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年|习近平的特别着装

作者:佚名 来源:央视网 2022-09-27 197

  编者按:时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一路走来,中国共产党没有也永远不会辜负历史的选择、人民的期望。央视网《人民领袖习近平》专栏推出系列创意互动特稿《这十年》,重温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与您一起感受人民领袖的魅力。

  在海南三亚玫瑰谷,他戴上黎族花农递过来的黎家竹笠;

  在四川大凉山深处,他披上彝家人的传统服饰“查尔瓦”;

  在军委联合作战指挥中心,他身着迷彩服、脚穿作战靴,以“军委联指总指挥”的身份亮相;

  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王宫,他身穿的中式礼服,既有传统风格又具现代元素,既有中国气派又富开放意味;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外多个重要场合的一些特别着装,让我们看到一个更自信、更开放、更包容的中国。

这十年|习近平的特别着装

  戴黎家竹笠

  2013年4月10日,一段关于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的视频在社交媒体上刷屏,其中他戴起黎族竹笠的细节尤其受到网友关注。有网友评价,“很温情”“平易近人”。

  “能和总书记这样近距离说话,能让他戴上我们黎家的竹笠,我一辈子都忘不了!”黎族花农李玉梅对2013年4月9日发生的那一幕记忆犹新。

  那一天,习近平总书记在亚龙湾兰德玫瑰风情产业园考察,几位黎族花农希望和他合影,总书记欣然答应。

  看着大家头上戴的黎家竹笠,总书记称这竹笠很实用。站在旁边的李玉梅摘下自己头上的竹笠递了过去,总书记双手接过并戴在了头上,现场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拍照结束,总书记又双手把竹笠戴回李玉梅头上。

  正是在这次考察期间,总书记留下了一句温暖亿万国人的“金句”——“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一句沉甸甸的承诺——“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拉开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序幕。

  八年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7次主持召开中央扶贫工作座谈会,50多次调研扶贫工作,走遍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同贫困群众面对面聊家常、算细账,亲身感受脱贫攻坚带来的巨大变化。

  2022年再到海南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五指山脚下的黎族村寨毛纳村。广场上,歌声悠扬、鼓乐齐奏,村民们跳起竹竿舞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

  “很高兴来看望黎族乡亲们,看到你们过上幸福生活,我感到很欣慰。”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还要继续奔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披彝族“查尔瓦”

  彝寨的男女老幼都来了,他们身着民族盛装,排起长长的队伍,唱着歌向他们最尊贵的客人问好,给他们最尊贵的客人拜年。人群中,习近平总书记身披彝族传统服饰“查尔瓦”,向乡亲们频频挥手致意:“祝大家幸福安康,早日脱贫奔小康。”

  这一幕,发生在2018年2月11日。这一天,是农历腊月二十六,春节已经临近。万家团圆之时,总书记如约来到大凉山深处,赴一场“春天里的约会”。

  “我一直牵挂着彝族同胞。大小凉山,我一直都想来这个地方,身临其境更有感触。”

  2017年3月8日,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审议,特别讲到了“悬崖村”,他说曾在电视上看到有关凉山州“悬崖村”的报道,特别是看着村民们的出行状态,感到很揪心。

  此次考察大凉山区,总书记特意关切地了解“悬崖村”的情况。得知当地已经把包括“悬崖村”在内的几个贫困村庄易地搬迁和发展乡村旅游列上日程,总书记很高兴。

  2019年发表新年贺词时,总书记身披彝族“查尔瓦”与村民握手的照片摆放在他身后的书架上。中南海和大凉山深处的距离,那么远,又那么近。

  回首这十年,从河北阜平骆驼湾村,到江西井冈山神山村、青海格尔木长江源村……一串串足迹遍布祖国大地。“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从“我将无我”到“国之大者”,一以贯之的炽热初心、一往无前地阔步前行。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来自大凉山区的吉克石乌代表穿着美丽的百褶裙、披着白色的“查尔瓦”走进人民大会堂的身影通过电视屏幕传回家乡时,彝绣合作社的姐妹打来电话请她转达:

  “看到总书记到处奔波,我们想给他披上一件我们亲手做的‘查尔瓦’,说一句‘卡沙沙(谢谢)’!”

  穿戎装“点兵”

  2016年4月20日,军委联合作战指挥中心。

  习近平主席身着迷彩服、脚穿作战靴,一身戎装,首次以“军委联指总指挥”的身份在总指挥席就座,听取军委联指中心情况汇报,并通过视频了解5个战区联指中心有关情况。

  习主席身上的迷彩服和脚上的作战靴让中国军人倍感亲切和自豪:“看,我们都有习主席同款!”

  守不忘战,将之任也;训练有备,兵之事也。

  “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这十年,习主席亲抓实抓练兵备战,他经常一身戎装,登甲板,进舱室,上战车,发训令,察看装备设施,观摩实兵实弹演练……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2014年1月26日,零下三十多度的低温中,习主席来到祖国边疆的内蒙古阿尔山,迎风踏雪慰问在边防线上巡逻执勤的官兵。照片定格的瞬间——统帅与士兵,穿着相同的迷彩大衣,手与手相握,心与心相连。

  寒漠荒原,尘沙漫漫。2017年7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前夕,内蒙古朱日和联合训练基地,习主席身穿绿色迷彩服,登上越野车,检阅野战部队。这是中国领导人一次罕见的野战化沙场阅兵。

  浩瀚南海,波飞浪卷。2018年4月12日,习主席着戎装登上长沙舰检阅海军。人民海军48艘战舰铁流澎湃,76架战机振翅欲飞,10000余名官兵雄姿英发……这是新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海上阅兵,是新时代人民海军的豪迈亮相。

  着“国风”迎宾

  “刚才我在门口迎接大家,看到各位都穿上中国式服装,既充满了中国传统元素,又体现了现代气息,让我们更感亲近。中国老百姓看了以后,也会感到亲切,会感到各位就像到邻居家串门,来朋友家叙旧一样。”

  2014年11月10日晚,万众瞩目的北京APEC欢迎宴会上,习主席致辞时特别提到了中方为与会领导人特意准备的充满中国元素的“新中装”。

  立领、对开襟、连肩袖,提花万字纹宋锦面料、饰海水江崖纹、漳缎……独具民族和时尚特色的中国式服装又一次让全世界眼前一亮。

  在习近平主席看来,“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要加一个文化自信”。

  人们记得,2014年3月,正在荷兰访问的习近平主席身着笔挺的中式服装出席荷兰国王威廉-亚历山大举行的盛大国宴。同年4月在比利时,习近平主席再次身着“中国风”礼服亮相。

  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发表演讲时,习主席说,中国人独特而悠久的精神世界,让中国人具有很强的民族自信心。当时外媒普遍认为,习近平的“中国风”礼服正是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底蕴,彰显中国文化自信的一个缩影。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当饱含东方智慧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日益成为世界共识,万千气象,铺展在新时代的舞台上。

  总监制丨骆红秉 魏驱虎

  监 制丨王敬东

  主 编丨李璇

  策 划丨蔡纯琳 刘禛

  编 辑丨刘禛

  视 觉丨宋昱晨

  开 发丨黄宇 史小磊

  校 对丨孟利铮 宋春燕 李英卓 闫田田

  出 品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