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丨增强困难群众对疫情影响的抵抗力

作者:佚名 来源:新华社 2020-05-09 970

  低保家庭、独居老人、生活自理有困难的残疾人、无人抚养的事实孤儿……疫情之下,经济基础本就薄弱的他们,基本生活谁来保?应急需求谁来帮?

  困难群体让习近平总书记尤为牵挂。他指出,“要强化对困难群众的兜底保障”“对因疫情在家隔离的孤寡老人、困难儿童、重病重残人员等群体,要加强走访探视和必要帮助,防止发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的事件”。

  下发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延长公益性岗位政策的实施期限、简化社会救助程序、适当下放救助审批权限……一项项硬核措施织密织全保障兜底网络,基层干部、社区志愿者精准落实、悉心帮扶,送出希望、传递温暖,持续增强困难群众的疫情“抵抗力”。

  应保尽保

  视力残疾的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农民马吉飞受疫情影响,一时没了收入。而每个月,马吉飞要为患重病的父亲支付4000多元的医药费,一家人陷入入不敷出的生活困境。

  焦急的马吉飞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为父亲申请了低保。“没想到,申请后很快就批了下来,及时纳入低保解了一家人燃眉之急。”马吉飞说。

  疫情防控期间,困难群体能否得到周全的照顾,检验着民生保障网的密度与广度;困难家庭的生活状态,考验着治理的“绣花功夫”。

  家住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广武门街道的88岁“三无老人”马玉英生活不能自理。所谓“三无老人”,是指没有劳动能力、没有收入来源、没有法定赡养人或扶养人的老年人,生活非常困难又缺乏自救能力。

  特殊困难人员尤需重点照顾。每天一大早,助老服务员李小平就赶去她家做饭、陪聊,老人家里锅碗瓢盆的位置,她闭眼也知道。“除了小平,我还有这个‘小宝贝’。”老人说的“小宝贝”,是城关区虚拟养老院专为“三无老人”配备的智能可视化设备,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它和老人视频聊天,询问生活需求,叮嘱注意事项。

  不能让特殊群体成为被忽视的群体。湖北省保康县市民陈光花的母亲体弱多病,父亲先天聋哑,她自己又是精神病患者。春节前,陈光花回到湖北省保康县黄堡镇三管石村娘家过年,眼看着手中抑制病情的药物只剩最后两粒,却无法外出购药。母亲无奈之下打了求助电话,包保干部第二天就从县城送来了“救命药”。

  不能让任何一个特殊群体掉队。困难儿童要顺利进入“空中课堂”,贫困劳动力要尽快安排就业……困难群体在哪里,低保兜底、包保联络、稳定就业的民生保障政策就指向哪里。

  赠送手机、开通电视,安徽省对排查出的1.7万名不具备线上学习条件的学生实现全面帮扶;甘肃新增5万个公益性岗位,让留在省内的贫困劳动力有了收入;上海对生活无着乞讨人员开展接力救助,或由救助站购买火车票帮助返乡,或安排临时安置点帮助他们安全防疫。

  困难群体的生存、发展短板在哪里,人力物力财力就倾斜到哪里。在湖北,相关部门分别以城市不低于500元、农村不低于300元的标准对特殊困难人员给予生活物资救助;在宁夏银川,按每人每月、每户每月100元不等标准为散居孤儿等困难群体发放临时生活补贴;在重庆,按照当地低保标准的2倍对困难群众中的新冠肺炎患者按月发放临时救助金。

  因需施策

  贫困户底数和现状清楚吗?他们的需求和期盼能满足吗?惠民政策跟得上、落得下吗?各地在实践中探索种种路径,务求因需施策、“实”惠民生。

  靠“脚力”精准摸排。上海市长宁区江苏路街道通过排查,发现困难儿童小佳的父亲去年过世,母亲收入拮据,居民区儿童主任及时上门帮扶,并将小佳等困难儿童的动态情况每日上报;四川成都对流浪乞讨等困难人员集中开展地毯式、拉网式排查,确保做到数据精准;贵州毕节市织金县金凤街道党工委书记徐坤厚是特困户周明贵的包保干部,探视时徐坤厚发现肢体二级残疾的周明贵突发不适,立即驾车将老周送至医院、背进了门诊。

  靠“网格”精准识别。宁夏确保每个散居困难老人、儿童有一名乡镇(街道)工作人员负责、有一名村(社区)人员联系、有一名村组网格员服务,网格员每天入户掌握困难群众生活状况;山东沂源县针对特殊困难群体出台了“N+1”帮扶机制,通过网格化管理服务,根据困难程度确定2至5人进行多对一帮扶,共组织村两委成员、党员等7000多人投入到特殊困难群体管护工作中。

  靠“数据”精准帮扶。甘肃通过电话、微信等多种形式,新纳入城乡低保对象1.91万人、特困人员651人,所有救助均实现当月审批当月发放;上海南码头路街道13位社区居民刚刚在居委会办理了就业困难认定申请,居委会就接到了多家物业公司的招工电话,数据一对接,好几位居民立即就近“上岗”。

  惦记着他们的需求,摸得准他们的现状,更要帮得上他们的难处。一项项政策措施,力度递增、靶向聚焦,精准惠及困难群体。

  温暖关怀

  一枝一叶总关情。非常时期,面对特殊群体,在一线帮扶的工作人员交出了一份份暖心的答卷。

  暖心有时就是一次担心。辽宁省沈阳市辽大社区书记吕桂敏本可以把消毒液交给前来求助的社区居民老刘。但面对三口均为智力残疾的这一家人,吕桂敏犯了嘀咕:老刘使用不当造成误伤怎么办?最终社区安排专人每隔两三天定期上门为老刘家消毒,吕桂敏才放心。

  暖心有时就是一次耐心。疫情下,宁夏石嘴山市民政局利用“12349”养老服务热线,为全市老年人提供助医、助洁、助餐等十助服务的调度指挥。热线话务员致电惠农区空巢老人王景萍时,有些焦虑的老人抓起电话说个不停,电话那头的话务员耐心安抚、心理疏导,老人事后专门致电平台感谢话务员的耐心和关心。

  暖心有时就是一次操心。辽宁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贫困户张敏丰今年刚开始种南果梨,就赶上了疫情。他在“阜新共青团”微信公众平台上发现了针对特殊时期农产品滞销的服务专栏。留言求助后,当地团委很快上门帮他量身定制了宣传推广、包装及运输方案。滞销的5万斤南果梨迅速售罄,张敏丰悬着的心放下了。

  暖心是对困难群体的爱心和共情。疫情防控之初,很多听障人士不了解什么是“新冠肺炎”。作为黑龙江省唯一一所招收听障生的本科学校,绥化学院特意拍摄了20多期防控知识手语短视频。当地听障人士用手语告诉记者,是这些视频让大家收获防控疫情的知识和信心。

  再精准的政策,也需要有温度的落实。终有一天,当回想起这个春天的时候,总会有那么一群人和那些暖心的事,留在人们心间。(参与采写:王朋、刘智强、于也童、杨思琪、吴振东)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