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 中关村“扩军”保定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2015-07-08 189

       140公里,短短的41分钟的时间,就将两座城市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

  不久前,中关村创新中心在保定挂牌。据了解,仅一个多月,上百家企业慕名而来,有超6成来自北京。

   “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引擎,中关村可谓北京政府的掌上明珠。” 优品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王文涛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与之前传统产业在河北落户不同,此次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的建立,在政治上有利于增强 京津冀三地,尤其是发展相对滞后的河北、天津对于“一体化协同发展”的认同,有效驳斥了坊间曾流传的不利于三地意识形态统一的流言,大大增强了京津冀三地 政府协同发展的积极性。

  王文涛告诉记者说,相对河北而言,保定·中关村落户标志着其产业转型升级的实质启动和创新生态系统的萌芽,将加 速河北的蜕变。而相对于北京而言,中关村定位为服务全国的科技创新中心,河北是检验其科创模式可复制性的最佳平台,此次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意味着北京中 关村向践行“服务全国”的战略蓝图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河北的一些较为传统的产业较多,有将近12%的农业,近50%的第二产业,转型升级的愿望十分迫切。中关村进保定,这属于京津冀一体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北京各个部门也相应做出举措。

  “科技创新是转型升级的前提条件。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的设立就是帮助河北加速蜕变,并为其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王文涛表示。

  记者也了解到,一方面,北京的一些中关村企业外迁到保定,可以享受同等的甚至更为优惠的政策待遇。另一方面,保定的一些高新技术企业也容易跟来自北京的高新技术企业和投资者对接。因而由此更容易带动河北和保定的科技经济与经济发展。

   中国社科院教授冯兴元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北京的一些高新技术企业也需要组织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如果把这部分企业职能转移到保定, 能够更加合理地安排组织产品的生产。而保定离北京也就是一小时高铁经济圈的范围之内,有利于北京和保定增进协作分工和经济科技发展一体化。

  其实,北京创新企业入驻保定,业内不仅仅关心有多少企业入驻,而是更加关心如何成功入驻,要想成功入驻究竟需要注意哪些关键的问题?

   “应该引入一种退出机制。既然是创新中心,如果企业在规定的几年时间内实现不了一定的创新的话,就应该退出。”冯兴元认为,保定的大学生数量巨大,当地 的人力资源多,一些企业可以在当地设立研究基地。北京去的科技专家可以起到传帮带的作用,培养自己的团队,推进科技创新。从国际分工来看,美国硅谷占据了 科技创新的上游,中关村总体上处在较下游的位置,但是中关村有一些企业有竞争优势,在北京的中关村科技企业总体上在往上游走,保定和北京的科技企业可以在 科技创新方面发挥联动作用。创新中心设在保定市里,可带动许多在北京的风投和私募基金到保定来投资,促进保定的经济科技发展。

  王文涛则认为,入驻企业首先要充分了解河北,尤其是当地的经济、产业、人力资源的特点和优势,做到因地制宜发挥所长是这些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

  王文涛最后表示,京津冀是全国城镇化战略的排头兵和试验田。相信京津冀一体化的宝贵经验,尤其是一体化过程中解决金融、产业转移、利益划分方面问题的经验,会在全国其他城市圈得到有效推广,我个人期盼全国新城镇化进程因此取得突破期待。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