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个中央部门齐“晒”2016年决算 公车开支减少5亿

作者:佚名 来源:新京报 2017-07-22 237

昨日93分,财政部官网晒出其2016年度部门决算。自此开始,一年一度的中央部门决算公开拉开序幕,截至昨日19时,共计103个中央部门晒出了收支账本,公开了其部门决算。

今年是中央本级连续第7年向社会公开部门决算。与往年相比,今年的中央部门决算公开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首次公开项目绩效自评结果和《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三公”经费亮出的“出国地图”更加详尽;晒出国有资产细账,公开单价50万元以上通用设备和单价100万元以上专用设备等。

公车开支减少5亿元

据财政部汇总统计,2016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支出48.25亿元,比预算数减少14.85亿元,减少23.5%,比2015年减少5.48亿元,下降10.2%

其中,公务用车、公务接待费用与2015年相比均有大幅下降。

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共计25.87亿元,比2015年减少5亿元,下降16.2%;公务接待费4.19亿元,比2015年减少1.23亿元,下降22.7%。因公出国()费用共计18.19亿元,比2015年增加0.75亿元,增长4.3%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分析认为,除因公出国()费用因国际交流增加比2015年小幅增加外,“三公”经费支出总额及明细金额均比预算数和上年数大幅减少,这主要是有关部门严格执行“三公”经费只减不增要求,大力压缩“三公”经费支出。

首晒绩效自评结果

去年的中央部门决算公开,首次公开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情况。今年各部门在继续公开项目绩效管理工作和部分重点项目绩效评价报告的基础上,首次公开了项目绩效自评结果和《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

据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保证评价质量,提高自评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客观性,海关总署、人社部、文化部、民政部、国家旅游局等一些中央部门在部分重点项目自评中引入专家、第三方机构参与数据的汇总和规范性审核。大部分中央部门表示,项目绩效自评对各单位领导和财务部门了解项目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各级领导和财务部门加强资金管理的有力“抓手”。

该负责人表示,同样不容忽视的是,绩效自评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一些项目年初预算编制及绩效目标设置不合理、一些项目执行监控不力等,需要在今后部门预算管理中予以完善。下一步,中央部门要针对自评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将绩效自评结果作为编制下一年度预算、优化项目支出结构、改进项目管理、调整完善政策的重要依据。

此外,财政部也会进一步完善绩效评价办法,推动预算绩效自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强化中央部门的绩效主体责任,促使其从“要我有绩效”向“我要有绩效”转变。

最高法首次公开决算

去年,共有102个中央部门在一天时间内公开了决算。今年的决算公开范围进一步扩大,已达103个。

103个中央部门中,最高法系首次公开部门决算。其发布的部门决算显示,截至20161231日,最高法共有车辆136辆,其中:部级领导干部用车38辆、一般公务用车47辆、一般执法执勤用车51辆。较2015年决算数,2016年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增加2.58万元、增长0.31%

最高法解释称,截至2016年底,最高法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运行维护费的公务用车保有量为136辆。2016年度支出8.07万元公务用车购置费是因公务需要由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调拨车辆发生的车辆购置税。

其部门决算中公开了“法院信息化项目”的绩效评价结果。根据年初设定的绩效目标,该项目绩效自评得分为93.62分。

最高法称,自评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是,“由于业务需求的变化和技术的更新,部分项目实施过程中与申请预算提交方案有差距”;“项目建成后业务部门推广工作不及时,导致成果利用程度不高”。

1 【公务出国】

多部门公开全年“出国地图”

专家称公开出国()事由是国际惯例,我国尚有改进空间

昨日,新京报记者发现,大部分中央部门在公布“三公”经费时,均列出了因公出国()的具体事项和目的地,“出国地图”更加细化。

发改委、海关出国多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因公出国()人次和团组较多的是商务部、国家发改委、海关总署等部门。

商务部2016年全年因公出国()共计429个团组,累计1730人次。超半数开支用于多双边谈判及配合高访等。

国家发改委全年安排出国()团组522个,累计1579人次。国家发改委在报告中解释了2016年因公出国()的工作重点,即:随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国家发改委抓住国际形势变化带来的机遇,积极参与我领导人高访成果设计与落实。

海关系统2016年因公出国()团组647个、1537人次,支出2586.24万元。

多与“一带一路”相关

新京报记者发现,各部门公开的因公出国()事由中,与“一带一路”相关的活动较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决算报告中提到,2016年因公出国()支出主要用于服务“一带一路”等倡议;中国工程院提到了调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网络安全的情况。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万鹏飞认为,公开因公出国()的具体情况属于国际惯例,我国政府部门近年来公布更多此类信息,是政府负责任的表现。但还有改进空间,例如,可以研究能否实时公开每一次活动的费用明细,更便于政府自我管理和公众监督。

2 【公务用车】

多个中央部门实现“零购车”

支出主要在公车运行,以及结合各部门工作特点的出行费用

昨日,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多个部门无公车购置费支出,实现“零购车”,部分部门将拟取消的公车封存停用,相应减少公车运行费用支出。

多部门去年“零购车”

20147月,《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出台,我国公车改革启动。按照新方案,我国取消副部级以下领导干部用车,取消一般公务用车。

车改至今已3年,成果如何?昨日,财政部、国资委、文化部、国家档案局等多部门公开的决算报告显示“零购车”。

也有部门新购公车。如国家质检总局2016年使用财政拨款购置公车6辆,用于增加检验检疫业务专用车辆,如卫生检疫车、现场快速检测、检验检疫取送样车、检疫除害处理车、救护车、检疫犬专用车等特殊执法执勤车辆的购置、运行、维护和装备改造。

主要支出在运行费用

公车运行的支出花在哪里?新京报记者发现,支出除因公出行所需车辆燃油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等外,还体现各部门的工作特点。

如国家档案局、文化部、中国记协等介绍,机要文件交换是公车运行的主要用途之一;国家税务系统公务用车维护费,则主要用于税务稽查、税收征管、纳税服务等执法执勤用车和一般公务用车的燃油费、维修费等费用。

3 【绩效自评】

首次公开项目绩效自评结果

自评覆盖率100%,多部门自评接近满分

昨日,中央部门2016年决算公开。新京报记者发现,多部门首次在决算中增加项目绩效自评结果并打分,多部门自评分数接近满分。

很多项目自评接近满分

据不完全统计,昨日多个中央部门公开的决算信息中,针对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项目支出全面开展的绩效自评,覆盖了一级项目和二级项目,自评覆盖率均达到100%。除了自评分,多部门还列出具体的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以及绩效评价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和下一步改进措施。

国家发改委的绩效自评覆盖了一级项目22个、二级项目98个,共涉及资金56676.76万元,自评覆盖率达到100%。今年首次在中央部门决算中增加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和经济运行调节项目绩效评价结果。根据年初设定的绩效目标,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和经济运行调节项目自评得分99.75分。

财政部今年首次在部门决算中增加“国际组织股本金”项目绩效评价结果。根据年初设定的绩效目标,“国际组织股本金”项目自评得分为100分。

国土部2016年部门决算显示,今年首次增加“基础性公益性地质矿产调查”项目绩效自评,得分为97.85分。

国土部表示,该项目完成了年度效益指标,提高了地质矿产国情的认知水平,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础数据和支撑。

部分部门自评分较低

也有部门自评分较低。例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今年首次增加的政策研究项目绩效自评得分为86.71分,主要因为个别预算绩效指标的设置科学性有待提高。

教育部“中央高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自评得分为88.78分。其表示,存在的主要问题为部分数量指标未全部完成、部分效益指标未达到预期目标等。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认为,今年首次开展的绩效自评,其实就是自我考核和自我审查,是财政部对各部门的要求,也是各部门财政绩效的自我提升。

竹立家指出,自评并不是最终结果,各个部门自评以后,财政部还有一个绩效评价过程。但是,自评是基础。各部门的绩效自评结果向社会公开,让公众监督,大家不仅可以知道钱花到哪里去了,还知道钱是怎么花的,花得怎么样。

4 【国有资产】

50万元设备首次公开数量

往年要求公开单价200万以上设备

昨日,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在各部门的账本中,国有资产占用情况更为明细,部级领导干部用车数量连续第三年对外公布。

设备报备价格门槛再降

在今年晒出的账本中,一大看点是首次公开50万元以上设备数量。具体来看,今年的中央部门设备信息由往年单价200万以上大型设备,细化为公开单价50万元以上通用设备和单价100万以上专用设备。

如截至20161231日,国家发改委单位价值50万元以上通用设备25(),单位价值100万元以上专用设备8()

国资委单价50万元以上通用设备118();单价100万元以上专用设备50();国家档案局单价50万元以上通用设备96(),单价100万元以上专用设备9();财政部单价50万元以上通用设备190(),单价100万元以上专用设备16()

对此,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认为,从200万到50万的变化,是管理更加严格的表现。把设备信息报备的价格门槛降低,有利于财政部门和公众对国有资产占有情况有更清楚的了解,进而有利于监督。

“部长专车”第三年公布

2014年启动的公车改革后,只有部级以上领导还保留公务用车。2015年,中央部门预算首次公开了部级领导用车数量。

根据当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国资委系统部级领导干部用车最多,达134辆。此外,排名第二和第三的是教育系统和国家发改委,总数为80辆和54辆。

今年,国资委发布的数据显示,国资委机关(含监事会)、有关行业协会、有关行业离退休干部管理局()、有关行业机关服务中心、直属事业单位等共有车辆767辆。其中,部级领导干部用车97辆。

相比2015年国资委系统部级领导干部用车的134辆,今年公布的数据少了37辆。叶青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之一是在公车改革之后,部门在执行新的公车使用规定上更为严格。

此外,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有车辆178辆。作为“用车”大户,国家发改委部级领导干部用车56(含委机关部级领导、离退休干部局,及委属单位干部用车)。与其在2015年公布的数据相比,国家发改委部级领导用车增加了2辆。

5【政府采购】

过半政府订单给了中小企业

小微企业占比较低,因条件不具备

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多个中央部门的政府采购中,不少“订单”给了中小企业。

下单中小企业金额过半

记者查看国家体育总局体彩中心、工信部、国家旅游局、教育部等多部门公布的决算信息注意到,这些部门都公开了政府采购支出情况,公开的格式类似,公开的信息主要包括去年政府采购支出的总额、货物支出、采购工程支出、采购服务支出等。此外还会说明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和所占比例,有些部门还会提到其中授予小微企业合同的金额。

多个部门在中小企业下单的金额,超过了采购总额的一半。

比如,中国人民银行2016年政府采购支出总额12.47亿元,授予中小企业的合同金额就超过9.2亿元,占到政府采购支出总额的73.83%

监察部去年的采购金额为644.85万元,其中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619.05万元,占政府采购支出总额的96%

再如国家铁路局,其在中小企业下单的合同金额占比超过80%

小微企业占比较低

从记者查看的多个部门情况来看,授予小微企业合同金额所占比例还比较低。如工信部去年政府采购支出总额达17.44亿余元,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超12.7亿元,占比72.94%,但授予小微企业的合同金额只有8000余万元,占比4%。国家体育总局体彩中心去年的采购支出总额超13.4亿元,但是授予小微企业的合同金额为0

不过也有例外,如监察部授予小微企业的合同金额,占比就达到85.21%

针对政府给予中小微企业的“订单”,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专门作出说明,政府采购支出中授予中小微企业的合同金额高,说明政府采购支持力度大;但是,合同金额小不意味着不支持或者支持力度小,主要是一些重大项目的实施,其货物或者工程、服务的供应商通常为大型企业,中小微企业不具备实施条件。

20157月,中央部门开始随决算向社会公开了政府采购支出总体情况。20167月,中央部门首次公开面向中小企业采购情况。

A06-07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王姝 邓琦 戴轩 李丹丹 王梦遥 见习记者 倪伟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