,以下的就是最常见的各种运作了,比如层层转包,层层扒皮,到工人、农民工手上,也就是糊口的数量了。而反之,地方政府得到了政绩和“标志”,富豪通过此番“社会投资模式”哪怕只摄取其“投入”额的10%的利润,比如100万,也算是拿了大头,风险在银行担着,回顾这么些年来各位“成功人士”的发迹史,不会“空手套白狼”的,不算“成功”。

这么一来,恐怕结果是资本还是拿了大头,拉动“内需”所理应寄望的最广大群体还是无缘占到主要分配位置,而这是符合所谓“马太效应”的。

《马太福音》中说:“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据此,罗伯特?莫顿归纳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经济学界归纳为: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

客观地说,中国贫富差距的产生、扩大过程,有力地证明了“马太效应”的存在,提供了鲜活的案例,中国有句古话“人赚钱难,钱赚钱易”。换句话说,在“马太效应”面前,财富资源的来路是什么,财富资源的名头如何称呼,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资源如何“配置”到在市场优势的一方,比如,本来是为了提升最广大劳动群体的消费力而搞的“拉动内需项目”,在“市场配置”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不贪不腐”地、名正言顺地遵从“马太效应”了,用邓小平的话说“那么多财富,被少数人得了”,就有违于初衷了,符合市场规律,大家还说不出什么来。

拉动内需,振兴经济,要靠最广大消费群体,所有国家概莫能外,如果“马太效应”参与了这种“拉动”,事情可能会更糟,这不得不防,比如美国的救市资金可能有数百亿会落入华尔街高管的范例,还有要解决怎么防。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云淡水暖
云淡水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