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青春之歌,唱了二十年

作者:佚名 来源:光明日报 2019-07-14 1032

宁夏回族自治区西海固地区,中国西北一块焦渴高地,曾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

这里也是一群人用20年坚守释义的“西海固”——宁夏“西”吉、上“海”复旦,感情牢“固”。干山枯岭里,有复旦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扎下的粗壮的根;层峦叠嶂中,记录下青春的身影和教育面貌的深刻变化。

1999年,复旦大学最早响应团中央、教育部号召,遴选成立首批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奔赴西吉基层一线开展服务。作为全国派遣研究生支教队员最多的高校之一,至今,复旦大学已累计选拔输送224位支教队员到当地9所乡镇中学开展扶贫助教工作,连续坚持20年定点对口支援一个点。

“青年的人生目标会有不同,职业选择也有差异,但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向青年讲起“知心话”。

此般信念,始终闪耀在复旦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精神传统中。“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这群年轻人于基层土壤中接续奋斗,在服务人民、奉献祖国中找到人生的方向,让青春之花绽放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

选择——黄土地,我们来了

支教团有这样一句口号:“用一年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

跟着这句话,上海姑娘潘惜唇作为复旦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第一届队员来到了宁夏西吉县。西吉,作为西海固这一世界级贫困地区代名词中打头的“西”,是宁夏贫困面最大、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一个县。这里,离她生长和读书的城市1800多公里。

多年以后,回想起那段山梁沟壑间的岁月,潘惜唇写道:“这个时代谈信念的人也许不多了,但就是在恶劣的条件下,人的精神力量更会显示出强大威力。作为志愿者到贫困地区工作,我们是自愿报名的。为的就是能用我们自己的知识为山区的孩子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在宁夏西吉县王民中学,一张写满了名字的书桌被校长笑称为“镇校之宝”——桌子侧面,有在此服务过的支教团队员的签名。密密的名字,讲述着一个个青春片段。闪现的片段里,有家访路上在雪地滑倒又爬起来的身影,有带病连轴上课的倦容,有夜色里为毕业班讲座时教室里的灯光,更有学生们从羞涩到自信的笑容。

7月8日,24岁的杨陈浩彤和另外两名队员也在这张书桌上郑重地写下自己的名字。尽管曾经无数次设想过这个画面,当告别的一刻真的到来时,杨陈浩彤还是有些不知所措。和学生们在一起的快乐,奋斗的愉悦,离别的不舍,一起涌来。

杨陈浩彤是复旦大学2018届经济学院学生、第二十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队长,在王民中学教八年级的政治、地理和计算机课程。“我常常在想,能够加入这样一个队伍,在桌子上签上我的名字,那一刻,是多么的光荣和自豪!”在他的眼里,这张书桌不只是记录了一串名字,更见证了一批批复旦学子在这里学习和锻炼的经历,传承着“团结、服务、牺牲”的复旦精神,“那不是一份名单,而是一种成长”。

山坳里的风吹过。在这里,操场边竖起的篮球架记得,新开办的校园广播站记得,捐建起的图书室记得,校园里的一草一木都记得。20年接力,一批又一批复旦学子共同筑起了“复旦大学第七教学楼”——这是复旦大学本部六座教学楼之外的“知识殿堂”。

1999年,第一批支教队员一天三顿洋芋面,吃了整整一年,翻山越岭去家访还常被拒之门外。如今,不再需要拿着土豆、在地头向做农活的家长讲解读书的意义。家访时,杨陈浩彤听到最多的话是,“只要孩子愿意,甭管男娃女娃,我要让他读书去!”

2002年,西吉三合中学实现高考“零的突破”;2014年,西吉平峰中学的朱飞考入清华大学;2018年,支教队员教过的学生王萍走上王民中学的讲台,成了支教老师的同事……

“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这是第二届支教队员冯艾在日记里写下的话,也道出了支教队员们共同的感悟:为孩子、为农村、为祖国奉献自己微小的力量,在了解真实中国的过程中收获成长,用行动参与扶贫攻坚的时代答卷。

服务——在山坳里种下希望

2000年,支教团在西吉的第二年,北京姑娘冯艾来了,当时的她是复旦大学社政学院的学生。“面试前一天,好朋友做了我一夜的思想工作,希望我能放弃,觉得太危险、太艰苦。确实,选择支教,在当时是少有人走的路,但在今天,服务西部、到基层就业已是很多人的选择。”20年间的变化令冯艾感慨。变化的,不只是乡村的外在面貌,还有人们对于教育的认识,更有青年学子的价值风尚,“我们不仅仅是社会进步的受益者、参与者,更是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引领者。”

那时西海固,还没有摆脱“盲目开垦-生态破坏-干旱少雨-贫困落后”造成的恶性循环。女孩在家不受重视,读到高中的少之又少,剪短发、穿裙子都被视为“伤风败俗”。冯艾给自己任教班级的每一位女孩送了一条裙子,“她们很开心,并且告诉我在家偷偷试过了。我想,她们和我一样都期待夏天的到来”。

10年后,当有人问起这群年轻人给西吉带来了什么改变时,当地一位教育局局长最感慨的不是援建的校园设施,也不是电脑、奖学金和中高考成绩,他说:“最大的变化,一是女娃娃读书多了,二是娃娃们的普通话说得更好了。”

2004年夏天,8月29日,复旦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第六届支教队长高天第一次在西吉县三合中学挑水。“折腾了半天才把扁担放到肩膀上”,清瘦的高天在学生们的围观里跌跌撞撞地走,路还没走到一半,水只剩下了一半。跟在后面的学生硬是从高天肩膀上抢过扁担——不光是心疼老师,更是心疼水。

在高天的支教记忆中,山坳里的三合中学,停电是每周都会发生的事,晚自习时学生们点着蜡烛看书,她在讲台点着蜡烛带自习。若从山口看过来,整个教学楼烛光通明:“孩子们点着蜡烛,坐在他们父辈可能学习过的桌椅前,在烛光里延续着他们人生的希望、父辈的希望、家乡的希望。”

2008年,三合中学门口水塔建成;2009年,三合中学有路灯了,学生终于不用在雨夜里深一脚浅一脚地摸进教室、摸进宿舍;2010年,校园锅炉房建成,学生们可以方便地喝上热水,硬件设施一年年变好了。学生们的笑容更加灿烂自信,学校文艺演出时,一群女孩子穿着复旦的校名T恤,穿着来自上海的爱心牛仔裤,在黄土坡上的操场跳起街舞。

在三合中学,所有的教室都陆续改建重修,唯独一间屋子没有动。那是历届支教队员的小厨房,校长特意保留下的。小厨房的一面墙上,画着一棵树,上面印满了队员们的手掌印,五彩斑斓,就像大树开出的花、结出的果——这是他们来过的证明,也是他们激励后来者的方式。

接力——爱国是青春的底色

阿卜杜米吉提·艾麦提,复旦大学药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一年前,这位来自新疆的维吾尔族学生成为第20届研支团成员,来到西吉县将台中学,教七年级两个班的英语课。学生们亲切地称他“阿卜老师”。

一年前的阿卜正在实验室里忙着硕士课题,看到辅导员老师发来的支教团补招成员的信息,内心一下子被点燃了。“我是在西部土生土长的孩子,深深了解那片土地需要什么。”得到导师允许后,他便第一时间去报名,通过层层选拔和考核,加入了支教团。

这一年,他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努力和孩子们打成一片,工作之余,和伙伴们一起家访,加深对每个学生的了解,阿卜很快成为学生信赖的大朋友,还在学校组建起两支男生足球队和一支女生足球队,当上了“孩子王”。

这些山里的孩子几乎没有接触过足球,但半年训练下来都兴趣浓厚。阿卜还发现,孩子们球技不断提高的同时,也找到了自身价值所在。班里一位男生因为成绩不好一直颇受冷落,自从加入足球队当上小队长后,把队员的训练带得有板有眼,上课也好好听讲了,作业也按时完成了,面对老师交代的任务也是使命必达。

“任何孩子只要找到了合适的教育引导方法,都是可以产生变化的。希望足球为他们拓展一个更有想象力的未来。”作为足球队的发起人和教练,这个意外收获让阿卜很受鼓舞,“我是一名幸运的孩子,15岁那年初中毕业,享受到党和国家的好政策,离开家乡来到内地求学。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愿以热情和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以实际行动为国家的繁荣强盛作出一份贡献。”

不只是宁夏西海固,这些年,从贵州息烽,到新疆拜城、云南永平,都留下了复旦学子支教和扶贫服务的足迹。新疆女孩热依汗是复旦大学第15届支教团的一员,在新疆拜城二中的一年支教生活改变了她的人生规划。喜欢上海、想要留在上海工作的念头,变成了毅然决然回家乡。“我一个人做不了太大改变,但是每个人做出一点点努力,十年二十年后,当我们成为主力军的时候,日积月累的效果就显现出来了。”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的支教队员始终坚持奋斗在艰苦的农村一线,坚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播洒爱与希望,支教队员们在扎根基层、战胜困难、经受磨砺的过程中也收获了人生的阅历,锤炼了意志品质,谱写了无悔的青春之歌。”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说,复旦研支团20年的奋斗,彰显了当代青年爱国奉献、服务人民的人生底色,扎根基层、艰苦奋斗的优秀品格,勇于担当、追求卓越的价值取向。

七月,西海固的千沟万壑,绿意满眼。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这一群年轻人,用一年的时间,接力奋斗,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这一年不长的时间,改变了他人也成就了自己,他们在思考,如何让人生过得更有意义,并且勇于为此不断挑战与突破自我,让青春的足迹和时代的进程重叠。他们相信,只要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干劲儿,只要有勇于担当、追求卓越的决心,总有一天,希望的种子会在祖国西部广袤的土地上绽放出灿烂的花海。

《光明日报》( 2019年07月14日 01版)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