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火箭开启“新长征” 中国进入太空能力将大幅提升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8-11-11 585

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乙、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长征七号甲和长征八号、重型运载火箭长征九号、新一代固体运载火箭长征十一号、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

在珠海举行的第12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即珠海航展)上,被誉为中国火箭事业“摇篮”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携新一代运载火箭“家族”首次集体亮相,全景式展出中国火箭研制成果与实力,彰显长征火箭已经开启“新长征”,中国自主、快速进入空间的能力将大幅提升,航天大国将加速迈向航天强国。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介绍说,首次亮相的长征五号乙火箭专门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研制,是一款以发射空间站舱段任务为目标进行设计的新型大型近地轨道运载火箭,其以长征五号为基础改进研制,提高了运载能力和可靠性设计,火箭总长约54米,起飞重量约850吨,起飞推力约1078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25吨级。

同为航展“新面孔”的长征七号甲运载火箭总长60.13米,起飞质量约573吨。它是在长征七号基础上,与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三子级组合形成的新一代中型高轨三级液体捆绑式运载火箭,能满足高轨道航天器发射需要,将填补中国高轨道5.5吨-7吨运载能力的空白,并带动中国运载火箭全面更新换代,完善中国航天运输装备体系。

预计2020年首飞的长征八号是一枚全新研制的中型运载火箭,火箭总长50.3米,起飞质量约356吨,将填补中国太阳同步轨道3吨-4.5吨运载能力的空白,并兼顾近地轨道和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发射能力,具有发射成本适中、发射周期更短、适应多个航天发射场条件等特点,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

珠海航展惊艳“首秀”的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是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规划,为发射中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而全新研制的高可靠、高安全的载人火箭,火箭全长约90米,起飞重量约2000吨,可将25吨有效载荷直接送入奔月轨道,或将70吨有效载荷送入近地轨道。它按照载人飞行的最高安全标准设计,将用于未来载人月球探测工程中环月、绕月、登月等演示验证及飞行任务。

重型运载火箭长征九号堪称“巨人”重磅亮相,自带强大气场震撼全场。它是中国目前在研运载能力最大的一型火箭,为执行未来载人月球探测、深空探测等任务研制,预计将于2030年前后实现首飞。长征九号火箭芯级箭体直径10米级,捆绑4个5米直径助推器,可构建近地轨道运载能力50吨-140吨、奔月转移轨道运载能力15吨-50吨、奔火转移轨道运载能力12吨-44吨的系列化型谱,能满足未来较长时期中国开展深空探测、载人月球探测等任务需求,并确保中国在2030年前运载火箭技术迈入世界一流梯队。

多次参展的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这次重点展示“海上发射”的新能力,其已突破海上发射关键技术,并完成具体实施方案,计划2019年进行首次海上发射。长征十一号还是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中唯一一型固体火箭,可快速完成低轨道、太阳同步轨道等发射任务,主要用于1000公里以下太阳同步轨道和近地轨道中小型航天器的单星与多星组合发射。

本届珠海航展上,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还展示与长征火箭“接力”出征太空、被誉为“太空摆渡车”的远征系列上面级,包括已成功研制并发射的远征一号、远征一号甲、远征二号、远征一号S,可覆盖低、中、高轨道直接入轨需求。同时,该院面向商业航天市场打造的微小型固体运载火箭捷龙一号也颇受业界关注,它满足用户一箭一星或一箭多星发射需求,具备单位载荷入轨成本低、发射准备周期短、发射模式更加灵活等特点,可填补中国低倾角航天发射能力的空白。

重复使用航天运输系统方面,按基于一次性火箭构型的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升力式火箭动力重复使用运载器、组合动力重复使用运载器三条主线,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正同步开展研究,梯次形成能力。

目前的长征火箭“家族”中,长征四号、六号系列及长征二号丁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本届珠海航展,中国首枚固液结合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六号甲也首次亮相,它可适应摄氏零下30度至零上40度发射环境温度,在发射场测发周期14天。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计划2020年首飞,符合目前国际主流运载火箭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竞争力。

航天专家称,运载火箭是人类进入太空、开展空间活动的基础,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此番全力开启“新长征”,征途或将面临诸多艰难险阻,但前景光明辉煌可期,中国航天未来也会飞得更快、更好,飞得更高、更远。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0
0
0
2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