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落地 引领中国转型升级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7-05-12 227

29个政府首脑和国家元首、130多个国家代表和70多个国际组织代表,约1500名各界贵宾将作为正式代表出席,另有来自全球4000余名记者注册报道此次盛会。这是官方最新统计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参会数字。尽管此前中国举办过更大规模的盛会,但这次的参会数字对于“一带一路”创议者中国而言意义非同寻常,它不仅标志着“一带一路”由一个理想倡议落到了世界各国的地面,更意味着中国由此将坚实地踏上向现代化、全球化转型升级的国家再进化之路。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凝结着中国几十年发展经验和智慧的面向未来的世界性工程,其血液中流淌着中国对国家现代化发展、对全球化潮流的信念和追求。自2013年发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国领导人亲自担纲“超级推销员”,向各国展示中国寻求与世界共同发展的热忱,详释突破当今世界发展瓶颈的中国方案。中国国内一直从中央层面向全国推动,地方政府竞相争前,蓄势待发。三年多来,正是中国上下倾注的热情和努力为这次论坛赢得了上面令人鼓舞的数字。

“一带一路”被视为中国为深化改革打造的“压力舱”,是自上而下进行第二次改革开放的重要顶层设计。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企业积累了大量的资本、技术、管理经验,中国社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来到了更高难度的改革阶段。站在新的历史十字路口,中国明白要永葆发展活力,必须引进压力,自设难度,走改革开放升级之路。“一带一路”正是中国这一改革魄力的呈现。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各种外部刺激和压力将不断更新内部认知,倒逼中国加速转型升级,最终提升中国各个领域在全球的竞争力。同时,“一带一路”明确将绿色、健康、智力、和平作为发展方向,也为中国自身发展设置了更高的进化升级目标。

“一带一路”不仅承载着中国沉甸甸的发展梦想,同时也寄托了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责任和抱负。作为一个全球公共产品,“一带一路”是对现有全球公共平台的创新,与生俱来带着“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等鲜明的东方文化印记和底色。她尊重文明多样性,追求“国不分大小、地不分南北”的公正意识,为不同文化制度、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和平相处、协同发展搭建了一个理想平台。

在民粹主义抬头、保守主义卷土重来的国际背景下,发达国家对向全球提供公共产品的意愿降低,原本短缺的全球公共产品更加捉襟见肘。“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恰逢国际格局由乱及治的关键节点,弥补了全球公共产品青黄不接,为各国提供新的发展机会,满足世界的诉求和呼吁,也提供了中国走向国际舞台中心的现实路径。

可以说,“一带一路”的宏伟倡议是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个世纪之问的响亮作答。

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理念的具体实践,还将是化解外界对中国的疑虑和偏见的重要机会。外部世界特别是西方国家对中国的迅速崛起一直深陷“修昔底德陷阱”思维,“中国威胁论”“妖魔化中国”成为中国在世界上前行的拦路虎。“一带一路”从提出到三年多的实践,再到本次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设计,恰恰为世界提供了观察中国和平发展的视窗。众多国家的积极参与,甚至包括西方发达国家的加入,都为中国走和平崛起道路的决心作出最好的注脚。

因此,对于中国而言,建设“一带一路”就像是建造一艘自渡渡人的方舟,与世界携手突破发展瓶颈,朝向高度现代化、新型全球化的崭新未来航行。

如今,“一带一路”已不仅是最初设想中的沿线国家概念,而是升级成为了一个全球性合作共赢的公共平台。本次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举办正是因应了“一带一路”快速成长的现实需求。好风凭借力,“一带一路”的这种迅猛发展势头也必将为中国奏响加速转型升级的序曲。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