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前在三明,习近平就提出“真扶贫、扶真贫”

作者:佚名 来源:央视网 2021-03-27 1313

  编者按: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广大脱贫群众露出了真诚笑脸,这是对脱贫攻坚的最大肯定,是对广大党员、干部倾情付出的最高褒奖,也是对革命先辈和英烈的最好告慰。《天天学习》特别策划“笑起来真好看”系列,记录乡亲们的幸福生活,带您一同感受乡村的美丽蝶变。

20多年前在三明,习近平就提出“真扶贫、扶真贫”

  天天学习3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时隔多年再次来到福建省三明市考察,人们的思绪一下子被带回到20多年前。

  《习近平扶贫故事》一书提到,正是在三明,习近平提出了一个深刻影响脱贫历史进程的概念,“真扶贫、扶真贫”。

  1999年春天,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深入三明农村进行了3天的调研,跑了十几个地方,三明市沙县凤岗镇(现凤岗街道)西山村也留下了他的调研足迹——

  “西山村去年人均纯收入净增706元,主要靠什么?”与村民代表、专业户座谈时,习近平抛出问题。

  村主任掰着指头解释了增收的四大主要来源,习近平听了点了点头:农民增收是关系到农村稳定的大事,因此,各地研究制定农民增收的措施与办法一定要实。

  之后,他话锋一转,打开了村民代表的话匣子:“大家对党的农村政策反映如何,特别是对各级党政干部有什么愿望和要求?”

  办法就在群众中,习近平了然于心。

  座谈会结束,他语重心长地对身边的干部说:“要把农村的事情办好,各级干部就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要深入基层,不仅要听乡、村干部的汇报,更要倾听农民群众的呼声,掌握第一手材料,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决策和所制定的措施符合群众的利益,才能把农村的事情办好。”

  这一次调研,他不止一次提到了“真扶贫、扶真贫”,强调“要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

20多年前在三明,习近平就提出“真扶贫、扶真贫”

这是2020年11月23日拍摄的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夏茂镇俞邦村风貌。

  三明人始终牢记这一嘱托。多年后的今天,大山环抱的这片热土,美的不只是绿水青山,还有百姓的张张笑脸。2020年,三明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302元,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33元。

  置身扶贫一线求解脱贫良方,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坚持的工作方法。2012年12月29日,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一个多月,习近平便冒着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严寒,踏雪前往河北阜平的贫困村。这次考察是他提出的,目的是了解贫困的真实情况。这些年,习近平总书记访贫问苦的足迹遍布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不怕路远,哪怕一天只看一个点,也要看到真贫”。

  8年来,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一个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这关键就在于“准”与“实”——

  “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是搞运动、一阵风,要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要经得起历史检验。攻坚战就要用攻坚战的办法打,关键在准、实两个字。只有打得准,发出的力才能到位;只有干得实,打得准才能有力有效。”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扶贫工作的思考与总结,多年来始终贯穿于他对扶贫工作的指导与要求中。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以乡村振兴接续脱贫攻坚,“真扶贫、扶真贫”等一系列历经检验的扶贫方法论,定会焕发更大的时代价值。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