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中国送给非洲的礼物”

作者:佚名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07-27 703

“爸爸,这个机顶盒我们每个月要付多少钱呢?”

“它是免费的,是中国送给我们非洲的礼物。”

这是不久前,塞内加尔蒂瓦瓦内珀尔村村民瑞蒂姆卡和他的孩子之间的对话。孩子口中的机顶盒,是中国“万村通”项目援助当地,用以接收数字电视信号的设备。

2015年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中方愿在未来3年同非方重点实施“十大合作计划”。其中,人文合作计划中提出“为非洲1万个村落实施收看卫星电视项目”,这就是“万村通”项目。

村民在家看上世界杯

穆内内的家位于肯尼亚莱基皮亚郡一个名叫利基的村落。村内道路年久失修,行车走路都很困难,房屋也多是由铁皮和木架搭成的简易棚。由于公共设施匮乏,村里看电视也成了问题,这给作为资深球迷的穆内内带来了不少困扰。

“记得2014年巴西世界杯的时候,由于家里电视只能收到5个本地频道,我不得不每次花上40先令(1美元约合101肯尼亚先令)去街对面的商店和大伙一起看世界杯。”想起4年前收看世界杯时“痛并快乐着”的情形,穆内内记忆犹新,“几十号人挤在商店的小房间里,拼命伸长脖子盯着那小得可怜的电视屏幕。一场球下来,所有人的脖子都酸得不行……”

今年6月中旬,世界杯如约而至。对于穆内内来说,4年前收看世界杯时的“痛”不见了,留下的只有“快乐”——世界杯开赛之际,肯尼亚“万村通”项目正式启动,穆内内家的房顶也装上了“卫星盖”。

“今年世界杯,我终于可以惬意地躺在沙发上和家人一起看球了,还可以随时看重播,回顾精彩进球瞬间。”穆内内激动地说。

在非洲,像穆内内这样因为“万村通”看上世界杯的村民还有很多。同在6月份,赞比亚“万村通”乡村卫星电视项目在该国东方省一所小学启动。随后,赞比亚偏远地区的小学生们已经能够通过该项目收看到今年世界杯足球赛。

“‘万村通’项目为赞比亚民众带来信息、教育和娱乐服务,方便了当地的生产生活,对赞比亚信息社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也是赞中友谊的重要标志之一。”赞比亚总统埃德加·伦古这样评价“万村通”项目。

这是村庄看世界的眼睛

7月20日,在乌干达首都坎帕拉市卡基里SOS儿童村里,当地“万村通”项目启动。按照计划,该项目将选取500个村落,免费为1500个公共机构及1万户家庭提供数字电视设备,使村民可免费观看电视节目。此次项目预计于9月中旬完成安装,覆盖乌干达全境六成区域。

在乌干达第一夫人、教育体育部长珍妮特·穆塞韦尼看来,“万村通”给广大乌干达农村家庭搭建了一个观察、了解世界的平台。

“‘万村通’不仅为更多乌干达家庭提供了解世界的机会,而且通过给学校提供数字电视设备,让孩子们更好地学习成长。”她说。

中国为什么要在非洲实施“万村通”项目?这与非洲农村地区长期闭塞的信息环境有关。

“万村通”项目具体实施方中国四达时代集团总裁庞新星表示,非洲普通家庭收看电视有两大痛点:收费太贵、频道太少。在四达时代进入非洲市场以前,撒哈拉以南的45个非洲国家里,只有少数几家公司开展数字电视业务,而且收费十分昂贵。初装费200多美元,收视费50—100美元/月,这对非洲普通家庭来说几乎成了奢侈品。更不要说在广大农村地区,很多家庭买不起电视,也没有相关设施接收卫星电视信号。看电视,几乎成了许多普通非洲人遥不可及的梦想。

信息通,百业兴。在非洲这片“希望的大陆”上,通过电视获取信息,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人们需要一双看世界的眼睛。也正是看到了非洲民众对数字电视的渴望,“万村通”项目才成为2015年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提出的中非人文领域合作举措之一,在非洲大地广泛推进,为长期闭塞的非洲农村民众打开了解世界的窗口。

据了解,目前项目正在为25个非洲国家的10112个村落接入数字电视信号,为每个村落免费配备两套太阳能投影电视系统、1套数字电视机系统,并为20户家庭免费安装数字电视机顶盒。

“‘万村通’的平台上有体育、纪录片、电影等多类型的节目,通过收看这些节目,我们能更好更全面地了解世界、获取知识。”塞内加尔基尔穆萨村村民弗朗索瓦表示,他特别感谢中国不辞辛苦来到偏远的农村推行“万村通”项目,这也让村民们睁开眼睛,更好地了解外部世界。

搭一座人文交流之桥

在斯瓦希里语版的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播出期间,居住在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的依拉娜一家每天晚饭过后都会围坐在电视机前,兴致勃勃地观看剧中“毛豆豆”与“婆婆”斗智的戏码。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有超过一亿非洲观众看过该剧,当地人一看到中国女人就喊“毛豆豆”。

在中国电视剧受到非洲观众青睐的同时,尼日利亚小伙巴克却常常为如何用豪萨语表达“一盘精致的烫干丝”等语句而绞尽脑汁——作为四达时代的译配人员,巴克曾为《舌尖上的中国2》等中国影视剧和纪录片配音。眼下,一大批中国电视作品通过四达时代的数字电视网络在非洲热播,这让巴克和同事们的工作热情每日俱增。而在位于北京亦庄的四达时代集团总部里,工作人员则每天面对着播控中心的巨大屏幕,确保向非洲国家播出的每一个节目画面清晰、传输无差错。

如今,四达时代已经深耕非洲数字电视市场十余年。在非洲,四达时代不仅通过亲民的价格和精致的服务让非洲民众“买得起、看得起、看得好”数字电视,更早在2011年就成立了节目译制中心,通过节目集成、译制等方式促进中非之间的文化交流。而“万村通”项目的实施,不仅仅通过投影设备、机顶盒等硬件为非洲农村带来数字电视信号,丰富非洲当地人民文化生活,更以此搭建了一座促进中非文化交流、民心相通的桥梁。

据了解,四达时代目前已建成具备中、英、法、葡、斯瓦西里、豪萨、约鲁巴、卢干达、特维等九个语种译制配音、产能10000小时的节目译制基地,建立起较为完备的节目内容体系,拥有包括国际知名频道、中国主流频道、非洲本地频道和42个自办频道在内的频道480余套。这些频道将根据不同国别和语言进行筛选后,通过“万村通”项目呈现在一万多个非洲村庄的村民面前。

“‘万村通’项目是造福非洲农村地区居民、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要工程,也是中非人文合作进一步深化的具体体现。”庞新星对本报记者表示。

“感谢习主席!感谢中国!”

“我们都很感激习主席,因为他为非洲做了很多实事。在他的带领下,中国在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帮助。”7月2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达喀尔,开始对塞内加尔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蒂瓦瓦内珀尔村的村民奥马尔和孩子们专程前往达喀尔欢迎习近平主席的到来。

在奥马尔看来,“万村通”项目给自己的村庄带来了不少变化,也促进了村里孩子们的成长。“除了动画片,孩子们也会喜欢其他频道,这些内容能够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正能量,这对他们的未来很重要。”他说。

村里另一位村民埃尔哈季吉表示,全村人都非常感谢习近平主席、感谢中国,提出了“万村通”这个项目。今年已经67岁的埃尔哈季吉见证了这座只有50多年历史的村庄的过去,也看到了“万村通”带来的新变化。“‘万村通’项目为我们带来了很多改变,以前我们的电视画面模糊,只有几个本地频道,无法了解外面的世界。现在有了‘万村通’项目,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他说。

一座村庄的变迁,折射出的是近年来以“万村通”项目等为代表的中非合作所创造的重要价值。自2015年12月,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提出做强和夯实中非关系新定位的“五大支柱”以及“十大合作计划”以来,不到3年时间,一座座新码头,一条条新铁路,一个个工业园和经济特区、一场场文化交流活动……中非合作不断深化,为非洲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改善了千千万万人的生活。而今年9月即将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也将对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作出新的规划。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是中非团结合作的又一次历史性盛会,中非关系将发展到新的水平。中非广播电视领域交流与合作也将迎来宝贵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庞新星对本报记者表示。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0
0
0
0
2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